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有這么一個(gè)隱世小城。
比很多城市都要建得早。它,建縣至今2000多年。
是浙江的歷史名城,以“百年越劇誕生地、千年剡溪唐詩路、萬年文化小黃山”聞名于世。
這里古老又神秘,誕生過山水詩人謝靈運(yùn),也是王羲之的晚年隱居之地。
它本可靠歷史出名,卻用美食俘獲眾人心。
大家都知道,中國好吃的城市太多了。
嵊州遠(yuǎn)沒有那些美食之城高調(diào),它低調(diào)卻又深藏功與名,有著江南獨(dú)有的那份溫婉氣質(zhì)。
如若你身臨其中,便能知道,這座城市在與你娓娓道來它藏在街頭巷尾的美味。
步步驚喜,用來形容這座城市,一點(diǎn)也不為過。
雖然城市低調(diào)吧,但這的美食卻沒法兒低調(diào)了。
這里的美食招牌,是與蘭州拉面、沙縣小吃、黃燜雞一樣,是稱霸中國餐飲界的“巨頭”之一:
小籠包!沒想到吧?
嵊州的小籠包,名氣不一般。曾被CNN評選為全球20種最美味食物的第1名。
而且,嵊州小籠包還有個(gè)挺有趣的故事。
當(dāng)年,浙江人出外省打拼,嵊州人靠的就是各種小吃。一開始擔(dān)心家鄉(xiāng)沒什么名氣,“嵊(shèng)”字大家也不懂念,便借著杭州的名號來做生意。
美名曰:杭州小籠包。
嗯,也許……你吃過的杭州小籠包,都是嵊州人包的。
靠美食打出名號的嵊州,自然不缺美食。
在嵊州,除了小籠包,還有炒年糕、榨面、春餅……隨便一種街頭美味,都能征服食客們饑餓的胃。
嵊州,隱藏在浙江省的小吃王國。當(dāng)?shù)厝硕枷矚g吃那些又小又破的店鋪。
千百年來練就的對于美食的“挑剔”,讓他們知道那些隱秘于市,不容易被人發(fā)現(xiàn)的美食,才是真正的美食
嵊州的小籠包,才是真正的“小籠包”
當(dāng)年,嵊州小籠包在榜單上力壓群芳,傲居榜首。
走南闖北時(shí),那些被冠上“杭州小籠”的稱呼,終于得到了正名。
小籠包是嵊州的招牌,也是嵊州人的驕傲。如果來到嵊州沒吃小籠包,等于沒來過嵊州。
嵊州的小籠包,為啥出名?
堅(jiān)持手工制作,用老面發(fā)酵,不添加酵母和泡打粉。吃起來,皮面味地道,也就是所謂的老味道。
一籠一籠,你要吃了再蒸,才能保證口感。早上,七個(gè)八個(gè)屜成高高一摞,門前排滿了等候的人。
冒著熱氣的早餐店,是期待了一晚上的饑餓的胃最好的安慰。
剛剛出籠的小籠包,一個(gè)個(gè)白白胖胖。
皮非常薄,吹彈可破,透著近似透明的外皮,幾乎都能看里頭肉餡在流著鮮香的汁水了。
夾起一只小籠包,蘸些調(diào)好的醋和辣椒醬,一口吃進(jìn)嘴里,皮糯、餡兒軟,汁水混著蘸料的酸酸辣辣味道,在口腔里迸發(fā)……滿口生香。
哇,絕了!
