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巴洛克風格的街道,耳聽教堂的鐘聲,有點兒像歐洲?錯了錯了,這里是哈(hǎ)市!無論是異國風情、歷史文化還是吃喝玩樂,
哈爾濱似乎能滿足你對冬日旅行的所有期待。大雪已經下起,
優(yōu)惠正在路上,冰雪節(jié)即將拉開帷幕,馬上就是出發(fā)的最好時機了。這座城市有啥好看的?今天就先帶你去瞅瞅~

無須任何標簽,哈爾濱本身就是大牌,她可以是一瓶啤酒、一份甜點或者一個
冰雪大世界。這個內外兼修的城市,總是那么了解熱愛吃喝玩樂的旅行者。
冬季似乎是最好的季節(jié),每年此時都有無數游人前仆后繼地來這里挨凍,在零下30攝氏度的雪地里盡情撒野的同時還不忘嚼一根
馬迭爾雪糕。今年哈市文旅局還將在冰雪季推出
“史上最高”政府補貼,來哈游客只要在合作線上平臺上預訂來哈的住宿酒店、景區(qū)門票、旅游線路等,均能享受滿減權益。

但這里卻不止步于吃喝玩樂。曾經沉重的歷史給這里留下了遍地的印記,城外的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城內的多國移民文化,從繁華的道里轉戰(zhàn)到市井滄桑的老道外,哈爾濱的今時昨日就在轉瞬之間。要是愿意排除萬難親歷一棟棟原汁原味的歐式建筑,所謂“東方莫斯科”的標簽也會隨著你對她的耐心深入而不斷刷新。
# 季節(jié)特別推薦 # - 哈爾濱國際冰雪節(jié) -

在中國最負盛名的冰雪節(jié)中,哈爾濱搖身一變成為夢幻冰城,兆麟公園冰燈、太陽島雪雕、冰雪大世界三大會場競相綻放、魔力十足。冰宮殿、冰滑梯、冰上萬人迪斯科......無不展示著東北人的智慧與活力。
本屆冰雪節(jié)預計將于
2021年1月5日開幕,會期持續(xù)一個月左右。往年在跨年之夜還會有煙花表演�?蓮奈⑿殴娞�“哈爾濱市旅游發(fā)展委員會”上獲得準確信息。

如果這個冬天你沒機會造訪,也不用擔心。著名的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全新打造了室內場館,夏季來到哈爾濱,冰城、夏都的穿梭從此只是一門之隔。

龐大的室內場館以充滿童話色彩的大型冰雕為主,俄羅斯城堡、瘋狂動物城、極地探險等主題區(qū)域,加上小火車、冰滑梯、冰上碰碰車等娛樂項目,會讓小孩子和大孩子都興奮不已。園內提供免費的棉服、鞋套,以及儲物箱。*冰雪大世界門票票價將在冰雪季期間實行3.5折,原價290元,折后價100元,詳情以景區(qū)公告為準。
- 亞布力滑雪度假區(qū) -
作為中國開放最早、名氣也最大的滑雪區(qū),亞布力的硬件設施堪稱國際一流�;﹫鏊诘纳降貫樾∨d安嶺支脈。始建于20世紀80年代的亞布力風車山莊滑雪場最初僅供中國滑雪隊運動員集訓使用,因舉辦了1996年亞洲冬季運動會而廣為人知。

目前亞布力滑雪度假區(qū)內有多家滑雪場,硬件設施最好的陽光度假村滑雪場由風車山莊改造而成,有適合初級到中高級水平的各種滑道,以及為玩雪而來的各種娛樂項目,比如驚險的亞洲第一滑道、馬爬犁等。

