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個比癌癥更可怕的病,折磨了這位英國首相大半生
來源:騰訊醫(yī)典
佬古董 2021-04-02 10:518317 23
-
我15歲的時候了…
"治療兩年,患抑郁癥的李豐終于停藥。抑郁癥一度把他的身體、大腦和內心全部變成了和抑郁癥搏斗的“角斗場”。他所能做的,是自律地管理自己服藥、運動、直面不愿面對的回憶紓解病根,來奪回身體的掌控權。15歲那年,12月24日,平安夜。從早上起來,我就只有一個念頭,突然想去濟南的黃河浮橋跳河。旁邊的人發(fā)現(xiàn)了我,跳下去沒多久,我就被救了上來,救我的人說要聯(lián)系我父母,我趁機跑了。第二天晚上,我拿起那把鋒利的刀往
你好風語者 2021-02-01 17:0410501 23
-
愁啊,在家關了兩個月,孩子的心理出問題了!
愁啊,昨天在樓里看到一個帖子,就是蕭山兩個初中生接連發(fā)生意外死亡的事兒,看到就給我憂慮地不行了,我也意識到現(xiàn)在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是真的不能再忽視了,平時如此,在疫情這個特殊時更是應該如此!對于我自己家的這個初三小朋友,我是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其實我兒子一直以來還算是比較活潑的,大大咧咧,以前不愛讀書成績不好我們批評他他也是嬉皮笑臉嘻嘻哈哈,自然而然地我們做家長的肯定以為他抗壓能力蠻強的。然后這不
帶汪出街 2020-04-22 11:1526115 23
-
花14年把兒子養(yǎng)廢后才明白:孩子抑郁叛逆,其實是替父母生病
曾經的我,只知道逼迫孩子努力讀書,考個好學校。 直到兒子到了青春期,被診斷抑郁后,我才深切意識到:所謂的青春期抑郁、空心病,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孩子在替父母生病。 為什么這么說呢?大家可以從我的故事中找到答案。 ........................................ 一、 我由于是?飘厴I(yè)的,一直都在為自己的學歷自卑。 因為,工作十幾年,我太知道文憑的重要性了。 我的高中同
不會蛙泳的魚 2022-02-28 09:3725161 22
-
決定午飯吃啥,需要殺死多少腦細胞?
以上情況可統(tǒng)一歸結為——選擇困難癥 這是一種心理障礙在選擇時會感到異常糾結甚至會出現(xiàn)汗流浹背、焦慮恐慌等表現(xiàn) 英國《每日郵報》曾刊登過一項研究80%的人會在做決定時猶豫不決 對于選擇困難癥患者來說每周還得花7小時在做決定這件事上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選擇困難的情況? 在心理學研究中有個選擇過載效應(Choice Overload Effect) 就是說,當面臨過多的選擇時大腦會難以迅速做出決定進而演變成
騎恐龍兜風 2021-09-06 16:204376 22
-
消保委建議禁售這種“盲盒”,為什么盲盒讓人欲罷不能?
盲盒,只有打開了才會知道自己買到了什么。玩具、零食、衣物、化妝品……可以說“萬物皆可盲盒”。 如今,未成年人逐漸成為盲盒的主要消費群體,有的甚至沉迷其中,尤其是“文具盲盒”。 3月6日,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表示,以盲盒形式銷售文具,已經偏離了文具的內在價值屬性,還會給青少年成長帶來諸多不利影響,建議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文具盲盒。 上海消保委:文具盲盒讓孩子上癮 上海市消保委在線下實體店的消費調
佬古董 2023-03-11 16:4923883 21
-
求推薦心理醫(yī)生解決青春期孩子的各種困擾
孩子青春期,許多問題不想和家人溝通,她提出需要去看心理醫(yī)生,群里有沒有好的醫(yī)生推薦?
elva_cp 2021-09-22 16:29613 1
-
【世界睡眠日】你的睡眠還好嗎?
