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食添加技巧

二維碼
更新于2021-07-31 01:05:09
6436
閱讀
1
回復
輔食添加具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添加的營養(yǎng)素彌補單純奶制品的不足,促進孩子健康生長;二是訓練孩子胃腸道功能、咀嚼等生理功能。其中,第一條非常重要。所以,最早添加的輔食應該與孩子生長到4-6個月營養(yǎng)素需求有關。比如:應添加富含鐵的輔食。
所以,滿4個月后應給孩子添加富含鐵的米粉及蔬菜泥等。這些食物不僅容易消化,還具有比較好的味道和形狀。米粉只是基礎,其中可以添加菜泥、肉泥、肉湯等,但是注意不要添加過多的調味品。
至于鍛煉孩子的咀嚼能力,那一定等到孩子的磨牙長出后。否則,咀嚼很難完成。
輔食添加的時間
輔食開始添加時間應為滿4-6月間,應該最早從滿4個月(也就是第5個月)開始。即使母乳非常充足,滿6個月也要開始添加輔食。輔食添加過早容易造成過敏、排便異常等問題。希望家長相信自己母乳的營養(yǎng)足夠孩子享用至少4-6個月。
注意:4-6個月為輔食添加適應階段。言外之意,不要過于強求孩子必須進食量。鼓勵孩子對飲食產(chǎn)生興趣,千萬不要強迫孩子,以免造成孩子的心理負擔。
寶寶輔食添加 寶寶長牙順序 寶寶輔食添加原則 寶寶蔬果汁的做法 十一個月寶寶輔食添加 輔食添加順序
輔食添加的順序
添加輔食的原則應該是循序漸進。輔食添加量要循序漸進地增多。增加的指標是孩子的接受情況,而不是家長的主觀意圖。
1、滿4個月后,最好的起始輔食應該是嬰兒營養(yǎng)米粉(言外之意就是純米粉)。嬰兒營養(yǎng)米粉是最佳的第一輔食,其中已強化了鈣、鐵、鋅等多種營養(yǎng)素,其它輔食所含營養(yǎng)成分都不全面。這樣孩子就可獲得比較均衡的營養(yǎng)素,而且胃腸負擔也不會過重。建議:選用雀巢、嘉寶、亨氏的嬰兒營養(yǎng)米粉。
米粉最好白天喂奶前添加,上下午各一次,每次兩勺干粉(奶粉罐內的小勺),用溫水和成糊狀,喂奶前用小勺喂給嬰兒。每次米粉喂完后,立即用母乳喂養(yǎng)或配方奶奶瓶喂飽孩子。家長必須記住,每次進食都要讓孩子吃飽,使孩子的進食規(guī)律不會形成少量多餐的習慣。在孩子吃輔食后,再給孩子提供奶,直到孩子不喝為止。當然如果孩子吃輔食后,不再喝奶,就說明孩子已經(jīng)吃飽。孩子耐受這個量后,可逐漸增加米粉。
2、孩子6個月后,米粉內可加入一些蔬菜泥。(大約孩子能夠耐受米粉2-3周后,可以加上少許菜泥。)
3、7-8個月后可開始加蛋黃、肉泥。魚湯應該再晚些,以防過敏。
4、大約孩子10個月時可以進行兩頓完全輔食喂養(yǎng)。
蔬菜的簡單制作
蔬菜的簡單做法:洗凈的蔬菜放入滾開水約1-2分鐘后取出,然后剁成菜泥,加入米粉中,混合后一同喂給孩子。最好選擇綠色菜的菜葉。另外,也可將土豆、南瓜等蒸成泥,混在米粉中喂給孩子。
要注意胡蘿卜的做法:將洗凈的胡蘿卜切成大塊,用少許熱油煸炒一下,再放入蒸鍋內蒸成泥。這樣在蒸的過程中,油就會與胡蘿卜素結合,才能保證孩子服用后,身體吸收足夠的胡蘿卜素。
寶寶輔食添加原則
