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和幾個朋友組了個“外包團”,去了趟內(nèi)蒙古的響沙灣。每次打車,慣例會被司機師傅問上三個問題:打哪來?待幾天?草原去了沒?

雖然我們?nèi)サ氖巧衬,但也理解會被這么問的原因。畢竟7-10月是內(nèi)蒙古旅游的大旺季,天空最藍、氣候最好、草原最美。呼倫貝爾每年一到這個時候,草原上最多的除了牛羊馬,就是打滾的小孩兒。


沒想到一查機票,嚇得我倒退三步。整個7月,杭州往返海拉爾的機票都在4k上下,上海出發(fā)稍微好一點,往返也要3k左右了。這個價格放在以前,都夠飛趟歐洲了。
夏天去呼倫貝爾那么貴,有沒有平替?
除了呼倫貝爾,內(nèi)蒙還有什么好玩的?想給兩個問題找找解題思路,索性我就來碼一篇內(nèi)蒙古大攻略吧,這樣你的行程規(guī)劃起來也能更有方向。

什么時間去內(nèi)蒙最好?7-8月是去草原的好時間,天高云闊、水草豐茂,尤其是蒙東地區(qū)(呼倫貝爾、興安盟、通遼)風(fēng)景最好。
9-10月,秋天的內(nèi)蒙古也是個大漂亮,可以去大興安嶺地區(qū)看彩林,去額濟納旗看胡楊林。


草原秋天得看情況,我的朋友9月去了呼倫貝爾,說草原顏色美翻了;我8月底也去過錫林郭勒,別說金色草原了,草直接都禿了,大概景區(qū)內(nèi)的草原會不割草吧。

內(nèi)蒙古要怎么玩?
內(nèi)蒙古作為我們國家”最長“的省市自治區(qū),從最東到最西要跨3個時區(qū)、2400多公里呢,通常都會分成三個區(qū)域來玩。
西蒙(鄂爾多斯、包頭、阿拉善)中蒙(呼和浩特、錫林郭勒、烏蘭察布)東蒙(呼倫貝爾、興安盟、通遼)
兩個重要的“中心”。一個是首府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經(jīng)濟、政治的中心。她通常被當(dāng)做是飛往內(nèi)蒙其他城市的中轉(zhuǎn)站,而且飛呼和浩特的機票價格往往會更便宜一點。如果覺得海拉爾(呼倫貝爾)旺季機票實在價高,不妨在呼和浩特中轉(zhuǎn)一下。在呼市會自動變身干飯機器
另一個是錫林郭勒,她正好踩在內(nèi)蒙地貌景觀的分界線上。錫林郭勒往西大多是沙漠戈壁景觀,往東是草原森林景觀。如果想在一趟行程里看兩種自然風(fēng)景,可以把錫林郭勒當(dāng)做“大本營”。
玩草原,非呼倫貝爾不可嗎?內(nèi)蒙古高原從東到西,其實草原分布還是挺廣的,但是因為降水量的不同,不同地方的草原長得還有點不大一樣。
像靠北面的呼倫貝爾,草場廣闊、河流交錯,一望無際的草原就像Windows自帶的桌面一樣,基本上就是你腦子里“大草原”的標(biāo)準模板。
再往南,烏蘭察布地區(qū)的草原因為靠著陰山,有地形的起伏,是很典型的山地草原。雖然不像呼倫貝爾那么出名,但我覺得山地草原其實是非常上鏡的。
再有就是鄂爾多斯草原,這里本身是沙漠沙地景觀,但又因為被黃河抱在懷里,水汽一足也有了草原。所以鄂爾多斯草原是那種草場和沙地交錯在一起的“混血兒”,還蠻挺特別的。
總體來說,蒙東的草原質(zhì)量相對會更好。代表呼倫貝爾是國內(nèi)草原的TOP1,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覺得呼倫貝爾旺季的性價比不高,錫林郭勒大草原(中國四大草原之一)、烏拉蓋草原(天邊草原)、科爾沁草原(國家級濕地、原生態(tài))都是夏天風(fēng)景漂亮又好玩的選擇。
夏季草原怎么玩轉(zhuǎn)?玩草原最火的三條路線。
第一條:呼倫貝爾環(huán)線。最經(jīng)典的呼倫貝爾大環(huán)線,以海拉爾為起點和終點,走完大概需要10天。如果沒有那么長的假期預(yù)算,可以去掉阿爾山,這樣可以把行程縮短到6天左右。如果想深度玩,可以把大環(huán)線拆分成南北兩個小環(huán)線。
北線沿途能看些什么呢?各種別致的小鎮(zhèn)、村落。根河的
敖魯古雅這兩年很火,這里有
鄂溫克族僅存的狩獵部落。這兩年修了景區(qū)、造了酒店,看不到什么原生態(tài)的樣子了,但我們游客方便感受當(dāng)?shù)仫L(fēng)情,本地居民也能創(chuàng)收,旅游開發(fā)也不能算是件壞事吧。


