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更新于2023-07-11 16:38:50 IP歸屬地:浙江
62874
閱讀
1
回復
看《消失的她》是一件很燒腦又很容易讓人必須一探究竟的事。

“反轉”卻如緊扣在人心頭的執(zhí)念,在觀看時似乎每分每秒都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

所以“看山不是山”比“撥開云霧見青天”更能表達我對《消失的她》的印象:

看完這部電影,我在40度的北京感到一絲刺骨涼意
當一個男人糾結在妻子失蹤后的某天清晨,一個睡在他身邊的陌生女人卻口口聲聲說自己就是他的妻子時,盡管身為觀眾我知道這一切并不簡單,可當我看到男人試圖在辯駁每一個細節(jié)的時候都被堪稱完美的“事實”駁倒時,我又誤以為我在看一個臆想的精神病人的妄語。

因此陳思誠再度打造一部懸疑犯罪片時,我發(fā)現他通過電影表達的細節(jié),包括人物的情感沖突與人性的糾結矛盾更加讓人心生嘆息又……細思極恐。

我相信其他觀眾在觀看這部電影時也容易將自己代入到一個撲朔迷離的故事中,在真相大白后感受到的是除了謎案勘破的恍然大悟后,更多的是對人性的嘆息。

另外,朱一龍是個可塑性很強的演員,我認為他在《消失的她》中的表演可拿滿分。拜故事所賜,影片開始后他給予我一種悲情男人的深刻印象,事實上即便到影片結束,“悲情”還是這個角色的人生注釋,只是意義大不相同。

好故事、好演員,都是今年端午讓觀眾值得去影院一探究竟的理由。


作為一部懸疑犯罪片,顯然故事的前半段和后半段分別從不同的視角切入解讀,前半段是男主何非(朱一龍 飾)面對妻子失蹤的驚慌無措,還有“鳩占鵲巢”的憤怒失控。

他在努力尋找答案:

看完這部電影,我在40度的北京感到一絲刺骨涼意
我的妻子去哪兒了?

這個問題看似無解,至少在故事臨近結束前,我看到這個男人一直詢天問地,他恨不得把一個度假勝地整個翻過來找一遍。人們都以為他精神不正常,因為他身邊明明有一個明艷動人的女人李木子(文詠珊 飾),女人說“我就是你的妻子”,還被他失態(tài)的舉動弄得欲哭無淚。

看完這部電影,我在40度的北京感到一絲刺骨涼意
大家都以為他瘋了,包括我在內也以為何非只是陷入了某種“穿越”式的恍惚,警察鄭成(杜江 飾)說“你再鬧我可就不客氣了”,律師陳麥(倪妮 飾)說“你到底還有什么瞞著我?”

警方對流于表面的事實顯而易見,因此包括警方在內的很多人,如酒店經理、服務員等都認為這個不幸的男人在某一天早上起來后忽然瘋了。

看完這部電影,我在40度的北京感到一絲刺骨涼意
不要忘了,故事的發(fā)生地在海外,對于度假至此的一對中國夫妻而言,人生地不熟,詭異的錯覺更讓他們在外人眼中不過是一對不幸的愛人。此時“妻子”因為丈夫的失態(tài)更加楚楚可憐,人們有義務幫助這對不幸的人。

可在何非眼中,這個世界似乎一夜之間變得不正常了,尤其在自己妻子“失蹤”后,所有人都說他瘋了,明明妻子在身邊卻說“我的愛人不見了”。

男人努力地尋找一切能夠找到的見證,從書店到咖啡廳,從酒保到服務員,然而每當他找到一處自以為有力的證據時,“妻子”都能用有力的事實駁倒他。于是在外人看來,男人“瘋了”才是事實。

這種把故事設置在海外的孤獨感于觀看時格外強烈,因為沒有人能幫到這個可憐的男人。通過他尋求律師陳麥的幫助并口述自己與妻子相識相知相戀的過程還可以看到他與妻子巨大的身份差異——

他們的相遇本就充滿了巧合與必然,妻子身邊沒有人看好這段感情,律師陳麥才一遍又一遍地問他:

“你到底還有什么瞞著我?”

