#家庭教育#
534人參與 90437瀏覽
-
期末考試季,教您通過“望、聞、問、切”幫孩子合理應(yīng)對
2021年轟轟烈烈的期末考試即將拉開帷幕,向您介紹一套適合中國孩子的學習動力培養(yǎng)系統(tǒng),通過“望、聞、問、切”幫孩子有效應(yīng)對考試。 考試月,成績成了家庭氛圍的晴雨表 無論多“佛系”的父母,在面對孩子不太理想的考試成績時,都很難維持淡定。孩子的每一次考試分數(shù),不僅代表一個結(jié)果和檢驗孩子對學習內(nèi)容掌握的程度,還隱含著家長的自我評價標準:孩子考試分數(shù)的高低標志著我是否是個稱職的家長。 在家長們看來,每次考
小妖精02 2021-01-06 16:542369 8
-
孩子總問為什么時,只去回答遠遠不夠,這樣做更有意義
很多媽媽說孩子總是問為什么,不知道怎么回答時,該怎么辦? 知道答案時,要不要直接告訴孩子答案? 有時,孩子問那些無聊的問題,真的不想回答他們。 今天小編分享一篇隨筆,談?wù)勥@個問題。 前幾天在散步的時候。 前面走著一對母子。 小男孩一直在圍著媽媽問問題。 “媽媽,為什么天氣會下雪,你知道嗎?” “媽媽,你看看,那樓頂?shù)淖质鞘裁?”他拉著媽媽,指著小區(qū)外的一棟公寓樓。 媽媽一邊拿手機回著信息,一邊微微
yyyseop 2021-01-04 08:532292 8
-
感恩父母
你嫌棄父母的斤斤計較,但你卻不知道,他們也曾和你一樣,憧憬未來。你討厭父親的平庸,殊不知他也曾是花季夢想的少年,不要踩著父母的肩膀看過世界繁華后又嫌棄父母從未讀書識字,父母未必平庸,有可能是我們還沒有看清生活的本質(zhì),所以不要帶著你知之甚少的知識,優(yōu)越感低頭指責父母的眼見狹隘。? 學會接受父母的平庸,接受自己的平庸,接受孩子的平庸。
Jiayou8shaonian 2024-09-04 23:5511730 1
-
每日一說
相處時的樂趣在于兩人之間,而不是兩人之外
麥穗私話 2022-03-16 08:424350 1
-
每日一說
最好的教育方式應(yīng)該是注重激發(fā)孩子做事的興趣、意愿和動力
麥穗私話 2022-03-10 08:494328 1
-
這部國產(chǎn)紀錄片,每天看一集,緩解了我的教育焦慮
最近看了一部很好看的教育紀錄片《生命·成長》第二季,紀錄片邀請了教育學、心理學、生命工程學等各個領(lǐng)域的專家,共同探討教育的可能性。嘉賓紛紛從自己對教育的理解、踐行出發(fā),給出了自己的解讀,令人耳目一新。 ........................................ 在紀錄片開頭,華大基因CEO尹曄提出了一個頗耐人尋味的現(xiàn)象,“上大學的時候,打球好有人喜歡,學習好有人喜歡,演講好有
槑槑不是梅 2022-01-13 09:359535 7
-
歷史學者唐小兵:我們的教育不寬容犯錯,以至學生活力斷崖下降
歷史是投向未來的一束光,而研究歷史能夠幫助人們找到問題的答案。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唐小兵,既思考“公平”“正義”“階層固化”等抽象命題,也密切關(guān)注教育,不僅因為其父親的角色,更因為他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了上述諸多令人痛心的現(xiàn)象。 ........................................ “00后認為他們這一代人的‘容錯率’很低” “這10年來,學生的生命活力呈斷崖式下降!
趙格拉斯 2021-11-29 09:367500 7
-
百萬學費月薪4000,如何避免“精英教育”變“飯碗教育”?