邊境線上還有兩個俄羅斯風(fēng)情小鎮(zhèn)。
恩和,看本地人的長相就很異域風(fēng)情了,結(jié)果一張口就是東北大碴子味。
鎮(zhèn)上的房子都是典型的俄式木屋”木刻楞“,超級可愛。就算不住一晚也得在這吃頓正宗的俄餐再出發(fā)。


另一個
室韋,商業(yè)化程度比恩和高很多,物價也偏貴。但是我更推薦室韋,一是因為這里的建筑真的很上鏡,喜歡拍照的人都無法拒絕吧。


還有一個原因是室韋是挨著額爾古納河邊建的,而
額爾古納有中國面積最大、生態(tài)最好的濕地。我聽去過的朋友說這里秋天美翻了,夏天也不賴啊,不僅風(fēng)景洗眼睛還很避暑。


最后一個
滿洲里,想你們肯定很熟了,之前也單獨寫過滿洲里攻略這座邊陲小城不大,住一晚足夠了,晚上金閃閃的夜景還是很美的。當(dāng)?shù)氐奶淄蘧频旰苡刑厣峭疽鐑r也挺嚴重的,硬件其實就那樣。
再說呼倫貝爾南線的這一路,都是國內(nèi)頂級的自然風(fēng)光。像額爾古納這段,南線和北線是重疊的。額爾古納下面的黑山頭鎮(zhèn),就是常規(guī)的落腳點。配套多豐富倒也沒有,主要是日出、日落兩個時間點,把它襯托得實在太仙。

南線還會途經(jīng)內(nèi)蒙第一大湖泊
呼倫湖,豐水期的時候有36個
西湖這么大,這在干旱的草原上是非常難得的了。
不過他跟高原湖泊在顏值上還是會有點差距,生態(tài)上的意義會更大。


南線的重頭戲在
阿爾山,建議你盡可能地把時間”浪費“在這里。整個阿爾山涵蓋了大大小小幾十個景點,不夸張地說,光一個
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就能把你迷到不想離開。她沒有最佳出游時間,實在一年四季都美到不行。

阿爾山有中國最大的火山天池群,將近50座火山口,最出名的是駝峰嶺天池、不凍湖、烏蘇浪子湖都是火山口積水積起來的湖泊,而且湖水像一面鏡子一樣干凈澄澈。有火山的地方,通常都會有豐富的溫泉資源,來阿里山一定得泡個溫泉再走啊~


雖然現(xiàn)在很少有人會坐火車來阿爾山旅游了,但也可以去火車站打個卡。1937年就有它了,現(xiàn)在看造型還是挺洋氣的。
阿爾山這一站,值得待上至少3天2晚吧。
第二條:達達線。這條路線在自駕圈里非常出名,它另一個名字叫做
”中國最美草原公路“。不過絕大多數(shù)游客一開始就被呼倫貝爾的名氣給吸引過去了,達達線反而更低調(diào)一點。

圖:@自駕地理
達達線的起點在”草原明珠“達里湖,草原上的湖不多,每路過一個都得停下看看。達里湖的日出日落和星空是殺手锏,老法師組的團通常都會在這里耗上好長時間。
終點在神秘的阿斯哈圖石林,這個石林的地貌全世界只有這里有,別的石林都是垂直的、像刀砍出來的,阿斯哈圖的石林是一層層疊上去的,像千層餅一樣。
達達線的重頭戲,是途中會路過3個美麗的大草原,
錫林郭勒大草原、貢格爾草原和西烏珠穆沁草原。錫林郭勒前面提過了,如果給草原排個序,呼倫貝爾接下來就該是錫林郭勒了。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美~
貢格爾在內(nèi)蒙只能算是個”小草原“,她的特點是水源很多。除了有一條標(biāo)志性的貢格爾河彎彎扭扭地穿過草原,還散落了很多湖泊,所以看起來最”溫潤“。
西烏珠穆沁冷門一點,這個草原你也不用費勁去記名字,每年6-8月西烏珠穆沁的草原會長出規(guī)模很大的狼毒花花海,路過就能認得出,還是挺有辨識度的。
達達線除了”景點“,沿途風(fēng)景就很漂亮了。別看對它評價很高,全長其實只有135km,一路的風(fēng)景相當(dāng)于是把內(nèi)蒙給榨汁濃縮了。它還可以無縫銜接熱阿線和京藏錫張高速,從北京自駕過來也很便捷。
第三條:張北草原天路
這條路的目的地是距離北京最近的一篇內(nèi)蒙古草原烏蘭布統(tǒng),實話實說,我覺得這一路的景色是稍遜前兩條自駕路線一籌的,但這條路線很適合北京er忙里偷閑、去度個小長假。

這條路線我在秋天走過一次,3天可以、4天寬裕。單程要開8個小時左右,開快點5個小時也能到,連拍帶玩,一路開過去并不會覺得累人。

烏蘭布統(tǒng)是個收統(tǒng)一大門票的景區(qū),里面還有好幾個小景區(qū)。
夏天我最喜歡
蛤蟆壩,這里清涼的綠色是層層遞進的,你在相機的取景器里看是最明顯,非常田園牧歌。