寶寶輔食添加原則就是,添加輔食時應根據(jù)嬰兒的實際需要和消化系統(tǒng)成熟程度,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爸媽一定要有耐心,不能強迫寶寶一下子就完全接受輔食,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讓寶寶更不喜歡輔食了。
1、由單純到混合。
一種輔食應經(jīng)過5—7天的適應期,再添加另一種食物,適應后再由一種食物到多種食物混合食用。第一種添加的輔食是米粉類,因為大米蛋白質很少過敏。每種新的食物可能嘗試多次才會被嬰兒接受,如出現(xiàn)消化不良應暫停該種輔食,待恢復正常后,再從開始量或更小量喂起。
2、稀到稠。
即從流質開始到半流質再到固體。如剛開始添加米粉時可沖調稀一些,使之更容易吞咽。
3、量由少到多,質地由細到粗。
開始的食物量可能僅1勺,逐漸增多,使嬰兒有一個適應過程。食物的質地開始時可先制成汁或泥,以利吞咽;當乳牙萌出后,選擇的食物可以適當粗一些和硬一點,如試食碎菜以訓練嬰兒的咀嚼能力。
4、不能強迫進食。
當嬰兒不愿意吃某種食品時,可以改變方式。例如,可以在嬰兒口渴的時候給新的飲料,在饑餓的時候給新的食品等。
5、天氣炎熱和嬰兒患病時,應暫緩添加新品種。
6、因人而異,單獨制作。
嬰兒的輔食要單獨制作,最好不要加鹽。添加的食物應注意食品安全和衛(wèi)生。喂給嬰兒的食物最好現(xiàn)吃現(xiàn)做,不要喂剩下的食物。
嬰兒含輔食添加的常見問題
嬰兒第一輔食不再是雞蛋黃?
富含鐵的雞蛋黃成為最佳選擇,其實是過去的說法�,F(xiàn)在比較容易易于孩子吸收,且富含鐵的輔食應該是嬰兒營養(yǎng)米粉。由于,雞蛋黃中除了含鐵外,還含有一些大分子蛋白質,會導致孩子吸收消化上出現(xiàn)問題,比如便秘等。再者,蛋黃的味道平平,形狀干澀,容易引起孩子反感。孩子不愛吃雞蛋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一件事情。與雞蛋黃相比,水果或蔬菜泥的味道和形狀都容易被孩子接受。蛋黃已經(jīng)不再是嬰兒第一輔食了,目前的嬰兒營養(yǎng)米粉才是。因為其中所含營養(yǎng)成分比蛋黃強,而可能出現(xiàn)過敏、便秘等不良反應的機會卻比蛋黃小的多。即使這樣,我們也建議孩子滿4-6個月才需添加輔食。
是否添加米湯和粥?
米湯和粥的營養(yǎng)非常有限,最好添加嬰兒營養(yǎng)米粉。
米湯會影響嬰兒吃奶。
如何添加果水/汁/泥、菜水/汁/泥?
果汁含有很好的營養(yǎng),但是喝慣果汁的孩子很難接受白水,這樣不利于口腔的清潔。建議孩子滿4個月后添加果泥。將果汁換為果泥,鼓勵孩子喝白水。誘導孩子喝水,可沒有“饑渴療法”。利用一切機會給孩子喝白水就可以了。(鮮榨的蘋果水有些濃,應該加些水才好。鮮榨的胡蘿卜水沒有什么營養(yǎng)。因為胡蘿卜素需要通過油質作為媒介才可吸收。建議:將胡蘿卜切成大塊,在熱油中適當煸炒,再放入蒸鍋內蒸成泥狀。作為輔食的一部分喂給孩子。)
果泥在兩餐之間添加。果泥最好不要與輔食混合,在兩餐之間喂養(yǎng)。水果泥應該在兩餐之間添加。選擇的水果味道不要太重,以免造成孩子對味覺的依賴,出現(xiàn)厭奶和米粉。4個月的孩子可以吃果泥。
菜水的營養(yǎng)價值甚微,主要是蔬菜的色素。我不認為有必要添加。同樣添加輔食后可考慮添加菜泥。
有無必要補充鐵、鋅、維生素D等藥物?
