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晶晶從小就表現出了極高的跳水天賦,然而在奧運會的舞臺上,她卻遲遲得不到金牌的承認。1996年,15歲的郭晶晶參加亞特蘭大奧運會十米臺的比賽,因為太年輕,因為太新鮮,具備奪金實力的她糊里糊涂地跳了個第五名。“當時滿眼里都是新鮮,超級興奮,結果出乎了我的意料。正是因為如此,我現在關于那屆奧運會的記憶,幾乎是空白了。”

亞特蘭大奧運會之后,郭晶晶由跳臺改為了跳板,四年的時間,她把上下反彈的跳板徹底征服。悉尼奧運會開始前,郭晶晶三米板的實力已是無人能敵,輿論也普遍認為,金牌非她莫屬。命運似乎總愛戲弄人,離悉尼奧運會不足半年時,伏明霞復出了。當時跳水“一姐”的到來無形中增添了郭晶晶的壓力,最終,她沒能戰(zhàn)勝自己,沒有征服奧運會上的評委,兩枚銀牌,一顆苦澀的果實。

“比賽結束的那個夜晚對我來說太痛苦了。”郭晶晶現在心平氣和地描述著當時的情景,“我哭了,不想練了,為跳水付出了那么多,它卻對我如此苛刻。父母給我說的話,我一句也記不起來了,當時什么都聽不進去。”郭晶晶搖著腦袋,“不過我這個人好像特別容易忘記痛苦,奧運會回來后就是一系列的活動,然后就有比賽了,我就被這些安排好的事情牽著一步一步走過來。”

“后郭晶晶時代”,誰能成為“夢之隊新一姐”?跳水隊老將吳敏霞在倫敦奧運賽場上,用實力給出答案。在本屆奧運會上,吳敏霞一舉奪得了女子3米板單人和雙人兩枚金牌,成為繼郭晶晶之后第二位獲得女子跳板單、雙人大滿貫運動員,三屆奧運會獲得六塊獎牌的她也與郭晶晶并列成為贏得奧運獎牌最多的中國跳水選手。

摘得首枚奧運單人金牌之后,吳敏霞哭了。過去8年間,她飽受傷病困擾一度考慮過退役,但冠軍夢一直激勵著她繼續(xù)在這條道路上堅持,這枚單人金牌不僅見證了她的實力,同時收錄了她與傷病作抗爭的血淚史。

“我太激動了,這枚金牌和以往都不一樣。過去都是雙人的,這是我第一次站在個人的最高領獎臺上,出征奧運之前,我還一直在做腰部和膝部的傷病針灸治療,其實我各方面條件不算特別優(yōu)秀,只是付出比別人多來彌補我的不足。”

“我更多的是專注于自己該如何去訓練,如何去走自己的路。能夠堅持到今天我知道這已經是一個奇跡了,我不用跟別人去比較,我要走自己的路”。

吳敏霞說,這枚寶貴的3米板單人金牌是一個完美的結局,賽后英國《每日電訊報》稱,吳敏霞在奪金后宣布退役。對此未來,她表示暫時還沒想那么遠,“我先不急著考慮,我需要休息一段時間,享受一下這么多年我付出的結果”。

從2000年正式在國內一線比賽上出場以來,憑借著出色的技術與良好的爆發(fā)力,羅雪娟在主項100米蛙泳的比賽中的突出戰(zhàn)績令他迅速成為了中國女子游泳隊的當家花旦。在悉尼奧運會上,初次登上奧運賽場的她盡管因為經驗不足等原因僅僅獲得了200米蛙泳比賽的第八名,但是年僅16歲的她卻獲得了珍貴的鍛煉,這也極大地加速她的成長。

隨后在2000-2004的四年中,進步突飛猛進的羅雪娟先后斬獲了全運會、亞運會和世錦賽的冠軍,成為了中國泳壇打破魔咒的希望。后來羅雪娟心臟出現了嚴重的早搏問題,專家會診之后,羅雪娟曾被建議立刻退役,否則會有生命危險。

羅雪娟選擇了向命運挑戰(zhàn)。于是在雅典,我們在女子100米蛙泳的比賽中看到了拼命的羅雪娟,她奮力地劃水,加速,在觀眾的歡呼聲中沖向了終點,第一個成功觸壁,拿到了中國游泳隊在當屆比賽中的唯一一塊金牌。

雅典奧運會上的羅雪娟打破了12年來中國游泳隊金牌“0的突破”,但隨后,她的身體卻難以承受激烈的比賽與高強度的訓練。在2006年因為一次訓練而再度暈厥之后,羅雪娟于當年年底接受了手術治療,也正式宣布了退出泳壇的決定。

劉璇5歲就開始了體操訓練,8歲時進入湖南省隊,13歲入選中國體操隊,是上世紀90年代中國體操女隊全盛時期的主力隊員之一,與陳翠婷、莫慧蘭等老一代中國體操女隊領軍人物相比,劉璇在隊中所起的作用更為突出。

作為全隊的核心,劉璇不僅有著出類拔萃的技術、過硬的心理素質、賽場上極為穩(wěn)定的發(fā)揮,還要對隊友們起到帶動、鼓勵的作用,提起整支隊伍的士氣。劉璇作為十分成熟的隊員,在隊中起到的核心作用是相當重要的,也是歷來國家隊中做得最好的一個。

特別是在1999年天津體操世錦賽女子團體的跳馬比賽中,教練臨時更換人員,決定由已是老將的劉璇上場,當時劉璇服從安排,全力以赴,為確保團體成績立了大功。此外,劉璇還在悉尼奧運會上為祖國勇奪平衡木冠軍、女子全能第三名,成為那一時代中國女團當之無愧的體操一姐。

北京時間2012年7月7日,港媒率先爆料了劉璇已于今年1月注冊結婚,在美國賭城跟拍拖11年的男友王弢在沒有任何親友觀禮的情況下舉行了簡單的儀式。

張怡寧,雅典奧運女雙冠軍,并奪得女單冠軍。2005年奪世乒賽女單冠軍,實現世錦賽、奧運會和世界杯的大滿貫。北京奧運會上,她再奪女團體冠軍,并成功衛(wèi)冕女單冠軍。

張怡寧頭發(fā)短短的,眼睛大大的,眉毛濃濃的,總冷著一張臉。張怡寧打球,干脆利落。15歲剛出道,便在名將云集的八運會上不折不扣地扮演了一回“名將殺手”,將李菊、喬紅、齊寶華一干明星齊刷刷斬于拍下,一鳴驚人。


2011年3月底,張怡寧首次承認退役,自此,中國乒乓球的張怡寧時代正式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