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慢慢熱起來,本地蔬菜開始大批量上市了。價格如何?又有哪些時鮮貨上市?志玲去農(nóng)貿(mào)市場、蔬菜店還有超市打探了一下情況。
什么樹葉要賣12塊一斤?
今天的菜場主角是它!
志玲首先來到了上城區(qū)的茅廊巷菜場。本想直奔主題先看看蔬菜的價格,沒想到先被一位正在加工“樹葉”的奶奶吸引住了。
邊上圍著不少人,志玲湊近一看,奶奶正拿紗布過濾著一種墨綠色液體,邊上還擺著一小袋綠色葉子。
樹葉也能吃?有人好奇打量,但馬大嫂們可不覺得稀奇:“這是‘立夏限定’的南燭葉,用來做烏糯米飯吃的!”
奶奶姓邱,平時在菜場賣一些干貨,立夏前后這段日子會做南燭葉汁,方便大家買回去做烏糯米飯。
“葉子買來后洗干凈,揉捏出汁,再過濾個兩三次就可以了。”聽起來輕松,實際上這一套流程下來也要花費不少時間。
邱奶奶干活講究慢工出細(xì)活,有人起哄說不用過濾那么多遍,搓完直接賣多省事!她一邊擺弄紗布,一邊認(rèn)真糾正道:“這樣人家買回去味道不對,要來找我的。”
南燭葉汁6塊錢一瓶(550ml),邱奶奶這幾天一天要賣出30多斤。她說,一瓶的量剛好可以燒一斤半糯米。買回去的南燭葉汁,倒進(jìn)糯米里泡個3小時,然后上鍋蒸,烏黑發(fā)亮的烏糯米飯就做好了。
如果家里有破壁機(jī),也可以買新鮮的南燭葉自己榨汁,10到12塊一斤,茅廊巷菜場里好幾家蔬菜攤位都有。這兩天基本都有賣,今天沒趕上的話也不用急。
菜價價格普遍回落
河蝦30元一斤,蠶豆10元6斤
除了“立夏限定”,志玲注意到,前段時間大家總是抱怨的菜價也悄悄回落了,而且幅度還不小。
菜場一樓主要是賣魚蝦和肉類,不少攤位都擺出了“德清河蝦”的牌子。志玲逐一問了價格,小一些的40到48元一斤,大的要75元一斤。
見我猶豫不決,一位攤主大姐搖頭道:
“前幾天外地河蝦都要100多塊呢,現(xiàn)在都降了一半多了!”有買菜的大姐悄悄湊上來傳授經(jīng)驗:“你去附近的小菜場(蔬菜店),那里只要30塊。”果然,之后在新華路一帶的蔬菜店,
志玲問到的河蝦價格基本在30到32元一斤左右,而且只只鮮活。
另外,
當(dāng)季的還有小龍蝦,基本在20到25元一斤,關(guān)鍵是老板娘還會幫你把蝦線都挑出來。
沼蝦和明蝦的價格比較穩(wěn)定,這段時間基本維持在40至45元一斤。蔬菜的價格也下來了不少,其中“骨折價”非蠶豆莫屬,
新華路附近的一家蔬菜店10塊錢能買到6斤,不過不能挑挑揀揀。茅廊巷菜場賣3元一斤,但是可以自己挑。
土豆3塊一斤。上海菜心、娃娃菜、生菜之類的葉菜,4塊一斤。荸薺也是4塊。
杭州人立夏做咸糯米飯要用的豌(han)豆算貴的一類,要7塊一斤。老板娘提醒道,做糯米飯要稍微老一點的豆子,太嫩的豆子一蒸就出水,味道不夠好。
另外,新鮮的本地番茄也上市了,只是價格不太友好:10元一斤。胖胖的蔬菜攤老板說,這種粉粉的才是正宗本地番茄,剛剛上市所以價格高一些。
“特別鮮紅的那種是外地品種,三四塊一斤就夠了。”
甜豆和杭椒也是10元一斤。
不過志玲注意到,超市的菜價顯然沒有菜場回落得快。在世紀(jì)聯(lián)華慶春店,菜心、油麥菜的價格仍舊維持在7元上下。
初夏水果也上市了
12元一斤的枇杷吸引不少人
另外,志玲還發(fā)現(xiàn)不少蔬菜攤位都上新了夏季水果,其中西瓜和枇杷幾乎是家家有賣的。
早春紅玉4.8元一斤,普通的小西瓜兩只以上3.8元一斤,買來嘗嘗鮮也不貴。麒麟瓜的價格要高一些,志玲查看了盒馬和山姆的APP,價格基本都在70元/4Kg,
也就是8.75元/斤。枇杷10到12元一斤,不算便宜,但買的人也不少。
超市里的荔枝也已經(jīng)上市,
23.8元一斤,但是買兩斤以上的話單價只要19.8元。對此,你怎么看?你覺得菜價回落了嗎?歡迎在評論區(qū)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