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更新于2020-07-10 11:22:42
1853
閱讀
2
回復(fù)
作者 | 大米兒

「一聽到她說那仨字,我就頭痛!」

朋友說,快被自己女兒急瘋了。

她去幼兒園接女兒放學(xué)時,正看到小伙伴拿鉛筆換女兒的小兔子棒棒糖。

女兒撅著嘴,一臉的不情愿。

「快點跟我交換呀!」那個孩子大聲地催促。

原以為女兒會搖頭,畢竟小兔子是她最喜歡的動物,沒想到,人家一催,她就默默地把糖遞過去了。


回家路上,看著女兒紅著眼、委屈巴巴的樣子,朋友氣不打一處來:不想交換,你可以說不呀!

女兒怯怯地回答:我不敢……

朋友說,這已經(jīng)不是她第一次說這仨字了。

每次別人提要求,甭管多不愿意,她從來都是點頭同意。告訴她自己不想做的事,可以拒絕,她都回答不敢……

「不敢不敢不敢……她怎么就這么膽!」朋友很是頭痛。


圖片來源:《阿甘正傳》

情愿獨自承受委屈,也不敢拒絕無理要求。這樣的孩子,常被人貼上包子、慫蛋、膽小鬼的標(biāo)簽。

然而,不敢說不,并非只是單純的膽小軟弱好欺負,不敢拒絕的背后,其實是不自信的心理在作祟。

父母的權(quán)威式言行,影響了孩子內(nèi)心的自信。

朋友的女兒之所以不敢拒絕小伙伴的要求,其實和她的嚴(yán)厲管教有關(guān)。

孩子想自己選衣服,朋友說「你懂什么,穿這件保暖,就穿這件」;

想和對門的小孩下樓玩,朋友說「那個小孩會帶壞你的,不許跟她玩」;

上了幾次圍棋課后,覺得不喜歡,不想上了。朋友說「錢都交了,不可以輕易放棄,繼續(xù)上!」


「可是……」每次孩子想解釋,都被一句「沒有那么多可是,必須聽我的」給壓了下去,次數(shù)多了,對媽媽的安排,她不再有任何異議,乖乖照做。

朋友曾經(jīng)很得意,覺得自己的養(yǎng)育很成功。

很快,問題來了。

女兒不再對媽媽說不,對別人,也同樣如此。只要對方表現(xiàn)得兇、嚴(yán)厲,她就立刻妥協(xié),哪怕對方是比她還要小的孩子。


圖片來源:《Sunny》

《PET》里說,父母擁有權(quán)威不是問題,使用權(quán)威才是問題。

迫于父母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嚴(yán)厲的表情和命令式的話語,孩子不得不聽話照做。

想法和感受得不到應(yīng)有的尊重,久而久之,孩子會認為是自己的想法不夠好,自己的感受不重要,或者自己哪里沒做好,才會被父母一再否決。

內(nèi)心的不自信便潛滋暗長。因而才有了面對別人的無理要求時,那一次次的「我不敢」。


圖片來源:《地球上的星星》

父母時常性的否定、打擊,是孩子不自信的根源所在。

《經(jīng)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中,尹真兒便是那個在生活和職場中都不敢拒絕的人。

和前男友分手了,即便不高興,也還是為沒帶現(xiàn)金的他付停車費;

公司聚會,即便內(nèi)心覺得無聊,仍然去參加,忍受男同事?lián)е约撼琛?/div>
即便十分討厭男上司,也還是同意和他去出差。

委曲求全的性格背后,是母親對她一貫的否定。


圖片來源:《經(jīng)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

當(dāng)真兒和男友有矛盾時,母親說:你上哪去找奎敏這樣的人啊,和這樣的人交往對你來說是撞大運啊,你就偷著樂吧;

知道女兒男友劈腿后,母親說:看看你的年紀(jì),差不多忍忍就過去了。

看到別人女兒結(jié)婚,自己女兒卻分手,她斥責(zé):你怎么每次都這么糟糕呢?

