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相關(guān)欄目里,最熱鬧的一直都集中在不可錯過的市井小館、好滋味面店、打卡咖啡館等幾項,異域餐廳就冷門一點。好在我身邊還有很多吃貨朋友,而在吃貨界一直有這樣的傳說,有的人對“吃”特別認真,最后終于吃成了專業(yè)人士,或者是了不起的大廚,或者是成功的飯店老板。
今天我要介紹的,就是兩位專業(yè)級別的吃貨,他們給杭州帶來的是考究的異域味道。
1
新總廚駕到
誰說披薩就只能長得一樣
對于五星級酒店來說,有一個職務(wù)的新上任非常引人注目,那就是行政總廚,因為他(她)將決定整個酒店餐飲的走勢。如果某個酒店有個著名的餐廳,那么粉絲對總廚也是一片追星之情,曾經(jīng)有酒店由于行政總廚換人,餐廳從米其林三星直降到米其林一星,慘劇啊。
杭州君悅酒店前陣子就有了一位新入職的行政總廚,來自澳大利亞的Nicholas Blair。
我們第一時間就在酒店的意大利餐廳里品嘗到了他帶來的創(chuàng)新之作:巧克力披薩。一開始我以為自己聽錯了,直到一只散發(fā)著頂級巧克力濃香的披薩來到我面前,看到上面的巧克力醬、巧克力豆,我才確認這就是巧克力披薩。
Nicholas說這是專門為第一次約會的小情侶準備的,哎喲,甜!其實吃起來也沒有想像的那么甜,披薩烤成薄脆薄脆的,所以也可以理解為自己是在吃巧克力餅干,我覺得小朋友們應(yīng)該會喜歡,或者也可以在下午茶的時候來一塊。
可能大多數(shù)杭州人都對君悅酒店咖啡廳自助餐、湖濱28中餐廳、牛排館很熟悉,卻不知道還有一個意大利餐廳。餐廳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青蒔”,而且它其實有一半是在戶外,初秋時分在離西湖幾步之遙的室外坐著吹吹小風(fēng),簡直太幸福了!
我覺得這個更像是一個以意大利美食為主的西式簡餐,現(xiàn)在還有一個特惠套餐,特色披薩八選一,加啤酒三選一,一共138元。巧克力披薩就是那“八選一”中的一款,當(dāng)然還有其他的特色披薩。比如海鮮披薩,它上來的時候我就更驚訝了,因為它長得跟披薩一點關(guān)系都沒有啊,看著像是一個餃子。
Nicholas解釋說它的制作方法就是披薩來的,只不過他覺得把海鮮放在披薩餅上烤,會影響口感,就把面餅折疊起來包裹住海鮮,這樣一口咬下去,還有海鮮湯的爆漿感。
還有火腿三明治披薩,聽名字就不是“正經(jīng)披薩”,長得也像三明治而不是披薩,它的內(nèi)芯是經(jīng)典的美式三明治款,火腿和生菜,只是外面并不是用面包,而是披薩的面餅。我嘗了一下,還是薄脆版的面餅,秒殺普通版火腿三明治。
Nicholas Blair年紀小小就進廚房了,他說“我其實是被親生父母遺棄的小孩,但很幸運的是遇到了我的養(yǎng)父母,他們在泰國收養(yǎng)了我,再把我?guī)У搅税拇罄麃�,我有了幸福的家庭,還有兄弟姐妹。”家里的小孩多了,一起打打鬧鬧,做家長的就提出若干“懲罰措施”,女孩子們輕松一點,男孩子們做重活兒,調(diào)皮的Nicholas經(jīng)常被派去廚房幫忙,或者幫爸爸搞園藝。那些年他對水果、蔬菜和香草都有了深刻的了解,這對他日后的烹飪工作有極大的幫助。
18歲開始在餐廳做兼職,很快就意識到這將是他愿意一直做下去的工作,大學(xué)畢業(yè)后就正式在餐廳做廚師了。2008年,為了迎接北京奧運會,Nicholas被當(dāng)時工作的酒店集團指派到北京,那是他第一次來中國。之后他先后在臺北、大連、上海、武漢工作過,杭州是他在中國的第六個城市。
不上班的日子里,Nicholas騎著小電驢在城里轉(zhuǎn)悠,尋找杭州本地的美食。他發(fā)現(xiàn)在杭州菜里,也有蘇州、上海菜的甜意,和川菜的香辣,但是吃著更清新、清淡。他最喜歡的杭州菜也是經(jīng)典龍井蝦仁和東坡肉。
問他平時吃西餐嗎?“在杭州干嘛要吃西餐?”他對韓國料理和日本料理也是真愛。有時也會自己在家做,那就是最簡單的色拉了。如果非要他推薦好吃的西餐,“來君悅吧!”
2
把最愛的鰻魚飯開到杭州
陳老師再也不用去上海排隊了
講真,我對鰻魚飯從來都沒有太多的了解,甚至覺得它跟拉面一樣,就是個日料里的快餐形式。但對于陳老師來說,哦,我先簡單介紹一下陳老師。在杭州的吃貨圈,提起陳老師,他們都知道是“那個陳老師”,第一是重度吃面愛好者,吃遍杭州各大小面館,第二是重度鰻魚飯愛好者,可以為了一碗鰻魚飯,連著跑去上海50多次,有的時候每星期去兩次:高鐵來回兩個小時,地鐵往返兩個小時,在餐廳排隊一個小時,吃飯兩小時之后,一天差不多就過去了……
所以后來,他干脆說服上海的老板,到杭州來開分店,這就是吃貨的最高境界吧。這次我去探的,是陳老師開在嘉里中心的新店,本鰻。鰻魚飯只是其中一項,現(xiàn)在的重點放在“定制”上。
以前我對鰻魚飯的印象,是一碗米飯上幾塊看上去有點油膩膩的鰻魚,如果你吃到跟我吃到的一樣,那么基本上,就是冷凍的半成品加工而成。能真正做到活鰻現(xiàn)殺現(xiàn)烤的,應(yīng)該很少。鰻魚飯還有關(guān)西和關(guān)東兩種流派,據(jù)說從選材到烹飪都有不同,鰻魚飯小白如我,在陳老師的店里吃得一臉懵。
本鰻是關(guān)西流派,所以挑選的鰻魚相對小一點,沒那么多的油脂,肉質(zhì)細膩。店里有兩種烤鰻,其一是白燒,就是不加醬汁的,吃的是鰻魚本身的香味;其二是蒲燒,也就是涂了醬汁的。這個時候我有點明白,為什么陳老師說他的鰻魚飯已經(jīng)做到他認為的最好,因為吃著很純粹,就是好的食材配上專業(yè)細致的手法。
烤魚需要時間,我們趁機體驗了本鰻的定制菜單,用陳老師的話說就是“朋友們來喝酒時吃的小菜”。說是小菜,我瞧著都是講究。就說炸魚骨吧,是鰻魚骨經(jīng)過風(fēng)干,再用熱油炸到酥脆,咬起來老有勁了。
牛舌、和牛肉,不但看上去食材一流,吃的時候更要感慨一番,果然日料吃的就是食材。
最后再說一下店里喝酒的杯子。點好了酒,服務(wù)員會端來一個特別的“盒子”,分成20個小格子,里面各有一種小酒杯,客人自行選擇用哪種杯子。一般人都是看哪個杯子長得好,而懂酒的朋友說這里其實大有門道,因為日本的清酒分熏、爽、醇、熟四個大類,杯子的器型材料都不一樣。所以外貌協(xié)會的我,在這里深刻地體會了“吃到老,學(xué)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