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更新于2021-06-03 09:48:00
15640
閱讀
1
回復

“最是秋風管閑事,紅他楓葉白人頭”、“梧葉新黃柿葉紅,更兼烏桕與丹楓”的金秋時節(jié),賞柿、拍柿,正是柿候。作了一次名副其實的“倚杖郊原作近游”;“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柿葉紅時獨自來。”

沿著彎彎曲曲、逐漸升高的山間水泥路,倒是“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

秋風起,柿子紅了,層林盡染,這個色彩斑斕的小山村驚艷了!

《余糧山村柿子紅》
一路停停拍拍,眼花繚亂、心曠神怡。其實,后來才發(fā)現(xiàn),到了半山腰的余糧山村,柿子最多,景色最美!林楓欲老柿將熟,秋在萬山深處紅。

滿山遍野的紅柿,不由得讓人想起張舜民的“此行卻在樊川尾,稻熟魚肥柿子黃。”范宗尹的“村暗桑枝合,林紅柿子繁。”鄭剛中的“沙鷗徑去魚兒飽,野鳥相呼柿子紅。”陸游的“墻頭累累柿子黃,人家秋獲爭登場。”白居易的“紅袖織綾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秋風起,柿子紅了,層林盡染,這個色彩斑斕的小山村驚艷了!

《梯斜晚樹收紅柿》
正如楊萬里所說“休道秋山索莫人,四時各自一番新。西風盡有東風手,柿葉楓林別樣春。”

柿子,是柿科植物干果類水果,成熟季節(jié)在十月左右,果實形狀較多,如球形、扁桃、近似錐形、方形等,不同的品種顏色從淺橘黃色到深橘紅色不等,大小從2厘米到10厘米,重量從100克到450克。

秋風起,柿子紅了,層林盡染,這個色彩斑斕的小山村驚艷了!

《碩果累累》

柿子的栽培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中國、日本、朝鮮半島和巴西是主要產(chǎn)地。2011年我國柿樹收獲面積72萬平方公里(占世界90.13%),產(chǎn)量305萬噸(占世界76.05%),其中廣西、河北、河南為柿子三大主產(chǎn)區(qū),產(chǎn)量占全國半數(shù)。

我國著名的六大名柿分別為陜西徑陽、三原一帶出產(chǎn)的雞心黃柿,陜西富平的尖柿,河北、山東一帶出產(chǎn)的蓮花柿,山東荷澤的鏡面柿,浙江杭州古蕩一帶的方柿,華北的大磨盤柿;而廣西桂林的恭城是中國月柿之鄉(xiāng),每年這里都會舉辦月柿節(jié)。

秋風起,柿子紅了,層林盡染,這個色彩斑斕的小山村驚艷了!

《吉祥三寶》

我國柿品種繁多,據(jù)全國柿資源調(diào)查統(tǒng)計,品種有1058種,其中有很多是我國的特有品種。通常將柿分為甜柿和澀柿兩大類;按柿果色澤又可分為紅柿、青柿、黃柿、朱柿、白柿和烏柿;而以果實形狀不同,則可分為圓柿、方柿、長柿、葫蘆柿及牛心柿等。

在綠化方面,柿樹壽命長,可達300年以上,葉大蔭濃,秋末冬初,霜葉染成紅色,冬月,落葉后,柿實殷紅不落,一樹滿掛累累紅果,增添優(yōu)美景色,是優(yōu)良的風景樹。

秋風起,柿子紅了,層林盡染,這個色彩斑斕的小山村驚艷了!

《萬柿如意》

金華蘭溪市黃店鎮(zhèn)余糧山村座落于海撥500米、名叫樸刀崗大山的半山腰,是一個典型的山區(qū)村,也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小山村。因山高而糧茂,故名余糧山。以種大紅柿、茶葉為主。

秋風起,柿子紅了,層林盡染,這個色彩斑斕的小山村驚艷了!

《辛勤勞作》

村始建于明萬歷年間,自廬山村遷徙而來,以務農(nóng)為生,世代繁衍。余糧山山高林密,氣候溫潤,土壤肥沃,光照充足,得天獨厚的地理環(huán)境適宜大紅柿的生長。數(shù)百年來,余糧山人種植柿樹,采摘鮮柿,加工柿餅,薪火相傳。村里最老的一顆柿樹有三百多年。

秋風起,柿子紅了,層林盡染,這個色彩斑斕的小山村驚艷了!

《晚帶日光懸》

蘭溪是中國南方柿的主要產(chǎn)地。以余糧山村為核心的大紅柿種植面積達1萬多畝。大紅柿基地有2萬多棵柿子樹,其中樹齡200年以上的達200多棵。得益于余糧山獨特的小氣候,氣候溫和,陽光充足,無霜期長,早晚溫差大,所以“余糧山”牌蘭溪大紅柿特別甜,是柿子中的佼佼者,系地方優(yōu)良品種。

秋風起,柿子紅了,層林盡染,這個色彩斑斕的小山村驚艷了!
《濃綠萬枝紅一點》

其果形大小適中,早熟、色澤鮮紅艷麗,果肉柔軟爽口,是澀柿中淀粉含量最低、鮮食最為宜人的品種,質(zhì)糯汁液稠,風味郁香甘甜,一直受到各地游客的青睞。

秋風起,柿子紅了,層林盡染,這個色彩斑斕的小山村驚艷了!
《一枝獨秀》

一簇簇紅彤彤的柿子高懸于枝頭。有著萬柿(事)勝意 ,柿柿(世世)平安之意的柿子,是尋常案頭最常擺置的吉物。自古以來各種風雅人士也都偏愛將其入畫,以風物解四季。

國人愛柿子,愛它構(gòu)成的紅景。東漢文字學家許慎曾在編著的《說文解字》中,對“柿”解釋道:“柿,赤實果也”;在民間,人們會用“紅嘟嘟”稱呼柿子,可見柿子的紅是如此惹人憐愛。

秋風起,柿子紅了,層林盡染,這個色彩斑斕的小山村驚艷了!
《好柿成雙》

唐朝詩人劉禹錫在《詠紅柿子》中說:“曉連星影出,晚帶日光懸”。白居易寫給夫人的詩中說:“條桑初綠即為別,柿葉半紅猶未歸”。就連王實甫的《西廂記》中也有一段說辭:“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其中的“霜林醉”,說的就是柿林醉人的秋色。

秋風起,柿子紅了,層林盡染,這個色彩斑斕的小山村驚艷了!