另外,還有比較老牌的新體委滑雪場。滑雪的價格一般按照2小時、半天、全天計算,價格包含雪具和索道,但諸如雪服、頭盔、雪鏡等都需另外租用,收費標準可以在官網上查詢到。
# 假裝身在俄羅斯 # - 中央大街 -
乍看之下這里和中國各地的步行街并沒有區(qū)別,而細探沿街林立的歷史建筑才是這條街區(qū)別于任何一條步行街的關鍵。
中央大街舊名中國大街,因修筑中東鐵路的中國勞工在此居住而得名。1907年哈爾濱開埠通商,俄國的猶太商人最先嗅到商機,在這里開設了秋林、馬迭爾等第一批商號,隨之各國僑民也紛紛帶著各自的洋貨入駐了這條商業(yè)街。
如今這里繁華依舊,店家早已數度更換,留下的是七十多棟風格各異的老洋樓。建筑愛好者可以根據保護牌一一探索,攝影愛好者則可以在各種異國情調的建筑前,來一張“假裝在歐洲”的旅行照片。
雪后晴日或者華燈初上是中央大街最美妙的時段,夏季經常有街頭音樂演出,熱情的弗拉明戈或者歡快的手風琴讓人回想起哈爾濱作為遠東著名交響樂城的輝煌過去。最具人氣的幾家俄餐老店也聚集在此,引領你的味蕾直抵俄羅斯。
· 世界人民的中央大街 ·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哈爾濱并不是用“俄羅斯風情”就可以簡單概括的。以中央大街為中軸的東西兩側街道上,曾居住過東北亞和中亞的多國多族居民。中央大街西側,與之平行的通江街舊名炮隊街,和中央大街同為
猶太人聚居地,這條街也曾是猶太社區(qū)機構的集中地,猶太新會堂、猶太老會堂和醫(yī)院的舊址都在這條街沿線。通江街西側的高誼街因曾駐有哥薩克騎兵軍而有舊名
哥薩克街。其與紅霞街的交叉口現存一座
韃靼清真寺,曾是在哈韃靼人的社區(qū)中心。中央大街東側,街道皆用“西”字開頭(尚志大街以西),從西頭道街到西十六道街,其中西六道街曾居有日僑,有舊名
日本街;西七道街因東蒙哲里木盟扎莎克圖旗曾在此設辦事處而有舊名
蒙古街;西八道街有舊名
高麗街,曾是朝鮮人聚集地。
- 圣·索菲亞教堂 -

圣·索菲亞教堂是哈爾濱的標志之一,也是目前哈爾濱最精美的歷史建筑。教堂建于1932年,曾是遠東最大的東正教堂。停用后做過倉庫,直到1997年才修復成了目前的樣貌。
但由于歷史原因,整座教堂內部已經被拆除一空,除了斑駁的墻繪和復原的吊燈之外,并不能尋找到任何教堂的原貌�,F填充其內的是哈爾濱市建筑藝術博物館,展品多為圖文資料。要是對建筑感興趣,倒可借此信息按圖索驥尋找那些老房子。
教堂的廣場上時常有各種演出,包括室外管弦樂隊表演,夜里亮燈時更是美輪美奐。從中央大街順西十二道街往東步行5分鐘即可到達這里。
*教堂已于11.27修繕完畢并重新對外開放,游客或市民在建筑藝術館門前掃碼預約后,即可免費進入參觀。
- 斯大林公園 -公園位于中央大街的盡頭,緊鄰松花江,在市民口中被直接稱為“江邊”。在哈市開埠初期,這里是沿江鐵路站點所在,旁邊是松花江碼頭。1957年哈爾濱遭遇特大洪水,公園正中央的防洪紀念塔正是為了這次抗洪行動而建的。

西側建于1927年的江上俱樂部和建于1930年的江畔餐廳雖然鮮艷嶄新,但卻是實在的俄羅斯風格老建筑,曾經在與哈爾濱有關的影視劇中多次出境。冬季江面封凍后,公園內會舉辦一些冰雪主題活動,公園對面的江面上也會用冰塊建起一座可以玩冰上游戲的“冰雪歡樂谷”。
- 中華巴洛克街區(qū) -
現在,被南勛街與靖宇街南北包圍,西起純化街、東至南四道街的四條街被改造為中華巴洛克街區(qū)。南二道街被打造成“美食一條街”,聚集了不少百年老店;南三道街則成為“民俗風情步行街”,已經頗為景區(qū)化。

整個區(qū)域中有不少歷史保護建筑值得探尋,不妨先去老道外游客中心拿一份地圖挨個造訪。除此之外,從頭道街至九道街散落著不少美麗的歷史建筑,如純化醫(yī)院、老鼎豐和亨得利鐘表眼鏡店等,都是老道外歷史的美麗烙印。

