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每個人接觸的東西不一樣,學到的知識也不一樣,所以在生活當中也會形成屬于自己的一些小習慣,而且在養(yǎng)車的過程當中,每個人形成的習慣也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對于汽車就是一種“放養(yǎng)”的狀態(tài),但也有些人對于汽車特別“溺愛”,生怕自己的汽車出現(xiàn)一點問題。國人養(yǎng)車三個壞習慣,專家看了很無奈:“窮人思維”的弊端。
與國外的車主相比,國人在養(yǎng)車的時候在這方面會特別明顯,他們總是會過度愛惜自己的汽車,其實在這個過程當中往往會對汽車產(chǎn)生一些不利的損害,但是自己卻感受不出來。在國人養(yǎng)車的過程當中,有三大現(xiàn)象是特別奇怪的,很多外國人看了都直呼想不通。
第1個就是頻繁換機油,汽車的機油確實需要定期更換,但是也不需要太過頻繁�,F(xiàn)在機油的品質(zhì)都變得比之前好了很多,有一些半合成的機油,基本用個七八千公里都沒有什么問題,如果使用的是合成機油,1萬公里換一次就可以了,但是有一些車主還是嚴格遵守5000公里換一次機油的方式,不僅浪費錢,而且對汽車也沒有什么好處。
第2個就是頻繁洗車打蠟,汽車的車漆確實需要呵護,不然也很容易出現(xiàn)暗淡褪色的情況,但是洗車太頻繁了,就會將車身表面的一層保護膜給磨掉,車漆也很容易被氧化,時間久了車漆也會變得暗淡,而且還可能會產(chǎn)生劃痕。正常來說,一個星期洗一次車,三個月打一次蠟就可以了。
最后一種方式就是汽車停著不開,騎電動車出門,很多人都覺得對汽車最好的愛護方式就是放在家里不開,其實恰恰相反,這是對汽車最不好的一種保護方式。可是有句話說得好,汽車不是開壞的,而是放壞的,再好的車子放時間長了,身上的零部件也會出問題,而且壞的程度可能要比經(jīng)常開車來得高。
過度保護汽車對于汽車來說反而是一種傷害,所以最后只能便宜了修理廠和4s店而已,這種行為在專家的眼中就是一種“窮人思維”。所以買了汽車之后,大家最好還是讓它物盡其用,我們的汽車就是一個機器,也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珍貴,只要平時做到定期保養(yǎng)就可以了。
朋友們你中招了嗎?
來源:車市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