《曉連星影出》

柿子是齊白石老先生最常畫的題材之一,齊白石喜愛柿子,因其與事、世等字諧音,有吉祥的寓意,如《事事如意》、《事事太平》、《事事清白》、等,所以白石老人經(jīng)常以柿子為題材進行創(chuàng)作,借物送福,寄物詠言便是白石老人常用的動情之筆。在所有曾相似的柿子里,老先生偏愛青柿,還自稱“柿園先生。”

秋風起,柿子紅了,層林盡染,這個色彩斑斕的小山村驚艷了!
《漫山紅遍》

老舍也喜歡柿子。“丹柿小院”的得名,源于1953年春老舍先生親手種在院中的兩棵柿子樹。他在《想北平》里這么寫道:“對于物質(zhì)上,我卻喜愛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棗、柿子,進了城還帶著一層白霜兒...” 每逢秋日柿子成熟之時,先生都會親自把丹柿小院中柿子贈予朋友。

余糧山滿山的大紅柿點綴枝頭,金燦燦的果,火艷艷的紅,把屬于秋的色彩、秋的韻味帶給了我們。每逢秋日,蘭溪的這座小山村就多了一絲甜蜜的氣息,掛滿枝頭的小紅燈籠,成了黃店鎮(zhèn)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秋風起,柿子紅了,層林盡染,這個色彩斑斕的小山村驚艷了!

《制作柿餅》

繁華落盡,嶙峋的枝條上卻掛滿一簇簇、一叢叢火紅的柿子,把荒蕪的山野點亮,令清冷的秋風也駐足。遠遠望去,像一盞盞小紅燈籠。在蕭瑟的深秋,這一抹紅火,就像暗夜深處的明燈,為你燃起生活的希望,仿佛在說:只要心懷期許,人生總會喜柿連連。

秋風起,柿子紅了,層林盡染,這個色彩斑斕的小山村驚艷了!
《喜柿連連》

漫山遍野的紅柿子,是秋天的信使,也是很多人的一抹鄉(xiāng)愁。

深秋到了,柿子紅了。讓我們致敬瓜果飄香、五彩繽紛的收獲季節(jié)!

春安、夏泰、秋吉、冬祥,四時更迭。深秋蕭瑟,萬物凋零,唯有柿子紅透天下,溫暖了秋天,甜蜜了生活。喜“柿”連連,“柿柿”如意!愿你我都百“柿”可樂,千“柿”可喜,萬“柿”如意。

秋風起,柿子紅了,層林盡染,這個色彩斑斕的小山村驚艷了!

《大紅燈籠高高掛》
詩人劉禹錫寫道:“紅柿于眼前,無限情趣生”。賞柿、畫柿、食柿,亦是金秋時節(jié)一大樂趣。

傍晚時分,帶著滿滿的收獲,戀戀不舍地離開了余糧山村。其時正如戴表元說“秋陽紅若柿”。是啊,“日落牛羊歸徑熟,天寒烏鳥向人慈。”

老樹前頭柿葉紅,又騎瘦馬立西風。江山未必儂能認,卻被江山認得儂。

萬壑有聲含晚籟,數(shù)峰無語立斜陽。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xiāng)。

秋風起,柿子紅了,層林盡染,這個色彩斑斕的小山村驚艷了!
《心想柿成》

陸深說“曲闌矮幾坐晴波,柿子胡桃落葉多。為愛城西好風景,相期一日一來過。”

我想在秋天儲存浪漫,好在冬天饋贈給你。

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

地址:金華市蘭溪市黃店鎮(zhèn)余糧山村

后 記

天文專家表示,中秋和國慶同一天,在21世紀僅發(fā)生4次,比較罕見。上一次是2001年,另外兩次分別在2031年和2077年。而今年,則是其中的一次,值得格外珍惜!

因此,未到中秋國慶雙節(jié)長假,就想著一家四口擇一兩個地方休閑度假,走走看看、說說笑笑;過遠的地方不敢去,怕車堵車;太美的景點不能去,憂人擠人。于是只去了赤松鎮(zhèn)的“三十六院溪”,不巧正在建設當中,但整個環(huán)境、布局則讓人心儀。又去了安地“十里桂花長廊”,只因連日下雨,已無桂花可探,遂讓人心痛。

其余時間都是宅家,美酒佳肴,四人雙扣;毫無懸念的被后浪拍在了沙灘上,計分成了“負翁”,卻是期望中的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其情殷殷,其樂融融;直到7號女兒女婿依依不舍回到杭州。正是“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而本人我只有相機行事,于8號下午,抓住長假的尾巴,去了余糧山村……

  • 人贊過
查看更多
相關推薦
回復(1)
V11 發(fā)表于2020-10-26 14:19:49

那里生活氣息特別好

快速回帖 使用(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表情
新用戶注冊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