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更新于2021-07-05 11:55:45
3656
閱讀
0
回復

 期中考試,不少同學收到了成績單。但在九蓮小學,每位家長都收到了一份“父母成績報告單”。


這份“父母成績報告單”上共有9道題,包括學習生活家庭關系等方面。評判標準分為好、一般、不好。每一項都做出選擇后,可以看到父母在孩子心中是否合格。


現(xiàn)在,成績出來了,家長們的表現(xiàn)怎么樣?

大所數(shù)家長的成績是良好或者合格,優(yōu)秀的家長占29.6%,不合格占11.8%。爸爸媽媽成績具體如何,孩子們心里是怎么想的?

大多數(shù)父母的分數(shù)
是良好或合格

據統(tǒng)計,大多數(shù)孩子給父母的分數(shù)都集中在“良好”或是“合格”,成績“優(yōu)秀”的家長占29.6%,“不合格”占11.8%。

其中,媽媽的優(yōu)秀比例為33.9%,爸爸的優(yōu)秀比例為25.4%,媽媽的得分總體比爸爸高。媽媽的不合格率為8.1%,而爸爸的不合格率高于媽媽,為15.5%。

“家庭是否和睦”一項
得分偏低

孩子們評分比較低的選項,主要集中在“不要總是吵架”“不要總是對我指手畫腳”“放下手機多陪我”等。

孩子們最不喜歡的行為有:

1、家長當面玩手機,不認真陪伴。

2、用打罵的方式來教育。

3、不積極參加學校的活動。

其中,“家庭是否和睦”一項,一半以上的孩子打分時選了“一般”或是“不好”選項。


對媽媽的嚴厲
和爸爸的忙碌抱怨多

除了分數(shù)外,成績報告單上還有孩子寫一段給爸爸媽媽的評語。

“爸爸,下次我跟你玩時,別玩一半就看手機。”

“爸爸媽媽,你們給我買了很多的書,我想跟你們一起看。還有爸爸,平時少抽煙。”


整理發(fā)現(xiàn),在寫給爸媽的評語里,孩子們對媽媽的嚴厲和爸爸的忙碌抱怨最多。


孩子記得
4歲時父母的一次吵架

小媛今年上一年級,媽媽為了能更好地照顧她,辭去了高薪的工作。老師下發(fā)了成績報告單后,小媛便對每一個問題進行了認真的打分。上周末,小媛媽媽本以為女兒會給自己打全優(yōu),沒想到成績報告單上卻出現(xiàn)了三個“一般”,其中一項“爸爸媽媽當著自己的面吵架”讓她沮喪,小媛媽媽當晚便找孩子一探究竟。

“爸爸媽媽什么時候當著你的面吵過架?”小媛媽媽問道。“媽媽,你忘了嗎?在我4歲的時候,你當時還懷著妹妹,你跟爸爸大吵,還抱著我哭了。”小媛回答。孩子的話,讓小媛媽媽心里“咯噔”一下,小媛媽媽回憶,這是三年前的事情了,小媛那會兒還很小,自己和丈夫的確吵過一次,沒想到孩子還記得。

“爸爸是不是不愛我?”

“爸爸,陪我玩會兒游戲吧?”“爸爸,這個周末帶我去動物園吧?”“爸爸,跟我一起做個飛機模型吧?”……當孩子提出這些訴求時,有多少爸爸會用“我在忙,找你媽去”這樣的話來打擊孩子的熱情呢!看完成績報告單后,他們的內心真的很震撼,也很愧疚。他們意識到,自己在與孩子相處時是一個“不稱職”的爸爸。


九蓮小學校長蔣曉說,平時學校開家長會、搞親子活動,能夠積極參加的大都是媽媽。“來參加活動的爸爸,都是個位數(shù)。

今年六年級的小涵指出,他的爸爸也是其中一個。小涵爸爸說,自己在拿到成績報告單前有過心理準備,但是沒想到沒有一條是優(yōu)秀的,基本是一般或者不合格。小涵媽媽分析,小涵的爸爸在家里不善于表達,保持“絕對權威”的狀態(tài),孩子有什么事情絕對是第一時間找媽媽。

讓小涵媽媽印象深刻的是,孩子在一二年級的時候,常常會問:“爸爸是不是不愛我?”


為什么要發(fā)這樣的“成績報告單”?九蓮小學蔣曉校長說,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爸爸媽媽的陪伴和教育,良好的親子關系是教育好的前提。都說“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父母是個積極上進的人,孩子也會被帶動著積極向上。

來源:愛寫作的獅子


  • 人贊過
查看更多
相關推薦

快速回帖 使用(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表情
新用戶注冊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