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鉆木取火還是圍爐取暖,自人類文明出現(xiàn)以來,人們就在研究如何與寒冷作斗爭。
其實,適當“受冷”,不僅能幫助調節(jié)免疫力,還有助舒緩情緒。
以冷治病歷史悠久
早在公元前1600~公元前1700年,人類歷史上第一部關于創(chuàng)傷的外科醫(yī)學著作《艾德溫·史密斯紙草文稿》中,就記錄了低溫療法。
約公元前400年,古希臘“醫(y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記錄了使用冰或雪覆蓋傷口,使血管收縮來治療傷者的方法。
在我國,最古老的漢醫(yī)方書《五十二病方》中,有用井底冷泥外敷療傷的記載;《后漢書》中提到,華佗讓發(fā)熱的病患浸泡在石槽冷水中治療;《肘后備急方》《本草拾遺》《本草綱目》等古書中,均有對冷療應用的記載。
到了現(xiàn)代,醫(yī)生開始將冷療應用于臨床治療中。
冷療也稱“低溫療法”,是指將比體溫低的物理因子(如冰、水、冰水混合物等)應用于全身或局部患處治療的方法,比如冰敷、冷水淋浴、冷水浸泡等方式。
臨床中,冷療是一種常用的輔助物理療法,應用相當普遍,不僅能處理運動急性損傷,還可緩解術后疼痛。
崴腳后要在24小時內冰敷,就是應用了冷療。在關節(jié)置換等外科手術后,也可通過降低溫度使血管收縮、緩解腫脹,從而減輕疼痛。
“冷”有不少健康益處
低溫環(huán)境會促使身體發(fā)生一系列生理反應,從而帶來多種健康益處。
緩解疼痛
寒冷能使神經興奮性下降、傳導速度減慢,有助減輕患者對疼痛的敏感度。發(fā)表在德國《康復》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全身冷療有助減輕慢性腰痛、強直性脊柱炎、骨關節(jié)炎等患者的疼痛程度。
對抗炎癥
臨床上,冷療不僅可以用于急性關節(jié)損傷的早期治療,還能治療燙傷,因其能讓血管收縮、降低血流速度,從而有助減少受損組織滲出和炎癥物質釋放,緩解炎性水腫。
另外,冷療可提高血液中抗氧化劑水平,用來治療特應性皮炎,緩解皮膚干燥和瘙癢。
改善情緒
低溫會刺激副交感神經,促進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和內啡肽等激素的釋放,有助減輕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使人心情舒緩平靜,因此冷療在治療情緒障礙等心理問題方面也有所應用。
保持清醒
大腦是身體的“司令部”,控制著體溫變化。如果說憤怒、疲勞和緊張會讓人“頭腦發(fā)熱”,而令大腦處于相對低溫環(huán)境則能讓人清醒。
中醫(yī)也講究“寒頭暖足”,頭部更適宜相對低溫的環(huán)境,冬季室內保持在20℃~25℃即可。平時困了、累了,用冷水洗把臉,給頭部血管和神經適當刺激,會頓覺神清氣爽、掃除困倦,有助集中注意力。
此外,《自然》雜志上的一篇研究發(fā)現(xiàn),低溫環(huán)境能刺激體內棕色脂肪組織,促進能量消耗,抑制腫瘤生長。冷水療法還能通過增強細胞抗氧化能力,減少細胞損傷和衰老,有助延長壽命。
冷療在生活中很常見
低溫療法的應用很普遍,以下幾種大家在生活中可以適當嘗試。
冰袋外敷
發(fā)生踝關節(jié)、膝關節(jié)等局部關節(jié)扭傷、肌肉拉傷、磕碰傷時,可采取冰敷。注意不要讓冰袋直接接觸皮膚,以免凍傷,可用毛巾包裹,或將冰袋與自來水一同裝入塑料袋敷于患處。冷敷時間不宜過長,每次約30分鐘,間隔3~4小時敷一次,隨時觀察冰敷部位皮膚情況,以防凍傷。有開放性創(chuàng)口的部位不宜進行冷療。
冷水沖淋
洗冷水浴能緩解肌肉酸痛,有助加快新陳代謝。建議先用38℃~40℃溫水清洗全身,在快洗完時慢慢將溫度調低至20℃左右,給身體充分的適應時間,以1~3分鐘為宜。冷水沖洗應從四肢開始,再過渡到軀干和頭部。沖淋結束后,迅速擦干身體,穿上保暖衣物,以防感冒。
酒精擦身
酒精擦身也屬于冷療的一種,可用于發(fā)熱的成年患者。準備適量濃度為50%的酒精溶液,將紗布或毛巾浸入其中,擰干后擦拭腋下、掌心、腹股溝、腘窩(膝后)、腳心等部位,有利于降溫。
冷療應用雖然廣泛,但也有一定禁忌,個人能否使用因人而異。冷療更適合年輕人或有運動基礎的人,有助提高身體機能,增強抵抗力。
女性處在月經期、妊娠期、哺乳期,不宜泡冷水浴、沖冷水澡;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包括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風濕性疾病等患者,也不要輕易嘗試,以免加重病情。
來源: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