· 什么叫“中華巴洛克”? ·道外的建筑風格被稱作“中華巴洛克”。簡單從字面理解也就是
具有中國特色的巴洛克風格建筑。20世紀20年代,資本充足的華商們開始在道外置地,受道里熱烈華麗的巴洛克建筑影響,他們也將這些浮夸的尖塔、穹頂、浮雕、愛奧尼克立柱照搬到自己的商號上。但若要細看浮雕的裝飾圖樣,蝙蝠、葡萄、牡丹、銅錢等中式元素一樣不落。并且在這個“洋裝”之下還填充著“中國心”,迎合“前店后宅”的功用,內院為獨特的雙層四合院結構,被稱為“圈樓”。
· 漫步感受俄式風情 · 起點:哈爾濱鐵路博物館
終點:哈爾濱鐵路局
距離:約2公里;需時:1小時(不含游覽時間)
出①哈爾濱鐵路博物館轉入耀景街,街內22號有兩棟荒廢的俄羅斯風格的大樓,這里曾經是②蘇聯駐哈爾濱總領事館。與耀景街交叉的聯發(fā)街上,64號的深幽別墅是③中東鐵路局副局長阿法納西耶夫官邸。
順著聯發(fā)街繼續(xù)向前,向左拐入公司街,59號有個容易被忽略的灰色建筑,這里是哈爾濱工業(yè)大學1920年建校時最老的校舍,如今翻新成為④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博物館,講述了哈工大輝煌的校史,有志愿學生在此認真細致地進行講解。向前幾步的對街78號是⑤中東鐵路高級官員住宅,現在內部改造成了78號老洋房咖啡餐廳,可以歇腳。
之后回到西大直街,右側一棟高大挺拔的建筑一定會吸引你的注意力,它是設計師斯維利朵夫1955年的作品,折衷主義風格,磚混結構,曾經是⑥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土木系教學樓。沿海城街再次轉入聯發(fā)街,盡頭的⑦南崗展覽館是幢充滿現代感的別墅,同為中東鐵路高級職員住宅,館內以展示南崗區(qū)變遷的老照片為主,內容并不多,可迅速瀏覽。展館對面廢棄的俄羅斯風格建筑原為中東鐵路職工住宅,解放戰(zhàn)爭時期曾是東北民主聯軍首長的住所。
回到西大直街后,過馬路迎面可見的是
⑧沙俄外阿穆爾軍區(qū)司令部,左轉沿街前行,經過東省鐵路督辦公署舊址,便能看到氣派的
⑨哈爾濱鐵路局。這棟最神秘的建筑原為中東鐵路管理局,歷史上曾經四次失火,但由于堅實的石頭材料而存留下來。大樓有著私密的內部通道、獨立的水塔和供暖系統(tǒng),往來皆為機關政要,至今只能在外遠望。
# 歷史文化老哈埠 # -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 -
1938年,偽滿洲國在哈爾濱市下轄的平房區(qū)建立了特別軍事區(qū),惡名昭著的七三一部隊就在此進行人體細菌試驗。1945年8月日本戰(zhàn)敗,實驗基地被日本自行炸毀。萬幸這個歷史罪證在中國大地的變遷中保留了下來,目前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還能看到殘存的樓基、鍋爐房遺址、動力班剩下的兩個煙囪,以及當時單獨開辟的鐵路。

曾經至少3000人在此經歷了慘絕人寰的人體實驗并最后化為青煙,同處的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用復原場景和大量證物揭示了這一人類歷史上的暴行,電影《黑太陽731》中的所有令人毛骨悚然的情節(jié)會真真切切地展現在你眼前。這個沉痛而嚴謹的陳列館值得你專程前來,并花上半天的時間慢慢回顧歷史。
- 蕭紅紀念館和故居 -
故鄉(xiāng)對蕭紅的深情從這座紀念館中可以看出,雖然蕭紅本人的實物不多,但館內的圖文資料卻非常詳盡細致。東側的蕭紅故居除了是蕭紅年幼時生活過的居所,這座典型的關東老宅院也值得一看,雖然除正房外的房屋都是2007年重修的,但建筑格局依然完整。如果你熟悉《呼蘭河傳》,書中所提到的二伯的房間、采果子的后院,以及王大姑娘與馮歪嘴子戀愛等情節(jié),都能與院子里的各處地點一一對應。
# 來哈爾濱吃面包 # 
Im_Kellar_D / 圖蟲創(chuàng)意哈爾濱特色美食中除了紅腸和冰棍外,面包也頗值得一說。面包這個洋物被俄羅斯人帶進了哈爾濱,已經成為當地人最愛的食物之一。但這里五花八門的面包種類和它們洋氣的名字總會讓人一頭霧水。
· 列巴:個頭巨大,質地堅實,有濃郁的發(fā)酵酸味,保質期長,通常一個大列巴夠一家人吃好幾頓。
秋林公司的列巴最為歷史悠久,在
喀秋莎可以買到正宗的俄式列巴。但大列巴并不是直接啃的,正宗的吃法是將它切片蒸,然后抹上果醬或黃油。如果只想品嘗一下,任何俄式西餐廳都可以單點一份,用它
蘸紅湯也是地道的吃法。
· 列巴圈:像個超大的貝果。采用半發(fā)酵的做法,光滑油亮、硬脆而有嚼勁。從前的列巴圈會串起來賣,現今在老鼎豐和秋林都可以買到。
· 沙一克:矮胖版的法棍,大小適中,通常是面包店最早賣完的品種。正宗的沙一克會加入酒花發(fā)酵,從而具有獨特的香味。華梅西餐廳旁的面包銷售窗口總是為它排起長隊。
· 槽子面包:可能是最容易接受的一種,質地松軟,個頭不大,方方正正,和中央大街上的面包石一個樣子。
你在哈爾濱有過啥杠杠的體驗
或者有啥推薦的必吃美食?
評論區(qū)嘮嗑一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