眼中只看到女兒的缺點,打擊她的話無論多傷人也脫口而出……

這種刀子嘴豆腐心的「愛」,讓女兒活成了不敢拒絕的討好型人格:美而不自知,強而不自信。

總覺得自己不夠好,不相信別人會無條件接納自己,覺得只有做出犧牲,才能換來接納。


圖片來源:《愛麗絲夢游仙境2》

教育家蒙特梭利說,一旦孩子內(nèi)心有自卑感,孩子的生活就會充滿沖突。而隨之出現(xiàn)的膽怯、退縮等不良個性,則會與孩子形影不離。

因為不自信,才會有各種各樣的顧慮,才會在面對別人的要求時,習(xí)慣隱忍著接受。

「要乖、要懂事,才是好孩子!

多數(shù)父母的好孩子教育法,讓孩子習(xí)慣了一味順從,不敢說不。

一位父親在女兒的婚禮上,對新郎說:「我今天就把我的女兒,交給你了。那么希望,到了你家以后,她能照顧好這個家,多干一些活,多做做飯!

女婿應(yīng)該如何對待女兒,兩人要如何相處,父親只字不提,只是在對自己女兒做單方面要求:做好家務(wù),照顧好家庭,這樣才是一個好妻子、好女人。

不難看出這位爸爸的教育理念:不管別人如何,你首先要做個乖孩子,要懂事,多為他人著想。


圖片來源:《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

這樣的教育下,也就不難理解,為何美麗優(yōu)秀的女兒,在被問及遇到情敵怎么辦時,她卻回答:「我能怎么辦,我只能好好表現(xiàn)自己!苟诶瞎鲕墪r,她更是很快便選擇了原諒。

父母的教育理念已深深扎根在她心中,讓她習(xí)慣了做個懂事的孩子,習(xí)慣了妥協(xié)、順從。

懂事沒有錯,與人為善也沒有錯,但是委屈自己的懂事和善良,孩子不該有。


圖片來源:《Sunny》

心理學(xué)上說,孩子的自信,對自己作為一個人的價值的肯定,從根本上講是來自父母無條件的愛。

馬伊琍曾在直播中提到,因為自己的嚴(yán)厲管教,女兒變成了一個習(xí)慣于屈從強硬方式、不敢說不的小孩。

只要媽媽聲音大一點,或者表情嚴(yán)肅一點,她就會說「媽媽我錯了,我再也不敢了」。

玩過家家游戲,別的小朋友總讓她當(dāng)寶寶,即便很委屈,她也不敢拒絕。


馬伊琍很快意識到了問題所在。

她開始放下家長的權(quán)威,放下以往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和女兒平和的溝通,鼓勵她說出自己的想法。而在之后和女兒的相處中,她也不再使用命令式的口氣和粗暴式的要求。

令人欣慰的是,2個月后,面對不合理要求,女兒終于對小伙伴說出了「我不愿意」。


圖片來源:《小黃人大眼萌》

魯迅認為,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三個方面是:

給我理解、視我平等、讓我自立。

正是平等的交流、對孩子想法及感受的尊重和理解,才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自信才悄悄回歸心田。

才有了那句珍貴的「我不愿意」。

正如心理學(xué)家李雪所說:愛孩子,應(yīng)該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愛整個的他,本真的他。給他肯定、鼓勵和包容,讓他感受到平等和尊重。

如此,內(nèi)心充滿愛的小孩,才能有做自己的底氣,才能在面對無理要求時,自信地喊出「不」。

親愛的父母,想要孩子活得自信又快樂,那就像《單純的孩子》里寫的那樣養(yǎng)育孩子吧:

不要教他太多事,

不要說他太多不是,

不要讓你的無知,

驚動他的心思。

- End -

作者:大米兒,4歲吃貨小猴子的吃貨媽媽,關(guān)注家庭、育兒成長話題,和孩子一起快樂成長。部分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

來源:凱叔講故事
  • 人贊過
查看更多
相關(guān)推薦
回復(fù)(2)
V16
勛章 勛章
發(fā)表于2018-10-23 18:50:44

我小時候就膽子小 然后被人欺負
V14
勛章 勛章
發(fā)表于2018-10-31 19:02:26

懂得拒絕,很重要,不要老是別人說什么就做什么,很容易被欺負

快速回帖 使用(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表情
新用戶注冊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