還有一個將軍泡子,每年6-8月草原水沃草肥,開闊的湖面很適合拍倒影,日出、日落的時間最美。
景區(qū)每天會組織萬馬奔騰的場景,引來一大群老法師扛著長槍短炮來拍照。
將軍泡子的旅游體驗感會差一點,但拍照是真好看。

烏蘭布統(tǒng)算是風(fēng)景和商業(yè)開發(fā)平衡得不錯的景區(qū)了,很多小景區(qū)里都有常設(shè)的游玩項目,騎馬、滑沙、滑草、射箭等等,每個地方的收費不一樣,記得問清楚了再玩。
這條自駕路上會經(jīng)過的達里諾爾湖,是內(nèi)蒙的四大名湖之一,推薦你”棄車“騎行。
像青海湖一樣,很多人玩達里湖的方式都是騎行。
東岸是貢格爾草原,北岸有一座年輕的火山砧子山,西岸是草原牧場,南岸是渾善達克沙地,沿途的景觀非常豐富,不過騎一段感受一下就好了。

烏蘭布統(tǒng)草原和
壩上草原、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都是挨著的,不過景區(qū)門票是單獨的。
壩上雖然名氣挺響,但是它開發(fā)早、套路多,我還是相對會更喜歡烏蘭布統(tǒng)。

塞罕壩很值得去,綠得深深淺淺的大草原和林海渾然一體,雖然曬,但夏天最高氣溫很少有超過25℃的,來避暑非常適合。

除了草原,內(nèi)蒙古還能玩什么?
有11個浙江這么大的內(nèi)蒙古,是一座超級厲害的自然博物館。隨手數(shù)數(shù),她就有中國面積最大的草原(呼倫貝爾)、中國最大面積的森林(大興安嶺)、中國面積最大的濕地(額爾古納)、中國規(guī)模最大的火山群(阿爾山)。

通常來說,夏天來玩草原,秋天去看森林,不過這個森林的跨度特別大,分別在內(nèi)蒙古東西的兩端。一個是
阿拉善的額濟納旗,390000畝胡楊林一到秋天就變身金色海洋,不過”最佳賞味期“只有小半個月時間,全年的游客都集中在這個時間了。顏值超高卻備受爭議,這個內(nèi)蒙“小新疆”怎么玩才能值回票價?

另一個是
大興安嶺(一部分在黑龍江,更大部分在內(nèi)蒙古),原始森林占據(jù)了大興安嶺90%以上的面積。每天都有好幾列綠皮火車深入原始森林腹地,沒有比大興安嶺更好詮釋”金秋“這個詞的地方。這片東北邊境的秘境,又到了每年最美的時候!

缺了沙漠?都扎堆在蒙西呢。
內(nèi)蒙古最出名的是三片沙漠,
巴丹吉林、騰格里、庫布齊,排名按我心目中的顏值分先后,且巴丹吉林吊打后兩者問題不大。
巴丹吉林里的紅色鹽湖
都是沙子堆出來的沙漠,巴丹吉林絕對是在人群中脫穎而出的班花顏值。她除了是我國第三大的沙漠,也是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質(zhì)公園主的核心區(qū)。沙丘又高又陡(海拔1100-1800米),沙漠中還有少見的“沙漠千湖”(夸張,其實是144個),沙漠腹地還有神泉、神寺(音德日圖泉、巴丹吉林廟),是個看頭很多的沙漠。
玩巴丹吉林,通常選擇越野車穿越;玩騰格里和庫布齊,可以選擇徒步穿越。市面上已經(jīng)有非常成熟的旅游產(chǎn)品了,真正走的時間大概是2天。
風(fēng)景:騰格里>庫布齊
難度:騰格里>庫布齊
對比一下,沙漠風(fēng)景和穿越的難度成正比,還是很公平的,完成徒步穿越沙漠,大概夠在酒桌上吹上5年吧。
內(nèi)蒙古有著廣闊的沙漠沙地,但沙漠有點兒特殊,配套格外關(guān)鍵,一腔孤勇去闖無人區(qū)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險。
目前內(nèi)蒙沙漠里配套比較好的就是庫布齊沙漠,她離城市相對更近,沙漠里大大小小的營地也有不少,像我們這次去的響沙灣,其實也是庫布齊里的一小個景點。
雖然這次去沙漠待了3天、下了3天雨,也不知道該說運氣好是不好。但響沙灣的配套、游玩項目確實豐富,想去沙漠里度個沒那么辛苦的假,響沙灣是個不錯的選擇響沙灣repo。
每次去內(nèi)蒙古,感覺就像是來到了城市生活的相反面。每天睜眼都是美成壁紙一樣的風(fēng)景,只想跟KPI、OKR說拜拜。
夏天已經(jīng)開始滾燙了,來內(nèi)蒙古放羊、啃牛肉干吧~

cr嬉游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