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巷一帶,是我在杭州很喜歡逛的街巷,不同于河坊街和南宋御街來的熱鬧,充滿了小橋流水人家般的
市井生活氣。無論晴天雨天來都讓人感到舒適而放松。
近來天氣涼快,里里在斗富一橋晃蕩的時候,無意間發(fā)現(xiàn)了一家藏在巷子里的私房菜,它被稱為“杭城一絕”,來的人都是為了這口江鮮…
還未到飯點,就已經座無虛席了,看得出有多火了吧,周末的排隊架勢更是夸張,馬上進門感受一波~
這里原先叫王壹堂,現(xiàn)在改名為壹鷺,選自杜甫《絕句》一詩中的名句
“一行白鷺上青天”的兩個字,也應了這白墻黛瓦的裝潢。
墻上
“杭城一絕”四個字蒼勁有力,老板告訴里里,這是店里的一位食客,吃完后當即寫下送他的。
里里一查,居然是
中國書法協(xié)會成員夏鵬超,號潘洋山人,真是低調。
屋里是簡單的木質桌椅,手寫的菜單板,沒有精致華麗的裝修,只有最
樸實自然的味道,墻上的山水墨畫,更是增添了一分
江南韻味。
連桌上免費的茶水也絲毫不含糊,九曲紅梅茶葉泡出來的茶湯色澤清潤,實屬解膩佳品,茶壺茶杯也有質感。
吧臺上幾罐自家釀制的酒:楊梅、青梅、肉蓯蓉藥酒…有的已經賣得見底了。
嚯!進門口就能看到諾大一個
海鮮池。里面養(yǎng)著的
舟山小海鮮個個活力十足,江鮮因為近期連續(xù)的雨天,暫時還沒有到貨。

老板每天早晨四五點親自到碼頭采購,甚至連楊梅酒里的楊梅都是自己去山上摘的野楊梅。
不新鮮一定不上桌,嚴格保證食材品質第一位。
醉熟蟹、鮑魚燜雞、私芋...都是里里的心頭好啊,每樣都想來上一份!吃貨的幸福生活大概就是這樣吧
砂鍋一端上來,先感嘆一句:老板也太實誠了吧!
滿滿當當全是肉,雞肉、鮑魚、洋蔥、土豆、杏鮑菇一起熱熱鬧鬧地在鍋里,色澤濃郁,還冒著熱氣騰騰的煙。
醬汁是精髓,鮮香濃稠,
整整五只八頭鮮鮑魚處理得很干凈,Q彈有嚼勁。選用
安吉山散養(yǎng)180天以上的竹林土雞,肉質緊實。
店里的魚頭只用千島湖的胖頭魚,泉水孕育長大吃著一點也不腥,這道菜一上來,瞬間占滿了大半個桌子。
現(xiàn)烙手工餅皮脆筋道,切成菱形塊狀,尺寸特別均勻,每一片都是一樣的外脆內韌!
通過按壓使烙餅浸足美味的醬汁,再放上一小塊魚肉,浸泡湯汁后一起送入口中,直擊味蕾讓人欲罷不能。
對于從小生活在沿海城市的里里來說,海鮮最常見的烹飪方式就是清蒸水炣(醬油)。能最大程度地吃到食材本身的“鮮”味。
但壹鷺的醉蟹,第一口就驚艷到我了!現(xiàn)在正是蟹的最佳賞味期。
壹鷺用的是
太湖產區(qū)的精品蟹,再用
陳年花雕酒浸泡一天一夜,把蟹本身的鮮甜全部釋放了出來。
冰冰涼涼,懷抱著滿滿
金黃的蟹膏十分入味,吃完一只后里里已經醉倒在這濃郁的香氣中了。
選用廣西荔浦芋頭,切片中間塞入五花肉碼齊,底下鋪著的粽葉,增加清香同時不容易糊底。
經過一小時中火慢燉,吸飽了肉汁的芋頭入口即化,粉糯綿軟。
扒開一塊芋頭,藏在里面的五花肉片也是優(yōu)秀得很,不僅
肥而不膩,還透著一絲芋香。一勺芋頭一片五花肉,只一口就
鮮香入魂。
既然是招牌,必定有它的過人之處。臭豆腐來自杭州人家喻戶曉的
富陽新登永昌黃氏臭豆腐,油炸至金黃色。
聞著臭味不明顯,旁邊的醬料一甜一辣,蘸著吃,豆腐外脆內軟,香酥不臭。
在店內拍攝的時候,老板娘笑著說:
“店里有的墻角已經發(fā)黑了,拍著是不是不太好看?”但里里看來,這些都是歲月的痕跡,就如同老板經過
多年餐飲江湖的沉淀,以及熟客口口相傳的積累人氣,才有了如今的壹鷺。
茶余飯后,走出「壹鷺」,陽光落在臉上,秋日微風拂面,順道還能逛逛五柳巷,體會平日
看不到的慢生活。
壹鷺·私房菜
地址:河坊街斗富一橋西河下6-1號
營業(yè)時間:11:00 - 14:00,
17:00 - 21:00
斑斑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