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妞看書。
看著看著哭了。
從啜泣到嚎啕。
抬頭已經(jīng)雙眼紅腫。
我站在原地,沒有問,因為明顯是書中的某個情節(jié)導致的。她看書經(jīng)常有代入感,比我更沉迷。
她看著我哭,一直哭,然后走過來環(huán)住我的腰,一邊哭一邊說,媽媽,不要死,媽媽,要死我也跟你一起死。
我給嚇到,這看的什么書?!
撿了書,看到題目,長舒一口氣。
估計很多人看過的篇章,有個叛逆的孩子,一直與母親作對,某天母親出差,飛機失事。他回家后呆在自己房間里,想到臨別時母親與他說的那些囑咐,驚覺再也聽不到,哭到崩潰。
傍晚跟她去小區(qū)的超市買雞蛋,收銀員看她蹦來蹦去,問她,是跟誰一起來的呀?她回頭一臉懵,收銀員又問她,是跟誰一起?她手一指,媽媽!然后收銀員笑了,我以為你忘記自己跟媽媽一起來的了。她就樂,跟在我身后拉我的衣角,然后一聲接一聲,媽媽,媽媽,媽媽。
她已經(jīng)漸漸長大,我低個頭下巴就能蹭到她的發(fā)。犯錯的時候會急,急到哭,哭著說,媽媽,我會改,我一定會改。
那個模樣,我會覺得心疼。
但是我經(jīng)常有累了乏了不想說話的時候。她說話我都覺得擾亂了我的心緒。
也發(fā)脾氣的。
她就不說話,走到一邊去。
我會瞬間后悔。
我說你不要讓我傷心,她說我們都不要讓對方傷心。
昨天又翻了幾米的書。
她跟我一樣喜歡的一套書。
從喜歡問為什么的布瓜到《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
她看的時候不問我為什么。只是說,媽媽,我看的懂,我能懂。
我信。
這真是矛盾的人生。
太矛盾的人生。
我也曾希望她是個光彩耀人的孩子,希望她自帶光環(huán)。
可是她不快樂。那種負重前行的感覺,我用眼睛就看的出來。
于是我想算了吧。
算了。
當個尋常的孩子,擁有她希望能擁有的狀態(tài)。
小時候我也是希望自己能做自己的,能不活在總是被說“你要這樣,要那樣,你不應該這樣,你不應該那樣。”的狀態(tài)里。
沒關(guān)系啊。
這句話成了我的口頭禪。
我跟她說,也跟自己說。
但是,怎么辦呢?有時候我也懷疑,如果我這樣“放任”她,以后她是不是有足夠的力量去抵抗現(xiàn)實呢?
陳小妞也問過類似的問題:如果我變成了一個令人傷心失望的小孩,你還會愛我嗎?
我有想過這個問題。
如果,我因為這樣不愛你了,那我愛的就是那些乖巧的表象,而不是你這個人。如果我還是會依舊愛你,那會不會導致讓你成為一個不受歡迎的人?
所以,其實大人也很矛盾!
陳小妞說,哦,那我盡量不讓你矛盾吧。
只是,沒有一個完美的孩子,也沒有完美的父母。我們疲于奔命的,到底是什么呢?
大人總是忘記了,自己也曾是個孩子,也曾是個兜里裝滿稀奇古怪的玩具孩子,也曾是個上課走神和同學傳字條的孩子,也曾是個被老師斷定以后沒出息的孩子……
我們要求孩子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也許他們沉默只是因為他們懂得自己反抗不了?!
我深知自己守護不了她一生的歲月,卻又不想給她套上束縛圈,讓她禁錮著去成長。
大人也是很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