3月21日是國際睡眠日,你的睡眠還好嗎? 幫幫團經常收到樓友關于失眠的求助。睡眠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須的生理過程,人的一生中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睡眠障礙是指在有充足睡眠時間和機會的情況下,發(fā)生反復入睡、睡眠維持困難,或睡眠質量下降,導致患者的日間功能受損。 中國睡眠研究會發(fā)布的《2021年運動與睡眠白皮書》顯示:我國超3億人存在睡眠障礙。睡眠研究會專家認為,長期睡眠不足會導致人體免
治愈小哥 2023-03-20 13:3629101 20
-
35歲確診多動癥,我終于放過自己
"注意力缺陷與沖動障礙(ADHD),也就是俗稱的多動癥。社會普遍認為它多發(fā)于兒時,但鮮有人知道它不會隨著患者長大成人而消失。 成人后確診多動癥,部分病患感到一種隱秘的慰藉。 對多動癥人士來說,“集中注意力,就像用釘子把果凍釘在墻上一樣困難”。它可能還表現(xiàn)為拖延、不準時、不自律或是喜歡打斷別人說話。 在確診多動癥之后,人們知道應該如何接納自己——這些特質不是劣根性,而是生病了。 深綠色毛衣有些舊了
最愛說實話 2023-02-24 20:1724840 20
-
算了吧,與爸媽“不和解”也沒關系
之前聽過一句影視行業(yè)內的潛規(guī)則:“誰能抓住中國式父母對孩子的禍害這個痛點,誰就能制造爆款”。 今天,這個潛規(guī)則已經眾所周知。 《都挺好》中的蘇明玉,讓我們看到了“重男輕女”的父母。 蘇母在家里獨攬大權,精打細算著家里的關愛和資源。 家里一共四間房,一間賣了供大哥讀書,一間賣了供二哥買房,作為家里的“女兒”,蘇明玉的房間只有被賣的價值。 今年上半年大火的《小舍得》,也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式父母”的群像
風從云2007 2021-06-24 15:538738 20
-
生下一個不想要的孩子
關于自閉癥我們還有一些話想說:自閉癥并不罕見。目前還無法通過孕期篩查,或者其他方式預防。 據(jù)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CDC)最新數(shù)據(jù),自閉癥發(fā)病率達到了 1/54。在中國,粗略估計至少有 1000 萬自閉癥患者。與此同時,由于自閉癥的發(fā)病機制尚未清楚,目前暫時沒有明確可靠的預防手段和有效的孕期篩查。已有研究中,高齡產子、產婦的代謝疾病、肥胖、高血壓、細菌與病毒感染以及某些藥物可能是致病的危險因素
勞動局臨時工 2021-04-02 14:2612530 20
-
“我寧愿996,也不想和人談戀愛”:親密關系中的退縮與渴望
“我這么優(yōu)秀,為什么戀愛總是不成功?”這大概是如今很大一部分年輕人的困擾,我身邊也不乏這樣的朋友,和擁有這樣困擾的來訪者。 當然,在心理層面,戀愛不成功是有很多原因的。 我關注到有這么一類人,他們在工作上付出了非常多的精力,也有著不錯的成就,或許我們也可以把這類人稱為“工作狂”,但他們在情感道路上卻一直不是很順利,20歲出頭時還好,但到了快30歲,“婚戀問題”就成為了他們的一大煩惱。 我一直覺得“
佬古董 2021-02-03 11:175852 20
-
“我活在一種隨時會被戳穿的恐懼中”:你也有“冒名頂替綜合癥”
昨天看一個 BBC 采訪,一個在 NASA 工作了13年而且干到了管理層的工程師莫琳·扎帕拉講述自己長期以來在工作中的自我懷疑: “多年來,我覺得美國宇航局雇傭我,只是因為他們需要一個女人。我打心眼里覺得自己不夠格。我長時間地工作,試圖證明自己。我不敢尋求幫助,因為我覺得如果我真有他們以為的那么聰明,我應該能自己搞定這一切! 這讓我想到之前一位讀者的留言: 終于進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公司,但身邊每個
佬古董 2020-12-17 14:145358 20
-
北大教授大聲疾呼:教育陷入全面競爭狀態(tài),讓孩子過早“夭折”