網(wǎng)上有個笑談,說人一旦具備了東方智慧就很容易有個習慣:不管去餐廳、商店還是演唱會,喜歡去算人家一年能掙多少錢。 音樂會散場了,旁邊白人小姐姐還哭得稀里嘩啦沒緩過來,人潮中傳來一陣響亮的普通話:“我們就算它一個城市一次巡演30天,每個劇場每晚坐1200人,一張門票平均90美元,我數(shù)了一下大概有二十幾個演員,你說主演一年能掙100萬美元嗎?” 當然,在組織管理上很需要這樣的思路,但你就是不由自主地覺
大豬蹄子 2021-11-18 13:437360 7
-
把女兒從沉迷手機的邊緣拉回來,這方法起初我也不信
半年前,小D放學回家后問我,媽媽,你知道快樂星球嗎?當時的我還不知道這個梗,回答了一句不知道后,也沒往心里去。 之后,我這位“落伍”老母親也入駐抖音平臺了,愈發(fā)發(fā)現(xiàn),抖音時髦的梗,總是第一時間從我女兒嘴里冒出來,比如: 你笑起來真好看我尿床怎么啦~~(各位不明白這些的沒關(guān)系哦,一點不重要~) 這下我才反應(yīng)過來,去看了看小D自己的那個Ipad上,果然有抖音app。 找她聊了才知道,她的同班同學給他們
不會蛙泳的魚 2021-08-17 09:2028801 7
-
即使沒有網(wǎng)絡(luò)游戲,孩子還會沉迷其他,怎么辦?
不久前,《經(jīng)濟參考報》刊發(fā)《“精神鴉片”竟長成千億產(chǎn)業(yè)》,痛批網(wǎng)絡(luò)游戲為“新型毒品”,雖然這篇文章已經(jīng)刪除,但官媒對網(wǎng)絡(luò)游戲用詞激烈前所未有,引發(fā)熱烈的討論。 “天下父母苦網(wǎng)游久矣”,孩子沉迷游戲是個世界性的難題,不過究竟是游戲毀了孩子,還是游戲成了“背鍋俠”?除了抵制游戲之外,我們還能從游戲的設(shè)計思維中學到什么?本文深度剖析王者榮耀。 .............................
不想被喝的旺仔 2021-08-09 09:2015283 7
-
專制媽媽 VS 佛系媽媽,養(yǎng)出的孩子差別那么大!
和“敵人”住一起是什么體驗?這里說的敵人,是指思想、信仰、觀點…截然不同的人!杜c敵同住》這檔真人秀紀錄片,將這樣的“敵人”放在一起共住8天,正面交鋒,以此達到說服對方或反思自己的目的。 節(jié)目第一集,講述的就是一位嚴厲的專制型式母親,與一位佛系的放任型母親的對決,雙方將竭力證明自己的教育方式是最好的。結(jié)果如何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
槑槑不是梅 2021-07-22 16:1816431 7
-
一位媽媽寫給青春期兒子:這10句話,我們不跟你說,沒有人會說
父母是孩子人生路上的第一位導師,最近看到一篇母親寫給叛逆孩子的信,字里行間是一位母親在人生問題上給孩子的金玉良言。 寫這信給你,基于三個原因: 第一,你正站在人生節(jié)點上:回首,是悄然溜走的童年時光;向前,青春的帷幕徐徐向你開啟。 第二,有些話,我們不跟你說,沒有人會跟你說。 第三,彼此約定:我們好好工作,你好好讀書,誰也不讓誰操心。 01 不管大小,一定要有目標 人可以沒有偉大理想,但不能失去目
風中的豆芽菜 2021-05-06 13:363992 7
-
孩子在外面太“慫”?或許和這種家庭教育有關(guān)
孩子的成長,其實也是父母逐漸退場的過程。當我們越是能在安全范圍內(nèi)給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孩子也越是能夠建立堅實且豐富的自我。所以,不妨讓孩子“野”一點。 最近,知乎上一位媽媽的提問引起了很多人的關(guān)注。 4歲半的女兒很想和小朋友一起玩,經(jīng)常跟在小朋友后面等待機會。 可一旦被拒絕加入團體,她就會焦慮不安。 在群體中,她是“被欺負”的存在。 玩角色扮演的游戲,留給女兒的永遠是壞蛋的角色,因為最后會被“圍攻”
壁虎的外套 2021-04-07 09:074118 7
-
復旦附中校長大聲疾呼:家長們停一停吧,否則孩子就毀了
