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始建于北周時期的木塔在熱鬧的張掖廣場西側(cè)顯得遺世獨立。據(jù)說此塔在初建成時沒用一釘一鉚,全靠斗拱、大梁和立柱支撐。今天從外觀看,塔身仍為木質(zhì),但實際上是在民國時期重新修補后的木磚混合結(jié)構(gòu)。
木塔共有九層,拾階而上登上頂層,能夠俯瞰張掖中心城區(qū),天氣好時還可以望見遠處的祁連山。塔后的藏經(jīng)閣集小型展覽館和商店于一體,展出的玉器、青銅器、字畫等藝術(shù)品均對外售賣。
這里遠山青黛,蘆葦茂盛,還有時隱時現(xiàn)的野鴨陪伴左右,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骨頂雞和鳳頭更是這里的�?�。冬季還可能見到天鵝、灰鶴等大型候鳥。
步行穿梭于蘆葦叢中的棧道上和成群的動物親密接觸,別有一番樂趣。公園比較大,也可以租自行車在約6公里長的騎行道上漫游。
南大門西北側(cè)的張掖城市濕地博物館(免費;9:30~12:00和14:30~17:30)是家庭出游的好去處。這里多樣的互動游戲和逼真的標本,讓濕地和水生動植物知識的介紹充滿趣味。8路、14路公交車可以從市區(qū)直達公園南門。
# 張掖周邊 #
- 黑水國遺址 -G312國道西側(cè),免費
黑水國最初是何人所建依舊是個謎團,但這里的各類城郭、古墓、村落等遺跡,讓人們對此處的歷史也有了幾分猜想。早在新石器時代,這里就有人類居住的痕跡。這里也是月氏、匈奴人生活過的地方,后成為小月氏的國都。
西漢前,當?shù)厝朔Q移居至此的匈奴為“黑匈”,黑河流經(jīng)此處,“黑水國”因此而得名。后因東漢末年黑水國一帶遭受風(fēng)沙襲擊,生活條件惡劣,黑水國逐漸被廢棄。
>>交通提示
從張掖西關(guān)汽車站乘坐開往臨澤的班車 (7元;7:00~18:00,20分鐘1班;40分鐘),跟司機說明在黑水國遺址下車�?逃�“黑水國遺址”的石碑就靜立在國道南側(cè)。
- 馬蹄寺景區(qū) -
門票 39元/人,半價 21元/人
北寺石窟門票35元/人;講解 50元/次;8:00~18:00
馬蹄寺最早的石窟開鑿于1600多年前的北涼,原為儒家大師郭瑀安身授業(yè)之所。后來成為漢傳佛教寺院,并逐漸成為藏傳佛教格魯派青海東科爾寺的屬寺。遺憾的是,“破四舊”時,大量石窟、壁畫、佛像等被毀壞,讓蔚為壯觀的藝術(shù)寶庫空余千洞。
進入景區(qū),首先經(jīng)過的是
千佛洞。千佛洞依山而建,分為南、北、中三段。南段保存有北朝時期的石窟4個,中段為典型的漢傳佛教寺廟,而北段則是摩崖石刻塔林。
這些佛塔都是苦行僧開鑿用于坐禪修行和存放舍利子的地方,大多開鑿于西夏和元明時期。景區(qū)附近比較荒涼,飯店、住宿也是差強人意。整個馬蹄寺游覽需要3小時左右,建議你返回張掖市住宿。
前往馬蹄寺,推薦你從
張掖汽車南站乘坐專門發(fā)往馬蹄寺的16座旅游小巴車(39元;9:15;3小時),車輛可以直接開進景區(qū),下車即開始游覽,節(jié)省時間。返回張掖的車一般是 15:30左右發(fā)出,記得下車前提前和司機確認。
需要注意的是,旅游小巴車座位比較緊張,常常提前售完,需要提前前往汽車南站咨詢預(yù)訂。自駕出行的旅行者交納15元停車費后,可以將車輛開入景區(qū)大門。
- 平山湖大峽谷 -平山湖蒙古族鄉(xiāng)
門票100元,觀光大巴30元
夏季8:00~18:00,冬季8:00~17:30
距離張掖市區(qū)約60公里的平山湖大峽谷名氣不大,但波瀾壯闊的丹霞地貌以及深入峽谷內(nèi)部探險的獨特體驗,吸引了許多慧眼獨具的旅行者從張掖來這里一日游。不過整個景區(qū)內(nèi)需要攀爬和步行的范圍很大,對體力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進入氣勢十足的大門,還需向東13公里才能進入核心景區(qū),乘坐景區(qū)內(nèi)觀光車約25分鐘。長長的棧道設(shè)置了4個觀景臺,極目遠眺,均可欣賞到赭紅色砂巖在流水數(shù)億年的侵蝕后形成的綿綿低緩的丹霞丘陵。
3號觀景點往前300米就是峽谷入口,1公里長的陡峭樓梯直達谷底。穿梭在狹長砂石路的甬道中,兩側(cè)高聳的侏羅紀時期的山壁上,是一道道流水沖刷的痕跡,恍惚回到史前蠻荒時代。
>>交通提示
乘坐張掖西關(guān)汽車站每日上午發(fā)往阿拉善右旗的車(14元;9:45;路程1.5小時),在平山湖丁字路口下車向東步行500米即到。返回市區(qū)的車在16:30左右出發(fā)。
深度玩轉(zhuǎn)張掖
是開啟西北游的不錯選擇
怎么樣,你有沒有動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