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于2021-01-27 13:54:20
5495
閱讀
113
回復
1
收藏
ipad無法替代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ipad也不能代替父母對孩子的愛。只是,當孩子對ipad上癮以后,父母又如何戒掉孩子的ipad癮呢?三個建議,給有同樣困擾的你提個醒。
  白雪公主的故事,無人不曉。最后一次白雪公主被毒蘋果給毒死了,神通廣大的七個小矮人再也沒有辦法將她救活,只能把她裝在水晶棺材里面。后來遇到了王子,王子吻了一下白雪公主,棺材一動,白雪公主吐出了毒蘋果,才能起死回生得以重新活命。白雪公主屢次遭受狠毒王后的毒手,但都沒有致死,只是最后一次死在了毒蘋果上,可見這個蘋果的毒性有多大。
  其實蘋果沒有錯,但有人不懷好意的涂上了毒藥,追根溯源是毒藥的錯。這就象是現(xiàn)在的IPAD,提起這個讓大人為自己歡喜為孩童憂的新式電子產品,許多父母長長嘆氣。這里孩子無法去除的“用上就不撒手”的癮便是毒藥,為此,許多孩子付出視力下降、頸肩病痛、甚至電子娃娃等可怕的代價,這是讓所有家長觸目驚心的。
  其實哪位家長不愛孩子呢,只是我們大人有時也要學會拒絕。對于IPAD,莫讓孩子成為蘋果控,因為它不完全是早教產品,在充分利用它的好處的同時,也不能讓孩子對它過分依賴,凡事過猶不及,如果真的因為用IPAD來學習,把眼睛學近視了,把身體累壞了,還不如沒有。
  在萌萌幼兒園畢業(yè)后,萌萌經(jīng)歷了她人生的第一個暑假,因為無處可去,我便帶她去姥姥家。長途火車上,萌萌帶來的書看得差不多了,玩具她也玩膩了,便站在長椅上翹首四處張望起來。在離我們不遠處,也有一家三口,有個與萌萌年齡相仿的小孩子,只不過他們家的孩子是男孩。孩子的媽媽在聽歌,孩子和他爸爸正在酣戰(zhàn)著IPAD里的游戲,稀里嘩啦的游戲聲把萌萌也吸引了,萌萌好奇走過去,湊到人家跟前看。小孩子就是這樣,只要她發(fā)現(xiàn)什么好玩的,好吃的,或者有趣的東西,她會沒有絲毫顧忌的往人家面前一站,眼巴巴的看著人家,根本不會理會什么害羞呀,不好意思之類的詞,倒是我這個大人覺得很尷尬。我叫萌萌回來,萌萌不聽,依然站在那里看。
  這時,那男孩的爸爸很善意的說:“兒子,你和小朋友一起玩吧,給小朋友也看看。”
  我對那位爸爸友好的笑了笑,然后隨便說了句:“小孩子都愛玩游戲哈。”
  “可不是嘛,從上車開始一直玩,到現(xiàn)在快兩個點了,玩上就不放手。”
  兩個小時?時間是夠長的啦,可能因為自己家有孩子,出于對孩子習慣的敏感吧,我不由自主地問:“孩子每天能玩多長時間呢?”
