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一套杭州豪宅需要多少錢?
面對這一問題,你可能當即脫口而出,像
九溪玫瑰園、
武林壹號、江南里、杭州壹號院等各板塊豪宅代表作,動輒八、九位數(shù)的“金貴身價”。不過,某紅書平臺上卻有這樣一類房子,標榜杭州“豪宅”,卻以百萬總價揮淚甩賣。
(截圖自:某紅書)
“杭州改善型客戶首選,絕美排屋,175平只需260W。”
“杭州別墅天花板!急售140W!送100方花園。”
“首付70萬,130方綠城精裝疊墅贈送超大露臺。”
......
Excuse me?頭戴禁墅令“緊箍”的杭州,主城區(qū)排屋、疊墅早已推至天價,但某紅書上這類稀缺房源竟只要100W+、200W+,這究竟是什么路數(shù)?
我們一個個來說。
你能猜到都是什么樓盤嗎?(截圖自:某紅書)
首先是“杭州改善型客戶首選,絕美排屋,175平只需260W”這條,我們先在分享視頻下留言咨詢,被告知,項目資料包過大,需微信加好友后才能分享。之后,按要求添加中介微信號后,對方也在第一時間發(fā)來該臨安在售盤資料。
杭州排屋是真的,但175平和260萬并非完全對應。一房一價表上,260萬說的是項目約110㎡聯(lián)排總價,而約173㎡聯(lián)排則要400萬+。另外,該項目杭州“改善型客戶首選”一說也略顯牽強,畢竟,300-400萬放在杭州主城區(qū)只夠搖一套不錯的剛需、剛改產品,像申花、奧體改善四房最少也得600-700萬。
(截圖自:某紅書)
何況,臨安城區(qū)距未來科技城還有20多公里,與“主城區(qū)”概念相去甚遠,而該項目距最近地鐵16號線臨安廣場站也有約5.7公里,實則遠離臨安主城范圍。
正是如此,項目建面約110-178㎡低密聯(lián)排,才能以260萬起價格出售,若放在青山湖科技城,總價怎么說都得翻上一倍。
(截圖自:中介樓盤筆記)
再是“杭州別墅天花板!急售140W!送100方花園”,稍一詢問,該樓盤也位于臨安區(qū),還是青山湖北面地鐵16號線八百里地鐵口旁項目。
不過,這急售140萬說的顯然不是總價,而是首付價格!打開中介分享的樓書筆記,這一主力建面約117-211㎡的不限購低密院墅,其「價格區(qū)間」一欄明確寫著總價約440-880萬,筆記底部還有一套117㎡總價490萬的樣板房視頻,490萬首付三成恰好是140萬+。
“臨安已經2成首付了,不用140萬,90萬就可以買。”臨安友人看后,當即指出中介信息紕漏之處,希望對方能與時俱進。
桃語春福里 效果圖
最后的“首付70萬,130方綠城精裝疊墅贈送超大露臺”,第一時間陷入自我質疑:“桃李望湖嗎?這是綠城在臨安唯一在售項目,但這也沒有疊墅產品。”
結果,最終盲盒一開,竟是西徑山風景區(qū)以北,高虹鎮(zhèn)上的桃語春福里,該項目與綠城的關系,集中在項目前期設計、銷售管理等,再就是后期的綠城物業(yè),看起來戲份并不算少。有網友恍然表示:“沒想到,臨安‘綠城造’又要+1了。”
網絡水很深,你把持不住。
(截圖自:某紅書)
顯然,杭州“某紅書賣房”版塊充斥著“江湖黑話”,總結一下,所謂的「不限購」要么指臨安、環(huán)杭城市帶(包括紹興、海寧、安吉等),要么就是非住宅的商業(yè)項目,比如,某奧體105㎡280萬不限購江景公館、阿里巴巴旁不限購躍墅等,便妥妥是商業(yè)公寓“血統(tǒng)”。
其次,杭州「主城區(qū)」在中介的語境中,可不是嚴格意義上拱墅、上城、西湖、濱江、錢塘五區(qū),而是除淳安、建德、桐廬外全部杭州10個市轄區(qū)。“這不都撤市設區(qū)并入杭州了嗎?咋不能算是杭州主城區(qū)?”一位中介如此詭辯道。
奧體板塊
另外,像「杭州南」、「奧體南」等字眼,可以是相對較遠的臨浦、浦陽,也可能更過分地“南”到諸暨,反正只是一個方向概念,又沒提具體多遠;頭圖上90萬、140萬之類字眼,可以是總價,也能是首付價。
當然,還看到一個更過分的地鐵口合院,拿百度地圖測距丈量后,“地鐵口”竟離了10.6公里。“這難道是什么都沒有的硬扯?”一位網友哭笑不得地評論道。
從這類房源構成來看,他們可以明確分為三類:其中,遠郊山水墅類、主城核心商辦占了大頭,其次便是一些未售罄的暴雷房企項目。放在拼品牌、拼倒掛、拼價值的當下,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不好賣。
所以,某紅書賣房的“UP主”們,多是一個個分銷中介機構及其銷售們,這類房源一經介紹成交,機構及經辦中介都能拿到非?捎^的傭金。
富陽銀湖
比如,一位富陽友人向透露了當?shù)啬吃谑垌椖糠咒N分成情況:“成交一套,9萬!”要知道,前幾年杭州樓市最鼎盛時期,主城區(qū)一些不愁賣的項目,案場銷售成交一套的提成甚至低到萬分之8,而今,一套不到200萬的房子,開發(fā)商竟愿意拿出近5%的總房款作為回報。
以至于,這位友人忍不住試探一句:“你如果想買在富陽,一定要找我介紹,我給你開‘全富陽最低’的價格。”
這或許也是一種“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吧。
樓市低迷之下,為了賣房,杭州各滯銷項目可謂“費盡心機”。
只是,“某紅書賣房”藏頭露尾的小套路,只能忽悠下不懂杭州市場的外地人,對于真正杭州購房人群大多“一笑了之”。當然,這些更多是地產中介、銷售個人為增加流量的方式,倘若全部信息坦誠相見,或許也不會有蜂擁而至的“撿漏”群眾們,忙不迭地喊上一句:“來份資料”。
決定房子能否成交的主因,關鍵還在于房子本身的性價比。如今,沖動性購房思維已然消退,各地產項目都在“真刀真槍”上場拼價值。而那些有價值的地產項目,并不會被時代洪流所淹沒,如今而論,信息都是公開透明的。
但說回來,擴大宣傳也好,圖一時流量也罷,能在這“慘淡”的季節(jié)里苦中作樂,倒也不失為一件好事吧!
來源:鳳凰網房產杭州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