我們的教育缺乏靈魂的東西,中國教育技術(shù)層面已經(jīng)走得太快了,“靈魂”跟不上了。 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會彈鋼琴、又會跳舞,還會畫畫,學習成績還好。 長大了,讀初中了也什么都會,每次考試前幾名,考上重點高中,高考又成為狀元或者前幾名,考上國外或者國內(nèi)最好的大學。 很多人都是這樣過來的,幾年以后讀研究生,在讀博士。 你看,父母也榮耀了,感覺孩子很優(yōu)秀,不到45歲就是副處級干部,不到50歲就是正處級干部了,見到
風中的豆芽菜 2021-04-01 16:324008 7
-
廢掉一個孩子最好的方法,是讓他用喜歡的方式長大
“孩子不喜歡就別逼他”,周末,朋友來家里做客,趕巧遇上兒子練琴的時間。 坐在鋼琴前的兒子一臉不情愿,一首簡短的曲子還未彈完,就開始找各種借口逃避練習。 這是他慣用的伎倆,當然我不會吃這一套。 在我強硬的態(tài)度下,兒子又哭又鬧,最終還是坐回了琴凳上,眼中含淚練習今天的曲目。 朋友看不下去了,對我說了開頭這一句話,建議我別逼孩子,應(yīng)該選一件他喜歡的事情讓他做,學習才能事半功倍。 01 讓孩子練習鋼琴并不
小豬佩佩奇 2021-03-29 09:214763 7
-
鼓勵孩子時常說這四句話,他會越來越自信
每個孩子都無比渴望得到父母的欣賞,有的孩子甚至一生都在努力討父母的歡心,希望獲得父母的認可與鼓勵。 看過一部老電影《靈異第六感》,片中最感動的一幕,是那個能看到鬼魂的小男孩告訴自己的媽媽,他能看見過世的外婆,一天,他問媽媽:“你曾經(jīng)到外婆的墓地去,問了她一個問題,她說答案是每一天。你問了她什么?” 媽媽說出了她一直想要問的問題:“我......有沒有令她驕傲?” 男孩說:“外婆讓我告訴你,她有看到
不想被喝的旺仔 2021-03-22 09:274072 7
-
教育孩子,只靠老師就錯了!家長的作用,怎么提都不為過!
根據(jù)中國教育報刊社數(shù)據(jù)中心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顯示,在3月8日的兩會輿情熱榜中,家庭教育穩(wěn)居首位,是最熱的兩會教育話題。 家教是什么?是家長對孩子的言傳身教,往往體現(xiàn)在非智力因素方面,比如感恩、基本的規(guī)矩等等。孩子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在某種程度上,首先取決于父母。 但是在現(xiàn)實中,不少家長認為孩子上了學,教育就在學校,責任主要在老師了。 今天讓我們一起聊一聊家庭教育的話題——孩子成績好不好,靠老師更要靠父母。
我愛黃桃狂 2021-03-15 08:564521 7
-
新學期開始了!堅持早起,對孩子的影響竟然這么大
寒假里,孩子最容易養(yǎng)成的壞習慣就是懶惰。 許多孩子都想趁著過年期間放松自己,熬最晚的夜,賴最久的床,即使睡到中午,也還是覺得困,不知不覺都成了“起床困難戶”。 有的孩子甚至養(yǎng)成懶散的生活習慣,而這種壞習慣,幾乎貫穿著孩子整個成長階段。 對孩子而言,充足的睡眠很重要,早起也是一樣,不能因為假期而毫無節(jié)制地去打亂它。 01 早起,讓孩子生活更加從容 我們身邊不乏有這樣的孩子,睡到日上三竿,睡眼朦朧地看
kjd0921c 2021-03-01 09:232835 7
-
孩子偷拿家里錢后,這位媽媽的反應(yīng)堪稱教科書
我也認識一個偷拿家里錢的孩子,那個媽媽說,只是“拿”,不用小題大做。后來那個孩子在學校偷拿同學的帽子,被老師批評了,媽媽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偷拿”家里的東西,這事可大可小,家長怎么處理,至關(guān)重要。 “你怎么又偷東西?” 昨天表姐請我到她家吃飯,小侄子和我打完招呼,就一個人在積木房玩。 表姐準備喊孩子吃飯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房門被反鎖,沒過一會,伴隨著清脆的巴掌聲,傳來了她氣急敗壞的怒吼。 我過去
小水滴媽媽 2021-02-23 08:566510 7
標簽簡介
家長有意識地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對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