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擔心孩子寒假在家天天睡懶覺玩手機,不做作業(yè)不學習,養(yǎng)成一堆壞毛病,等到開學又很難收心。
其實,假期也是培養(yǎng)孩子好習慣的最佳時期,因為沒有功課的壓力,爸爸媽媽也可以更耐心。
壞毛病 一:趕作業(yè)
很多孩子一放假就放開了玩兒,作業(yè)早就忘到了九霄云外。一天拖一天,明日復明日,逼得媽媽們在后面三令五催,眼看著假期要結(jié)束了才開始著急,一天補5、6篇日記,終于在開學前一天趕完了作業(yè),質(zhì)量卻不敢恭維。
請養(yǎng)成計劃的習慣
建議大家一定讓孩子自己做計劃。剛開始計劃可能不合理,但孩子自己做的,會更愿意堅持。
而父母的作用,是引導和支持:
計劃實施前,引導孩子:“要保證既玩好,又學好,你可以怎么做計劃?”
計劃實施中,提醒孩子:“你的計劃實行的怎么樣了?需要幫助嗎?”
假期結(jié)束后,問問孩子:“你覺得這次的計劃合適嗎,下次需要調(diào)整嗎?”
最后提醒大家:做計劃,是為了能完成,一定要符合孩子的情況和能力。有些孩子每小時都排的滿滿的,但是堅持很難,幾天做不到就會泄氣。
還有些孩子,平時就是作業(yè)困難戶,不要指望一個假期就能脫胎換骨。計劃一定要簡單,哪怕做到一點,也真心鼓勵,才能逐漸進步。
壞毛病二:學習不動腦子
很多孩子學習不動腦子,天天在書桌前但是不出效果。比如復習,就把每個課本從頭到尾看一遍,比如做題,就整套整套的做卷子,不能說沒有效果,但是效率太低。
請養(yǎng)成思考的習慣
勤奮不代表苦學,傻學,而是要動腦子。我們需要引導孩子去思考怎么才能高效率地學習,把時間花在刀刃上。
建立知識的框架——大綱比具體點更重要
引導孩子關注知識大綱,在大腦中建立知識的框架,這會幫助孩子清楚知道都有哪些知識點,每個知識點之間的關系。這個能力對于中學生尤其重要。
思考自己的弱點——錯題比對題更重要
當孩子心里知道都有什么知識點,就更容易去思考哪里知識點是自己的弱點,然后針對性的查缺補漏。掌握的題目類型就不用重復做。
養(yǎng)成解題的思維——思路比答案更重要
參考答案不是用來抄的,而是用來思考的。為什么答案是這樣,為什么要按這樣的步驟,背后的思路是什么,有什么答題的規(guī)律。想清楚這些,才能舉一反三,以不變應萬變。
壞毛病三:太磨蹭
磨蹭、拖拉、不專心是家長最頭痛的問題,假期是改變的最好時機,因為沒有功課的壓力,一方面,家長能更加平心靜氣;另一方面,孩子也有更充足的時間每天練習。
請養(yǎng)成專心的習慣
還是那句話,如果孩子平時很磨蹭,別指望他一個假期就能脫胎換骨。
但是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第一步,定目標。讓孩子想一想,最想在哪方面取得進步,比如背英語單詞,或是寫好作文,或是復習數(shù)學錯題,就把這點作為自己的目標。
第二步,每天練習。定完目標后,就練習在一段時間內(nèi)專心做這件事,比如專心背單詞或是做以前的錯題。練習的時長要符合孩子的情況,有的孩子可以堅持20分鐘,但有的孩子只能堅持10分鐘。
第三步,強化信心。別嫌孩子離理想狀態(tài)還很遠,而是關注孩子哪怕一點點的進步。多問問孩子:你做到的時候是什么感受?一定很開心很有成就感吧!不斷強化孩子“我能行”的感受,孩子就真的能做到。
壞毛病四:玩手機
寒假沒有課業(yè)壓力,成天在家,孩子更容易迷戀手機。除了睡覺吃飯,就抱著個手機,答應的好好的只玩兩個小時,根本做不到。除了玩手機,什么都不想做。為了手機,爸媽和孩子總是沖突。
請養(yǎng)成閱讀和運動的習慣
閱讀和運動絕對是成本最低,但最有效地提升孩子綜合能力的方式。
閱讀,能帶給孩子更大的世界,是孩子智力發(fā)展的無限延展。“大量閱讀”應該被提升到家庭教育的戰(zhàn)略地位,而不只是錦上添花的課余的愛好而已。
平時,家長總是抱怨孩子作業(yè)太多,沒時間看課外書。寒假來了,一定要抓住機會,讓孩子多看幾本書。
運動,是最被父母低估的教育方法。
研究表明,運動能明顯改善孩子的注意力、自控力,和長期記憶力。鼓勵孩子堅持運動,對于孩子整體的精神、學習狀態(tài)都會有明顯的改善。
所以,不妨趁這個假期,我們也放下手機,陪孩子一起閱讀和運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