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河西走廊的東端,東臨省會蘭州,西通金昌,南依祁連山,北接騰格里沙漠。古稱涼州,歷史上曾經(jīng)是著名的“絲綢之路”要沖,更是歷來兵家必爭之地,無論是漢武帝西出追擊匈奴的前進基地,還是西夏李元昊突襲敦煌的大本營。在這里有雷臺漢墓、大云寺、鳩摩羅什寺、百塔寺等在中國歷史上有著特殊意義的景點。
一早抵達武威的西大街入住如家后,走到勤儉巷去解決早飯的問題,早飯過后立刻前往文廟。在這座全面禁止煙火的古建筑內(nèi),工作人員在悠閑地抽煙喝茶玩手機。在這里給筆者的感覺是為了圈錢而維護的一個博物館。文物維護的還算到位,但是各種的假大空交織在一起。如果沒去過的朋友完全可以忽略這個景點了。
在文廟一街之隔的西夏博物館,反而更吸引筆者。作為中國歷史上最不應(yīng)該出現(xiàn)的一個朝代和一種文化,西夏過和西夏文字處處透露出一種雞賊和大愚若智。在公元881年(唐帝國時期)由黨項人在夏州建立的分裂割據(jù)勢力,在被冊封后成為定難節(jié)度使時代割據(jù)。
大云寺為東晉十六國涼州牧張?zhí)戾a升平之年所建造。唐武則天天授元年(690),天下諸州各置大云經(jīng),遂稱大云寺.解放后,文物部門從別外搬遷來火神殿、春秋閣等古建筑,與古鐘樓組成今日大云寺規(guī)�!,F(xiàn)在的大云寺的火神殿則已經(jīng)成為神棍半仙兒們的利潤增長點的固定場所。
門口的這對石獅子受風水雨打1千多年,已經(jīng)是傷痕累累。而他們才是見證大云寺歷史變遷、未來發(fā)展的最好見證者
筆者原本計劃午飯則省去太多的麻煩,或許開封菜或許麥德勞等快餐,但是最終還是沒能抵御美食的誘惑-邱家行面
三套車是行面、臘肉、茯茶的統(tǒng)稱,是最受武威歡迎的套餐組合。
下午的行程第一站雷臺。
被郭沫若命名的中國之瑰寶的馬踏飛燕正是出土于雷臺漢墓。真品先存放在甘肅省博物館。
雷臺漢墓是“守張掖長張君”之墓,約在公元186-219年之間。 雷臺漢墓磚混結(jié)構(gòu),靠的是精確的計算和施工,現(xiàn)將漢墓內(nèi)搭建骨架,然后層層搭上墓磚采用地方頂園風格,磚墓所有的重量全部被分散至四角,但力矩最中點就是墓頂?shù)亩ㄐ霓D(zhuǎn)。如果定心轉(zhuǎn)取下全墓室將瞬間倒塌。在雷臺漢墓出土的所有真品都存放于甘肅博物館,而早在1400年前這座漢墓就被盜取,手藝人們將盜洞打在主墓室墓墻側(cè)面,繞過去了墓道和定心磚避免了被機關(guān)所傷及對定心磚的傷害。成功盜取無數(shù)珍奇寶藏
武威的午后溫度還是很舒服的至少沒有北京的38度那么邪惡。
在西北幾乎每天都要開空調(diào),而為發(fā)動機艙散熱則尤為重要,盡管耽誤些時間還是要這么做的。
全天游覽最后一個景點距離武威市區(qū)20公里的百塔寺。
白塔寺,藏語稱作謝爾智白代,即東部幻化寺,為藏傳佛教涼州四寺(白塔寺、蓮花山寺、海藏寺、金塔寺)之一行至此對西北的美食已經(jīng)有些了解,作為一天中最為重要的晚餐,筆者更是極其看重。在雷臺游覽的時候聽工作人員說秦記羊肉館是武威很出名特色菜館,以做羊肉而著名。色香味異性全具備的這頓晚餐,費用也是不便宜了,羊排70一斤,黃燜牛肉48一 份、百合28元、米皮18元。要是按照這個狀態(tài)吃下去,估計筆者就要提前回家了。
而接下來的張掖段則更加有意思,·奪匈奴的焉支山,明代的古長城、丹霞地貌,不僅有天然景色,更有耐人尋味的歷史遺址。
從武威繼續(xù)走G30前往張掖。筆者從武威往張掖開,海南的香蕉運往新疆,新疆的哈密瓜運往東北,這就是中國物流的NB之處。而且全部運輸周期不超過4天。
到了張掖!
在張掖的電力酒店辦理了入住手續(xù)后 第一時間開往焉支山。
4塊錢起步的出租車,不過看輪轂應(yīng)該是新款的BYD F3。采用1.5反制式發(fā)動機。
歷盡千辛萬苦(走錯了路線)終于抵達!焉支山:隋大業(yè)5年(609年),隋煬帝西行時,登此山謁見西域27國使臣,甘、涼州府派仕女歌舞隊在路口朝迎,史書多有記載。唐代詩人李白在此留下"雖居焉支山,不到溯雪寒"的絕句,也使焉支山名揚華夏。
功夫不負苦心人,在某個連電子地圖都沒有標注出來的小山村外圍,看到了曾經(jīng)威武雄壯,現(xiàn)今已經(jīng)破敗不堪的長城烽火臺。
到了山坡頂上,問過老鄉(xiāng)后找到了一個可以停車的地方,但是發(fā)現(xiàn)土質(zhì)松軟。
走高速或許可以用最短的時間抵達目的,但是卻喪失了看最原汁原味特色風景的好時機。
無處不在的長城。
甘州市場的小吃攤,在這里筆者吃到了一碗令人黯然神傷的清湯牛肉。
筆者只是對杏皮茶感興趣。
帶著一絲留戀完成了一天的行程。而大佛寺和著名的丹霞地貌則交給明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