嬰兒營養(yǎng)米粉是最佳的第一輔食,其中已強化了鈣、鐵、鋅等多種營養(yǎng)素。所以,我不認為非要補充鐵、鋅等藥物。
孩子如果每日配方奶入量多于500毫升,就沒有必要添加維生素D了。只要選擇的配方奶是真正的嬰兒配方奶粉,就不必補充其它營養(yǎng)添加劑(鈣、鋅、鐵等等),當然也不需補充維生素D
孩子何時可以添加鹽?
從理論上來講,應該是1歲以后。即使那時,也只是極少量。對于寶寶對輔食不感興趣,可能不是孩子的問題,應該主要是大人的錯誤所致。比如:早期開始添加果汁;大人吃飯時給孩子嘗一些成人食品;給孩子頻繁吃保健品或不必要的藥物(鈣劑、蛋白粉、牛初乳等等)。這樣可以誘導孩子的味覺過早發(fā)育,造成孩子出現(xiàn)對配方奶或常規(guī)輔食(米粉等)不感興趣。建議家長還是從平常喂養(yǎng)和生活中做起,不要過早給孩子添加鹽等調味品。鹽攝入過早、過多都會誘發(fā)孩子今后成人期出現(xiàn)高血壓等疾病。建議1歲以后再添加鹽。
有濕疹(過敏)的孩子輔食添加注意什么?
1歲之內的孩子,特別是目前已有濕疹的孩子不應添加牛奶和相關食品;雞蛋蛋白;帶殼的海鮮;大豆/花生等容易引發(fā)孩子過敏的食物。
濕疹的孩子要晚些(至少8個月)開始嘗試蛋黃。如果蛋黃不耐受,就要堅決停掉。黃豆?jié){不能給1歲以內的孩子喝,這樣可能會加重過敏——濕疹。
孩子的輔食不要太快地增加品種,這樣有助于濕疹的控制。
胃食道返流
干嘔就是胃食道返流的現(xiàn)象。返流是由于已進入胃內的食物或半消化狀食物又經(jīng)過食道返流或試圖返流入口腔。孩子會將返流回口腔的食物殘渣盡可能又咽回,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有時孩子在非喂養(yǎng)狀態(tài)下會偶爾出現(xiàn)吞咽的動作。而未返流回口腔的食物殘渣也會刺激食道,造成孩子出現(xiàn)惡心。對于沒有添加輔食的嬰兒,由于只是液體食物,所以非常容易出現(xiàn)胃食道返流或嘔吐;但已添加輔食的孩子就不太會出現(xiàn)胃食道真正的返流了,代之的就是干嘔等現(xiàn)象。孩子的飲食過雜或食量過多,以及玩耍時吞咽空氣較多都可出現(xiàn)干嘔現(xiàn)象。吃些促進胃腸蠕動或助消化的藥物:比如媽咪愛、乳酶生等都有助于緩解干嘔現(xiàn)象。
胃食道返流現(xiàn)象在孩子8-12月期間會逐漸好轉。為了避免返流,可在奶中加上少許米粉,將奶變稠。再有可以使用二甲基硅油。每次10滴,每天3次,喂奶前使用,也會獲得一定效果。
孩子鼻內總是分泌物較多,其實就是由于胃食道返流所致。家長可用浸滿橄欖油的面棍清理鼻腔,能夠幫孩子排出鼻內分泌物。
NO.1 4-6個月
“4-6個月”實際是指寶寶開始添加輔食的時間:最早在寶寶4個月齡時可開始添加輔食,最晚不超過6個月齡。因為,過早添加嬰兒不能消化的輔食,會引起腹瀉;添加輔食過晚,將導致營養(yǎng)缺乏,不利于健康。
一般情況下,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可以6個月左右開始添加;而奶粉喂養(yǎng)或混合喂養(yǎng)的寶寶可適量提前,但不能早于4個月的月齡。
NO.2 米粉
寶寶首個添加的輔食就是嬰兒米粉。為什么不是其他的,如面條水果等等呢?因為,米粉引起嬰兒過敏的可能性最低,其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4個月大的寶寶能夠完全消化這類食物。
