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瑪莎拉蒂女醉駕案再度引起了社會關(guān)注。被告人譚明明家屬提出愿意支付457萬的賠償費,然而受害者家屬則拒絕接受賠償,表示:“只求判死刑,一分錢不要。”
案件回顧
說到這起案件,要從去年的7月3日說起,當(dāng)時醉酒后的譚明明駕駛瑪莎拉蒂連續(xù)和8輛車造成剮蹭之后逃逸,在逃逸過程當(dāng)中撞上一輛正在等紅燈的寶馬轎車,導(dǎo)致寶馬轎車上2人死亡,1人受傷,重傷的那名司機渾身大面積燒傷,為了治療,寶馬司機的家屬目前已經(jīng)花費400多萬元。
案件責(zé)任明確,為何遲遲沒有定案呢?
案件經(jīng)過了一年多的時間,為何卻一直遲遲沒有判下來呢?
此案有兩個關(guān)鍵點,事故當(dāng)時造成2人死亡1人重傷,因此,在受害者家庭中就出現(xiàn)了2種愿望。
1、死者家庭痛失親人,再加上肇事方對本案持有的態(tài)度,讓被害者家庭無法原諒,達不成諒解,他們拒絕一切賠償,只希望法院能判譚明明死刑。
2、傷者寶馬車司機,如今還在醫(yī)院接受治療,為了治病,家里賣掉了土地房產(chǎn),在走投無路下,他們更愿意譚明明家庭能夠賠償,即使放譚明明一條生路,他們也只能含淚接受。
因此,案件本身也就產(chǎn)生了矛盾,受害者之間也達不成共識,傷者家庭想要的是譚明明作出賠償,而死者家庭想要的是譚明明死刑,這也許正是法院至今未判的原因。
457萬賠償透露出什么信息?
賠償457萬為什么沒有獲得死者家屬諒解?甚至大部分網(wǎng)友都覺得她不值得被諒解呢?是死者家屬不缺錢嗎?是我們不夠?qū)捜輪�?真正原因是我們沒有從肇事者身上看到真正的懺悔。
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是457萬,不是一個整數(shù),不是300萬也不是500萬呢?因為這個數(shù)字它完全是一個精密計算得出的數(shù)字,是根據(jù)相關(guān)賠償標準計算出來的,不多不少,分成幾份。數(shù)字越是精細越能看出肇事一方主要考量的是自己的得失,而不是補償告慰別人的傷痛。
案件在去年的審理中,譚明明父母曾對受害者家庭提出苛刻條件,如果想要賠償就必須簽一份諒解書,放譚明明一條生路,如果堅持要譚明明死,他們會拒絕一切賠償,不能丟了性命還要賠錢。
因為譚家的態(tài)度,雙方鬧僵,據(jù)說譚明明父母還曾放出“豪言”:寧愿用3000萬走司法,也不會賠償一分錢�?梢姡厥抡咭环讲]有真正悔過之意,把受害者拖到心里對她最后的原諒都沒有了,是她自己把自己推到了死亡的邊緣。
那么,對于這次案件,譚明明會被判死刑嗎?
法律規(guī)定:
明知道酒后駕車違法,醉酒駕駛危害公共安全,卻無視法律依然醉酒駕車,特別是在肇事之后還駕車逃逸,造成重大傷亡的,其情節(jié)更為惡劣,應(yīng)該依法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
按照法律規(guī)定,可定刑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譚明明一案全部符合以上條件,她在醉駕肇事后逃逸,繼續(xù)駕車沖撞逃離現(xiàn)場,最終造成了2死1傷的嚴重后果。因此,在此案中,如果不能得到受害者家屬的諒解,譚明明被判死刑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在過去類似譚明明案例有很多,我們參考下
2009年,南京張某某醉駕連撞9名路人,導(dǎo)致5人死亡,被判無期徒刑。
2012年,上海一名黃姓男子因為醉駕,先與一輛出租車發(fā)生事故后逃逸,最終二次事故造成了3人死亡的嚴重后果,被執(zhí)行了死刑。
2018年,重慶的譚某某醉駕,導(dǎo)致2人死亡,被判死刑緩刑2年執(zhí)行。
這里對判決結(jié)果不想表達什么,希望輿論不要影響司法,相信法律的公正。也希望這個女司機或像女司機這類年輕富有的人能夠知道一個道理,錢買得到人的羨慕,但是買不到人的尊重,錢買得到別人的感情,但買不到同情,錢買得到好東西,但買不到好運氣。越成功者越要謙卑,越富有者越不能缺少克制。相信這個世界是正義的,不是有錢就可以為所欲為。
再次提醒大家,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拒絕酒駕,珍愛生命,保護自己,愛護他人,覺不報僥幸心里。
因為
你以為你是曹操,能煮酒論英雄;你以為你是李白,能酒后詩百篇;你以為你是趙匡胤,能杯酒釋兵權(quán);……
但其實,喝了酒之后,
你可能是這樣的
或者這樣的
酒后開車
你以為酒駕是這樣
但其實你可能是這樣
這樣
甚至這樣
莫貪杯!
你離交通事故也許就只差那一口酒!
莫僥幸!
你離獨守“鐵窗”也許就在這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