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去走走九獅橋,橫臥于黃公林廟大門前的街河上,始建年代不詳,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重建。原稱黃古林橋,因橋柱上雕飾有九只獅子,故名九獅橋。
文革中重修九獅橋,將橋門寬度擴為3.5米,橋面橋欄也整體從原戴家槎湖橋遷來安放。其實除卻橋臺.石墩柱及石獅,原九獅橋早已面目全非了。
九獅橋為單孔石梁平橋,全長15米,橋面寬3.1米。橋兩頭設有石質步階,各為9級。橋面為水泥鋪就,略略呈弧形。兩側設水泥制連體欄板,呈葉半圓形,板面隱出造型,欄端置方形圓頭望柱。橋面落坡四端置有方形石柱,柱頭上雕刻有石獅。
盡管橋體橋形有變動,但橋柱上的石獅卻依然留存,這也是此橋的最大看點。四端石柱上雕飾有九只形態(tài)各異,活潑生動的石獅。您不仔細看,怎么也數不出有九只石獅,其實在四只大石獅身邊還鐫有五只小石獅,它們有的伏在背上,有的拖著尾巴,有的纏在腰間,有的昂首待哺,也有的抱足撒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