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在對兒童進行舞蹈輔導的時候往往都有自己的一套法子,而且能夠很好的教導孩子,但也不排除部分家長和老師,面對活潑可愛,喜歡玩耍而一刻也不愿意停歇的孩子的時候就束手無策了,擁有正確的教學方法就顯的異常正要。
1.示范法
父母老師以身示范,用準確、形象、富有表情地表演舞蹈作品,使孩子對所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個完整清晰的印象。可以從頭到尾完整示范,也可以分句分段或將基本動作、難點動作提取出來分節(jié)示范。邊示范邊要伴著語言講解,面向孩子做鏡面示范,即做相對動作。如孩子應伸左手,父母就要伸右手。此種方法可以激發(fā)孩子的學習愿望和熱情。
2.助力法
在舞蹈學習中,借助外力的幫助,使孩子通過觸覺和肌肉的本體感覺直接領會動作要領,辨別空間與時間關系及對身體的影響,從而形成完整正確的概念。
例如,少年兒童的骨骼硬度小,肌肉柔韌松弛,力量小,自身的觸覺、肌肉感覺不能正確把握,往往動作不到位。這樣,就需借助父母或教師幫助學習、使孩子的動作到位,體會正確動作的肌肉感覺,從而形成正確的本體感覺。
3.分解組合法
分解組合法是把舞蹈中重點和難點動作進行先分解再組合的一種輔導方法。如先教手的動作,再教腳的動作,然后手腳合起來做。也可把舞蹈分解成一段段或一個個動作,逐段、逐個動作地教,然后再組合起來完整串連。此方法可以幫助孩子順利掌握重點和難點動作,克服學習障礙,樹立學習信心。
4.觀察模仿法
如果覺得分解組合法的動作不夠完整,那么也可以考慮這各方法,對于舞蹈中一些難于分解的動作可以采用此種方法,即讓孩子一邊看一邊仿效著做。父母示范時用連貫的動作演示給孩子的時候,速度要放慢,動作要放大,那樣才更方便于孩子的觀察模仿。集中孩子的注意力,鍛煉觀察力和記憶力。
5.口令法
語言講解要生動形象,通俗易懂,不能死板地按動作要求講,那樣孩子模仿起來既無興趣又很費力。譬如一個轉腕的動作,如果父母這樣告訴孩子:現在你手里抓住了樹上的一個大蘋果,你想把蘋果摘下來,必須手腕轉動擰一下,或者提示孩子想一想:擰燈泡是怎樣動作的?轉腕這一動作就像擰燈泡一樣。在這樣具體形象的語言講解下,孩子必然是高高興興地很快學會了轉腕這一動作。在單一學動作時,可先數數,喊口令,動作學會了再合著音樂做。此種方法可以加快孩子對舞蹈動作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學舞速度。
6.意境法
所謂意境學法就是以日常生活中美的自然景物或生物的姿態(tài)、動態(tài)啟發(fā)自己,從感性知識和已有經驗聯想到動作的方法要求,并創(chuàng)造一個想象中的美麗的境界進行學習的方法。如跳躍要像小鹿那樣輕松活潑;學習小碎步時兩臂張開像小雞展開的翅膀等等。
少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凡是具體形象的東西,他們比較容易理解和記憶。因而進行不同的意境聯想,使自己的動作形神兼?zhèn)洹?/div>
7.練習法
孩子親自參加到舞蹈活動的實踐中來,是輔導孩子學舞的根本途徑即為練習法。父母老師可以督促幫助孩子采用多種形式進行練習。如單一動作練習,分句分段分角色地練習、自己照著鏡子練、父母和孩子一起練等等。在練習中父母要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不斷提出新的要求,以表揚為主,鼓勵孩子的學習勇氣和信心。
8.游戲法
家長或老師在教孩子學習舞蹈的時候,把舞蹈學習看作一場游戲活動,讓孩子在娛樂中學習舞蹈知識,在游戲中吸取養(yǎng)分是一種再好不過的方法,不僅能提高孩子的興趣,保持學習的熱情,更能提高學習效率。如學習鴨走的系列律動,父母就可扮演鴨媽媽,讓孩子當鴨孩子,請小鴨子跟鴨媽媽學本領。此外還可以戴上頭飾或穿上服裝,要知道一成不變游戲吸引不了孩子
本帖轉自 中國舞蹈網青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