對于米粉的添加也有講究,我們可以看到市面上的嬰兒米粉產(chǎn)品是有分段的,各分段輔食的適用年齡是可重疊的。一般情況下,4-6個月嬰兒只能添加1段米粉(或其他輔食),6-8個月可食用1段或2段輔食,8個月以上可食用1、2、3段的輔食。
在口味上也有特征性:1段以原味米粉和單一口味米粉為主;2段多以2種混合口味的;3段則以高蛋白、難消化食材的混合口味為主。
 NO.3 蛋黃
蛋黃可是嬰兒輔食中必不可少的,稱為“第一輔食”也不為過。蛋黃富含珍貴的脂溶性維生素、單不飽和脂肪酸、磷、鐵等微量元素,以母乳或奶粉為主食的嬰兒添加蛋黃輔食可以適量補充鐵質。
蛋黃雖好,但并不能“隨便吃”。很多媽媽會用蛋黃自制輔食,甚至在初添加輔食的時候就會給寶寶吃蛋黃泥,這樣的做法可謂大錯特錯。一是蛋黃中的鐵并不容易被小嬰兒吸收,過早添加反而容易引起過敏反應;二是兒的腸道消化能力弱,純蛋黃泥或蛋黃羹難以消化,反會造成寶寶消化上的負擔。
正確的添加方法是:以谷類米粉米糊為基料,逐步添加蛋黃,可以添加含有蛋黃營養(yǎng)的嬰兒米粉。
面條:營養(yǎng)咀嚼顆粒面(蛋黃+DHA)
NO.4 便便
便便可以反映出寶寶的消化狀況。初添加輔食時,我們應密切留意寶寶的消化吸收情況,及時進行飲食調整。
情形一:便便顏色變深或者夾雜這未被消化掉的殘菜
解讀:消化不良,停止添加輔食。
情形二:添加輔食后,大便次數(shù)明顯增多或比較
解讀:消化功能較弱,停止添加輔食,2周后再添加輔食。
情形三:寶寶腹瀉嚴重
解讀:需要及時補充水分,根據(jù)醫(yī)生指導服用止瀉藥。
NO.5 水果汁
水果汁多味美,是多種維生素的巨大資源庫,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有助于消化吸收,自然是大熱天的首選食物。
媽媽可以自己親手給寶寶制作新鮮的水果汁。
NO.6 肉類
肉和蔬菜的營養(yǎng)結構可謂大相徑庭,但都是寶寶的飲食中缺一不可的。肉類是蛋白質的主要食物來源,但不容易消化,給寶寶添加的肉類輔食應首選纖維細、蛋白質優(yōu)質的,如魚肉、雞肉。特別是魚肉,營養(yǎng)上除了蛋白優(yōu)質外,還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對寶寶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有很好的幫助,口感上容易咀嚼、易消化。
NO.7 鹽
會在寶寶的輔食中加鹽的媽媽,相信不在少數(shù)。這樣的做法實際上是錯的。嬰兒期是味蕾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寶寶對于各種味道都非常敏感。太早給寶寶嘗試重口味,會破壞他的味覺和味感。
1歲以下的寶寶,無需在輔食中添加鹽和調味料,清淡原味最好。寶寶攝入鹽過多,會增加腎臟負擔,更容易誘發(fā)疾病。
輔食添加可以說是一件“大工程”,絕對馬虎不得。輔食添加的7個關鍵詞,你記住了嗎?
  • 人贊過
查看更多
相關推薦
回復(1)
超級版主 發(fā)表于2021-07-30 17:08:50

感謝分享

快速回帖 使用(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表情
新用戶注冊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