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疫情防控到了最吃緊的關頭。除了境外輸入形勢嚴峻,隨著全國各地大多數(shù)企業(yè)陸續(xù)復工復產,聚集性傳播風險也可能導致疫情“死灰復燃”。
3月16日,北京市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會同25個部門研究發(fā)布了《關于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企業(yè)有序復工復產的若干措施》,從“衣、食、住、行”四個方面為企業(yè)提供復工服務保障。
針對以上四個方面,給你具體可行的防疫建議,避免復工復產后疫情反彈。
穿衣篇
不可驟減衣物,以免感冒降低免疫力
春季乍暖還寒,保暖御寒很重要。李侗曾提醒,春季是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高發(fā)季,一旦感冒,人的免疫力會下降,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隨之升高。
因此,切不可驟減衣物,尤其是年老體弱者、嬰幼兒和孕產婦等人群更要及時關注天氣變化,做好保暖來抵御“倒春寒”。
1
適時增減衣服
即便是在溫度已較高的南方地區(qū),也應根據(jù)天氣適時增減衣服。需要提醒的是,穿外套、戴帽子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身體與病毒的接觸機會。
2
上班備好防護消毒品
每天上班前,建議大家準備好一天要用的防護消毒品,包括口罩、消毒濕巾、75%濃度的酒精、免洗洗手液、手套等。
3
回家摘口罩、洗手、消毒
下班回到家,最好在進家門前就摘下口罩,在口罩上噴酒精消毒,再由內向外反向折疊并裝在密封袋內丟棄。
進門后,立即換掉衣物,而后馬上洗手,并用消毒濕巾或75%濃度的酒精對手機、公交一卡通、門禁卡、鑰匙、手表等物品消毒。
此外,在衣物消毒方面,李侗曾建議,在家里通風處專門設置一個區(qū)域,回家后,將外套、鞋子、背包等放在這里。
4
衣物放在陽光下暴曬
如果當天去過人員密集的地方,建議用56℃~75℃的水浸泡衣物30分鐘以上再清洗,然后把衣物放在陽光下暴曬,以殺滅病毒。
飲食篇
杜絕聚餐,吃飯前的最后一刻再摘口罩
復工后,大多數(shù)人的午飯甚至三餐都會在單位或附近解決。
李侗曾建議,疫情期間,不論是中午還是晚上下班后,都要堅決杜絕聚餐,最好獨自就餐。
1
帶飯或打包餐食外帶食用
如果條件允許,應盡量從家里帶飯或在單位的餐廳、食堂打包餐食外帶食用,取外賣時也應盡量保證無接觸拿取。
2
吃飯前最后一刻再摘口罩
在食堂或餐廳用餐時,要注意錯峰,避免扎堆,排隊時間距應在1米以上。同時,口罩應佩戴到坐下吃飯的最后一刻再摘下。
摘口罩時,注意要從耳掛處將口罩取下,不要接觸內表面和外表面。
3
避免吃飯聊天
用餐時,應盡量保證一人一桌就坐,并朝同一方向落座,避免與同事面對面就餐和聊天,吃完后應盡快離開食堂。
4
保證膳食營養(yǎng)均衡
除了用餐期間注意防護外,復工人員還應注意保證膳食營養(yǎng)均衡,提高免疫力。
盡量根據(jù)中國營養(yǎng)學會發(fā)布的《關于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營養(yǎng)建議》,保證充足營養(yǎng),不可偏食,注意葷素搭配,加量攝入魚類、禽肉類、雞蛋、牛奶等優(yōu)質蛋白及新鮮蔬果。
同時,烹飪時要確保食物充分加熱,讓病毒失去傳染性。
居住篇
能走樓梯不坐電梯,室內每天至少通風3次
李侗曾表示,復工復產后,每天從上班出門前直到下班回家后,防范病毒的意識都不能松懈。
1
上班前量體溫
上班前,建議先在家中測量體溫,如出現(xiàn)發(fā)熱、乏力、咳嗽、腹瀉等可疑癥狀,切不可堅持上班。
持續(xù)高熱(超過3天)超過38.5℃需要去醫(yī)院;低于38.5℃的輕度發(fā)熱,在家隨訪觀察。
2
錯峰上班,配戴口罩
不論在單位還是家中,乘坐電梯時,應盡量錯峰,務必戴好口罩,同時盡量不要在電梯內交談。
3
按電梯避免直接觸碰
接觸電梯按鈕時,建議佩戴防護手套,或使用紙巾隔開,避免直接觸碰。此外,對于居住或辦公樓層較低的人,建議戴好口罩走樓梯,過程中不要觸摸樓梯扶手。
4
每天通風3次
不論是居家還是在單位辦公,都要注意室內通風,建議每天通風3次,每次20~30分鐘,通風時要注意保暖。
5
工作期間全程配戴口罩
如果不能與同事保證1~2米的安全“社交距離”,則應在辦公期間全程佩戴口罩,并盡量采用線上溝通的方式,減少面對面交流,傳閱紙質文件或其他物品后應及時洗手。
6
定期對辦公用品消毒
盡量不要使用公用的辦公用品,自己的鍵盤、鼠標、座機電話等辦公用品要定期用75%濃度的酒精棉球擦拭消毒。
7
減少開會頻率
一定要減少面對面集中開會頻率,盡量采取視頻或電話會議形式。如必須要開會,應選擇面積較大、通風較好的空間進行,開會期間,間距應至少1米,并控制會議時長。
李侗曾提醒,開會時,最好采取實名登記制,一旦發(fā)現(xiàn)有疑似或感染者,可方便查找與其接觸人員及時隔離。
8
便后蓋上馬桶蓋再沖水
由于糞便中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因此不排除新冠病毒存在糞口傳播和氣溶膠傳播,因此辦公樓里的洗手間也應注意清潔、通風。
排隊如廁時應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便后應蓋上馬桶蓋再沖水,如廁前后都要認真洗手。
出行篇
步行、騎行、開私家車是最優(yōu)選擇,坐公交戴口罩和手套
出行方面,李侗曾建議,如果條件允許,應盡量選擇步行、騎行或開私家車。
騎共享單車應注意擦拭消毒,私家車需每日通風。
選擇出租車或網(wǎng)約車出行時,要戴好口罩并提醒司機也戴好,上車后保證車內通風良好。
如必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切記全程戴口罩,盡量避免用手觸摸車上的物品,建議佩戴手套,注意與車內其他人員保持一定距離。
李侗曾提到,隨著各行各業(yè)陸續(xù)復工,餐廳、電影院、健身房等休閑、娛樂場所也會采取限制人數(shù)或預約制等形式逐步開放,但還是建議避免前往這類人群聚集且封閉的地方。
如必須要去,應做好防護,并配合場所工作人員做好登記、體溫檢測等。
最后,李侗曾提醒,雖然咳嗽、發(fā)熱、胸悶、氣急等呼吸系統(tǒng)癥狀是新冠肺炎的典型癥狀,但一些患者可能僅出現(xiàn)乏力、全身酸痛、精神不振以及腹瀉等消化系統(tǒng)癥狀,要做好識別、盡快就醫(yī)。即使當下全國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每個人也不能麻痹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