北大渠敬東 第二屆“大學-中學”圓桌論壇近日在北京大學舉行。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上臺發(fā)表精彩演講,把脈當下中國教育,言之有物,觀察犀利,推薦給大家閱讀。 ........................................ 我在北大教書,原來也在清華教過十年書,這些年來確實有點體會,我來談談我的感受:我現(xiàn)在覺得教育要不斷地反思它的目的究竟是為了什
iAIlliinnyyii 2021-01-13 09:1012058 19
-
孩子心理脆弱的“疫苗”
現(xiàn)在自媒體越來越發(fā)達,隔三差五就出這個那個小學生,中學生跳樓自殺。真的讓人痛心。我們的孩子為什么如此心理脆弱弱,一個小小委屈,隨便一點辱罵,就受不了,要結束自己的生命。 我們新冠病毒有疫苗,心理脆弱同樣有疫苗,只可惜,被我們自己拋掉了。我們的老祖宗創(chuàng)造漢字就告訴后人了,“父”這個字說文解字是,矩也,家長率教者,從又舉杖。字形從屬于說文部首:“又”部,像一只手舉杖教訓子女的樣子。小時候父親罵過打過了
中虛儒生 2021-01-11 20:4410463 19
-
以前的孩子也挨打挨罵,為什么少有心理問題?
以前那種簡單粗暴的硬管理方式,已經不適用于今天的孩子,家長們要用軟管理代替硬管理,將孩子從第三只籠子里放出來。 ........................................ 上個月8號,沈陽一名9歲男孩被父母責罵后失聯(lián),經過44個小時的徹夜尋找,10號早上,救援人員在沈陽市渾河水域中發(fā)現(xiàn)了孩子的遺體。 原來,8號那天,男孩在學校和同學鬧了矛盾,老師叫來了家長,當面教育了孩子之
如花似玉的他 2022-01-17 09:2614799 18
-
楊東平:孩子“心理生病”,你的做和不做
題圖:來自https://pixabay.com 作者:楊東平。21世紀教育研究院理事長、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會員、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曾任自然之友、北京西部陽光農村發(fā)展基金會理事長。 寫在前面: 如今,中國的孩子們面臨著巨大的心理健康問題,《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fā)展報告(2019-2020)》顯示,2020年青少年抑郁的檢出率是24.6%。面對這些孩子,社會應該如何做?最重要的是作為家長,我們能
小豬佩佩奇 2021-12-06 17:238764 18
-
被欺凌的孩子,你為何沉默?
威脅、辱罵、群毆……當下校園欺凌事件越來越頻發(fā),已經從單純的校園事故轉化為一種普遍的社會問題。近日,華中師范大學教育治理現(xiàn)代化課題組發(fā)布了一則調查報告,課題組對山東、廣東、湖南、湖北、廣西、四川等六省的抽樣調查顯示,校園欺凌的發(fā)生率為32.4%,而遭受欺凌后選擇“藏在心里”的學生經常遭受欺凌的概率為45.2%。 《少年的你》劇照 接近三分之一的校園欺凌發(fā)生率,也就是說每三個孩子,就有一個可能遭遇校
趙格拉斯 2021-11-02 10:2115076 18
-
現(xiàn)在的孩子要成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究竟有多難?
“內卷焦慮”與“空心病”似乎成為當下青少年們的標簽,在愈加嚴苛的競爭壓力下,他們逐漸喪失了對自我價值的尋找,淪落為功利教育思想下的受害者。 異化的教育價值觀給我們的孩子帶來怎樣的傷害?在近期舉辦的“華夏基金·2021哈佛AUSCR中美學生領袖峰會”上,臨床心理學博士、精神科主治醫(yī)師徐凱文分享了他的研究與見解,并就如何應對青少年精神問題頻發(fā)這一現(xiàn)象,提供了多種解決方向。 .............
kjd0921c 2021-09-23 15:2616683 18
標簽簡介
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于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tài)。心理健康異常表現(xiàn)為各種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