  那位爸爸接著說:“這個沒具體算過,每天都能玩上好長時間,怎么也得將近兩個鐘頭吧,尤其是現(xiàn)在放假了,孩子沒事干,就更喜歡玩了,上午,下午都會玩一陣子。”
  一個六歲的孩子,每天要盯著屏幕看兩三個小時的IPAD,這的確是太長了?吹竭@些,我不禁心疼起這個小孩子來?赡苁钱攱尞敵雎殬I(yè)習慣了,一看到有對孩子不利的事情就想說幾句,反正我的初衷不壞,想到這兒,我就直言相告:
  “其實,我家孩子以前也愛玩電子游戲,尤其是IPAD,但我發(fā)現(xiàn),她一玩起來,就不舍得放手,我就不得不狠心和她約定每天至多半個小時,她不同意,我就干脆把東西藏起來。而且我和孩子約定,她不看,我和她爸爸肯定也不看,說到做到。因為現(xiàn)在孩子小小年紀就近視得太多了,不得不注意呀。孩子養(yǎng)成了習慣,想改都難吶,F(xiàn)在電子娃娃也越來越多了,不謹慎點不行。【拖筮@次出門,我干脆就不帶,免得再讓孩子受誘惑,玩與不玩的左右為難。”
  那位爸爸聽了我說的這些話,顯得很不好意思,他馬上就收起孩子的IPAD,然后對男孩說,不能再看了,要不然,你的眼睛就看不清遠處的東西了,正好你和這位小朋友玩一會吧。
  男孩還是比較聽話,很快抬起頭,和萌萌一起玩他帶來的玩具狗。孩子之間有孩子的語言,不一會,兩人就熟悉了。
  后來那位爸爸講到,他也知道過度玩電子產品的危害,可就是平時太慣孩子了,總是不舍得拒絕孩子的每個要求。以后真不能這樣玩了,否則真到后悔那天已經(jīng)來不及。
  真心希望小男孩從此以后用電子產品能有節(jié)制,真心希望,他的父母能說到做到,不要慣孩子式的心軟。
  看過好幾例這樣的報道,每條都讓我觸目驚心:男童從小玩iPad成電子娃娃, 3歲不會講名字。九歲娃迷ipad玩出頸肩損傷。據(jù)報道,IPAD已成兒童近視的第一殺手,IPAD成了電子保姆,這個保姆慢慢傷害了孩子,讓做父母的情何以堪?
  報道里這樣講:“電子娃娃”普遍存在語言落后、社交隔離、動手操作能力減弱、視力發(fā)育差等諸多問題。電子產品中的聲音并非人與人之間的主動交流,這類聲音聽多了,孩子對身邊人的聲音變得不敏感,互動的愿望變少,會導致語言能力、社交能力差。此外,長時間玩電子產品,還容易引發(fā)孩子視神經(jīng)疲勞,甚至誘發(fā)近視、弱視。如何才能避免孩子成為“電子娃娃”?孩子們的可塑性強,年輕的家長要多花些時間陪伴他們,多與他們互動,進行親子采摘、運動等游戲,多帶孩子看看外面的世界,長期堅持可以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認知能力、社交能力。電子產品不是洪水猛獸,不是不能玩,但給孩子玩電子產品要掌握好度,控制時間。
  針對這些,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給有同樣困擾的父母提個醒:
  1、父母要以身作則,不讓孩子用IPAD,自己也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用。因為家有兒童,我和愛人電視這幾年基本都不太看了,至于IPAD,如果我們給孩子講道理她因為年齡小聽不進去的時候,我們就干脆自己也不用,如果想用,除非她不在家或者等她睡覺以后。
  1、和孩子約定好時間,到點必須關掉。如果到時間了,孩子恰好沒有看完,這需要家長狠下心來,面對孩子的央求不心軟。其實孩子的習慣就是這樣,如果你第一次給了她出口,給了她不守諾的機會,她以后還會嘗試這樣做,不如一次就養(yǎng)成好習慣。萌萌就是這樣,一開始,她還不開心,因為正看著沒看完,后來慢慢養(yǎng)成了習慣,她也就習以為然了,有時她還會主動掐時間,到點了,立刻乖乖把IPAD上交給我們,F(xiàn)在,她已經(jīng)知道看久了不好,不用我們提醒,不用我們監(jiān)督,即使我們不在她身邊,她也能嚴格守律了,因為她已經(jīng)形成習慣了。
  3、多陪孩子玩,讓孩子沖淡對IPAD的依賴性。這個很容易做到,家長想要陪孩子玩,方法肯定有許多,做游戲,做手工,親子閱讀,講故事,講笑話,講有趣的事,哪樣都可以代替電子產品。最關鍵的是看家長舍不舍得犧牲自己的所謂應酬與業(yè)務,多陪陪孩子。孩子最希望的還是父母來陪,孩子從父母那里得到的親子快樂滿足了他的需求,他還會去找尋找電子產品嗎?
  • 人贊過
查看更多
相關推薦
回復(113)

快速回帖 使用(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表情
新用戶注冊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