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街知道庾村這個地方還是因為朋友圈里的照片,在網上搜索莫干山,跳出來的幾乎都是民宿,第一次看到這個地方,讓我大為驚訝,莫干山居然還有這么好看的地方,當時的我以為莫干山除了民宿和那座莫干山,就沒有什么好玩的地方,趁著參加朋友的婚禮就順道過來了,國慶期間居然沒有人擠人,實在太驚喜,不過大部分都是自駕過來的,停車成了問題,政府居然把辦公樓都免費對外開放停車,真的非常值得一贊。

路邊的指示牌,都很復古的感覺,兩旁街道的居民樓、商店都是民國風的樣子,這里和德清市區(qū)完全是兩種不同的風格,車子開到一半,初秋伴著陽光藍天,兩旁的數目就像是讓人走進了童話世界里,有點點的不真實。
唐代大詩人杜甫曾有詩句:“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筆意縱橫。”詩中的“庾信”,是南北朝時期的大文學家,而這一文脈又可以上溯到庾信的祖先。庾信出身于一個“七世舉秀才”“五代有文集”的家庭,為東晉時期文學家庾闡的后人。他的祖父庾易,才高八斗,卻隱居不仕; 父親庾肩吾,曾在南梁為官,是當時著名文學家。庾氏家族一脈曾聚居于此地,庾村也因此而得名。

最近有點迷上了拍街景,以前總覺得畫面里沒有人更好一些,現在只要不是人山人海,總是能夠拍出一些好看的照片,人文氣息更重一些,也可以讓照片更自然好看。
但是作為莫干山的門戶,多少年來卻因為它的內斂和低調,一直被人忽略,許多到莫干山旅游的人都會與它擦肩而過,在這里沒有被完全開發(fā)出來之前,很少有人停下匆匆的腳步,細細打量一下這個不起眼的地方,聽它講述自己的歲月故事。

這里就是庾村老車站。這座有著近百年歷史的老建筑,建于1929年,是上世紀三十年代原武康縣的三大車站之一,到 莫干山 的人們幾乎都會在這里下車,在庾村歇腳,F在,這個老車站已經開辟為“莫干山交通歷史館”,這個稱謂和命名,表明了庾村和莫干山的深切關系。展館展示了1990年以來從上海到莫干山的交通變遷,涵蓋珍貴的圖片、歷史文獻等資料,是個值得去看一看的好地方。在這里你會發(fā)現,在百年前交通極為落后情況下,莫干山卻依然成為令人向往的風景勝地。




民宿里的手作時光
一直很喜歡做手工,之前在網上認識了一個小姐姐,看她曬的胸針,花瓶,做的特別的好看,這次來之前特意聯系了她,第一次見面,卻有點一見如故的熟悉感,小小的工作室,像極了日系小花園,各種新鮮的花,干花,用花裝點的手工藝品。一下子掉進了花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