看完這部電影,我在40度的北京感到一絲刺骨涼意
何非的敘述中處處透露著窘迫,仿佛“愛就像藍天白云晴空萬里忽然暴風雨”一般,在“暴雨”中,律師陳麥與這個無助的男人還要經歷詭異的跟蹤與追殺,似乎妻子的“失蹤”背后潛藏著一個巨大的秘密,讓他們面對謎團無處下手解開。


以陳麥的視角看待男人的困惑同樣令她摸不著頭腦:

她試圖抽絲剝繭一般地解讀男人的婚姻和感情,幫助男人尋找“消失的她”。

這種女性視角下細微的觀察力讓她逐漸了解男人的處境——

人海茫茫偶遇歸屬,萬里迢迢只為彌補。

仿佛在男人遺失的記憶中,妻子對他的一切溫存和鼓勵都是他活下去的動力。

男人眼下經歷的所有事情都顯得莫名其妙又匪夷所思,大家都說忽然出現的李木子是他的妻子,所有證據都顯示這個女人真的就是他的妻子�?赡腥似缚诜裾J,他說“我的妻子是個很溫柔的女人,她對我很好”,他認為他很了解自己的妻子,奇怪的是這個女人身上也同樣有著男人口中的特征。

那么面對失去妻子的丈夫時,陳麥心中也在起疑:

她不像在演戲,他也不像在演戲。

那到底誰在編故事呢?

又或者說——

誰才是“消失”的那個人?

看完這部電影,我在40度的北京感到一絲刺骨涼意
《消失的她》在故事的進程中其實也在詮釋一個潛伏的問題:

愛情的初衷和漸進時,人性也是必須估量并充滿變數的部分。身邊的“愛人”是否早已“消失”只是自己并未體察到,甚至對方也未曾體察到在一段婚姻中原本存在的自己早已“消失”,失去了作為家庭支撐的合理存在。

隨著故事的發(fā)展,我們能從中窺見許多關于人性的思考,在一個撲朔迷離的失蹤案件中,陳麥看得見何非百折不撓地尋找妻子的行蹤,也看得見他在面對危險時展示的勇敢氣魄,更看得見他決心一定要讓事情水落石出的恒心和毅力。

這些都構建出百轉千折的看點,也能讓觀眾在得見真相后嗟嘆:

眼前看到的未必是真相,或者所見的努力和勇敢其實有多種解讀。

看完這部電影,我在40度的北京感到一絲刺骨涼意
如律師陳麥的智慧,如丈夫何非的執(zhí)著。

他們在遇到李木子的坦率和囂張時反應各不相同,唯有出乎意料的反轉才能解釋妻子“失蹤”后各自的反應,但他們都符合邏輯,也符合人性的真實。


“她去哪兒了?”

是電影一開始就拋出的問題,陳思誠用一個現實發(fā)生過的真實事件延展出一樁迷案背后存在的社會現象,其中有反轉,還有逆襲。

包括人生進階的逆襲和試圖反抗的逆襲。

從某一種視角看,“逆襲”存在積極的意義,只是“逆襲”的結果令人嗟嘆。盡管我不愿意見到人性丑惡的一面,但影片中處于深海某個角落里的“心喪大于身死”的震撼讓我的心情久久難以平復:

用溫柔詮釋殘酷,用美麗解讀“失蹤”。

這是《消失的她》給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看完這部電影,我在40度的北京感到一絲刺骨涼意
何非緩緩道來他與妻子的幸福,陳麥聽著,心中早已了然。觀眾看著,每步都是嘆息。

在深海中仰望一種宛如浩瀚星空的美固然是一種視覺上的享受,然而如果代價極其慘痛的話,可能故事留給我的記憶只是遺憾:

兇頑的心遇見柔軟并不會被感化,相反,人性之惡對情感產生的糾纏和決然更加真實也聳人聽聞。

所以我認為《消失的她》更深邃的意義不是故事本身,也不是讓觀眾持續(xù)期待謎團解開的迫切感受,而是當真相呈現出來后,我對感情中深藏的利害和人性的偏執(zhí)的震撼。

就像我跟隨何非的痛苦被代入其中后發(fā)出的欲哭無淚的失控情緒,看似頹唐,其實同樣也是“心喪大于身死”的絕望。

其實當你看完這部電影后,就會明白我說的“心喪大于身死”對于故事中的所有人的定語。

即便在懸疑題材電影中,這種仰望“深海星空”的另類美感也是一種經典的鏡頭語言:

“她去哪兒了?”

“她在你心底。”

“她消失了嗎?”

“不,她永遠留在了你的記憶中。”

《消失的她》,值得讓你去影院探尋人心深處掩藏至深的遺憾。

看完這部電影,我在40度的北京感到一絲刺骨涼意
來源:鳳凰網娛樂
  • 人贊過
查看更多
相關推薦
回復(1)
V10 發(fā)表于2023-07-11 16:38:50 IP歸屬地:浙江

一般吧。一西班牙有部電影很像

快速回帖 使用(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表情
新用戶注冊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