嵊州當(dāng)?shù)厝�,把小籠包叫做“饅頭”。
因?yàn)獒又菪』\包,還分薄皮和發(fā)面兩種。薄皮的小籠包,皮薄;發(fā)面的小籠包,皮厚一些,看起來更像是一個(gè)個(gè)白白胖胖的饅頭。
薄皮兒的好吃!當(dāng)然,發(fā)面的也不賴。
湯包,湯包,你其實(shí)就是小餛飩
千萬別被名字給騙了啊。
湯包不是帶湯的包子,湯包也不是帶包子的湯。
湯包,其實(shí)是一種類似小餛飩的食物,但是個(gè)頭還要小一點(diǎn),皮還要更薄一點(diǎn)。
如果當(dāng)?shù)厝瞬徽f,外地人也許根本分不出來。它和小籠包一樣很受嵊州人喜愛,地位相當(dāng)。
湯包勝在皮夠薄,餡兒夠精,肥瘦相間,刀剁得綿綿密密。
煮好的湯包,加一勺滾燙的大骨湯,再放些紫菜絲、榨菜、蔥花和豬油。吃起來嫩嫩滑滑,清清爽爽,別有一番風(fēng)味。
嵊州人,是浙江里的吃餅一族
嵊州如果一半是小籠包味的,那另一半就是春餅味的。
嵊州人愛吃面食,不僅愛吃包子,包子,包子,還特別愛吃餅。看起來普普通通的卷餅,里頭暗藏的都是當(dāng)?shù)厝说男念^好。
和煎餅果子一樣,嵊州的餅,也能卷著一切吃。
嵊州的餅,制作起來很簡單,面粉、水和鹽,一和便成。
但里頭,要是夾著臭豆腐、油墩菇和豬肉……那不得了,干干的餅皮卷著汁水外溢的肉,相得益彰,要是刷上醬汁。
那,簡直成就了一天的高光時(shí)刻。
除了餅,嵊州還有種餅叫,麥禾。
形狀和春餅差不多,但更大一些,卷的東西也更多。除了常規(guī)配料,還可以加些海鮮和雞蛋,裹上脆油條和蘸醬,就成了高配版春餅。
叫做嵊州當(dāng)?shù)氐暮廊A版早餐。
炒年糕,浙江人的共同愛好
浙江的炒年糕到底有多出名?
看浙江省內(nèi)大學(xué)就知道了,無論是學(xué)校旁邊的“墮落街”還是“黑街”,幾乎遍地可循。
一排小吃店面,總會(huì)有一間人氣很旺的嵊州炒年糕。
在嵊州的方言里,管年糕叫“麻食”。主要的原材料是晚梗米。這樣制作的年糕耐嚼、不粘牙,炒過再煮,特別入味。
年糕的醇香與湯汁的鮮美相互融合,叫人難忘。
在當(dāng)?shù)兀旮膺€有口味之分,幾十種搭配,真正的任君選擇。
雪菜豆腐版的家常炒年糕是標(biāo)配;冬筍炒年糕里有了筍絲的加持而鮮香至極;糟肉炒年糕是升級高配版,糟豬肉、糟雞肉、糟鴨肉……加入酒糟味的年糕,驚艷味蕾,豈止一個(gè)絕字。
如果一份年糕里,有草籽、豆腐、筍絲、自家腌制的咸菜、雞蛋絲、豆腐干、糟肉。
那么,它就是一碗最傳統(tǒng)正宗的嵊州炒年糕。
榨面,一般人不知道這是啥
嵊州的榨面,一般人都會(huì)把它當(dāng)成粉絲。
雖然長得像粉絲,但真的不是粉絲,吃之前,需要提前用水泡軟,口感會(huì)比粉絲更香更有韌勁。熱水下鍋,加入雞蛋、肉絲和小菜。
倒油,出鍋前撒上一小把蔥花,大功告成。
嵊州人對榨面,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特殊情懷。
它就是家鄉(xiāng)最好的那碗面,陪著嵊州人長大,發(fā)生了什么事情,都能吃上一碗。
在嵊州,曬榨面也是一道別樣的風(fēng)景線。早晨被竹籬相互碰擊的急促撞擊聲喚醒,緊接著米粉的香味順著窗縫擠進(jìn)來,越來越濃……
相信這也是許多嵊州人童年記憶里,關(guān)于榨面最溫暖的記憶。
對于嵊州人來說,最鮮不過羊骨頭湯
除了東北、西北,大部分南方城市都是到了凍人的冬天才開始吃羊的。不過,嵊州人就不一樣了,他們一年四季都能吃。
賣羊骨頭的店鋪,一開門就能迎來熙熙攘攘的人群。
人群大致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來買骨頭回家燉湯;另一種懶一點(diǎn)的,等到深夜十二點(diǎn),喝上一碗熱湯滾燙的新鮮羊骨頭湯。
羊骨頭在高壓鍋里燉煮幾個(gè)小時(shí)。
湯色濃郁,鮮鮮香香,所有的鮮味都溶到了湯里。
先喝幾口湯,再找老板拿根吸管吸吸骨頭里的骨髓,那個(gè)滿足。對于嵊州人來說,喝不到羊骨頭湯的夜晚,最難將息。
上面列舉的這些美食,只是嵊州美食中的冰山一角角角。這些好吃的美食,往往藏在當(dāng)?shù)厝说哪X里。
去嵊州,最重要的事就不用我提醒了吧?當(dāng)然是趕緊去認(rèn)識一個(gè)當(dāng)?shù)厝死病?/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