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書十年,不敢說經(jīng)驗太豐富,但感觸確實多。
自己成立工作室以后,主攻網(wǎng)上,于是,一個巨大的問題擺在面前——線上教育如何做市場?
在此之前,我有很多想象:做好市場調研——熟悉市場導向——招生——上課——課后督促——答疑——提分!
是不是很簡單?是不是很明了?是不是很直接不做作?是不是很完美?
是的,在實踐之前,我是這么以為的。
然而,事實證明:打敗我的還真不是不認真,而是太天真!

場景1:哎喲,補什么語文啊,語文這種課能不提高么?不都是自己積累么?
場景2:語文能提高么?不都就這樣。
場景3:老師,我想自己學,語文不需要老師。
場景4:我們去線下補課,不想上線上課。
場景5:我們家孩子說語文沒用,不需要學。
首先呢,我準備從社會、集體、個人三個角度(當然,這種分類方法很隨意,其實,我有理由——開心就好�。﹣碚f說人們漠視語文的原因。
社會龐大,人心復雜,各區(qū)域、各行業(yè)有不同的價值觀,毋容置疑,但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在龐雜的社會價值觀中整理出大多數(shù)中國人思維體系中都共有的某些思想傾向,這種行為似乎并不反科學,我們姑且成這種共有的思想傾向為——一段時間內的社會主流價值觀。
“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熟不熟悉,親不親切?作為現(xiàn)階段高中生的家長們,就是身體沐浴在改革的陽光之下,耳朵聽著這句“數(shù)理化”的魔咒長大的。所以,哪怕——真的是——哪怕有的家長明白語文這門學科很重要,但他們的出發(fā)點也是因為語文這門學科的分數(shù)對于孩子的總分很重要!
字寫好了有什么用,現(xiàn)在都是“五指辦公”?
文章寫得好有怎樣,現(xiàn)在都靠人脈,人脈,人脈!
跟數(shù)理化相比,語文算什么啊,根本就不難學,只要孩子一用功,肯定分數(shù)就上去了!
……
我并不想得出什么結論,然而論證的結果已經(jīng)清晰:社會上漠視語文這一思想傾向,之所以會深入人心,還真是有張三的奮斗,也有李四的努力呢。
一個小團體中,常會聽見這樣的對話。
“你兒子上高中了,準備選哪一科呢?”
“理科啊,你女兒呢?”
“哎呀,我讓她選理科,她非要去學文科,以后能找到什么工作啊?”
“沒事,文科也很好的,不用擔心,你女兒這么努力,也一定能考個不錯的學校,找個好工作的。”
然后,轉過身來——
理科孩子的媽心里面就想:一定是成績不好才選文科的唄,數(shù)理化肯定跟不走,這女娃子啊,長大了,就是學不過男孩子,只有讀文科了。
文科孩子的媽也知道理科孩子媽媽說女兒找個好工作的話也不過是出于禮貌,心里面想到:哎呀,女兒就是不聽話,非要選文科,學校不好填,工作也不好找,真的是糟心!
理科孩子媽的“也一定能”,這個“也”字用的很講究哦,意思是自己學理科的兒子是一定能先找到好工作,學文科的女孩子在其后。

不但理科孩子媽看不起文科生,連文科孩子媽也是。
然后——
這個文科孩子,自選定文科開始,就會受到一大波看不見、摸不到但卻直擊血槽的精神攻擊。
文科孩子家出去走親戚,親戚問選了哪個科,文科孩子媽聲如蚊蚋地說了一聲,“文科”。
親戚笑笑,安慰兩句,文科也很好。
請注意,是——“也很好”!這句話的潛臺詞便是——文科也很好,但相比,理科更好。
媽媽的躲閃的態(tài)度,親戚安慰的回復,都在向文科孩子傳遞一個訊息:你沒有選理科,你已經(jīng)從頂尖人才庫篩出來了,你是“退而求其次的”,總之,你是文科生,你背負了原罪(有些危言聳聽,但我是故意的)!
然后,你還會發(fā)現(xiàn)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
你去問家長,“語文是文科還是理科?”
“文科!”
“肯定是文科!”
“文字類學科!”
語文是基礎學科啊親!基礎學科��!文科生要學,理科生也要學啊!考試也是考一樣的�。。ê蒙鷼�,但是還是要保持微笑�。�
于是,作為“文科之首”的語文,被集體漠視掉,也不是什么開天辟地頭一遭的事情。
再說說個人層面,我經(jīng)常跟學生說如下的話——
“凡是你所逃避的,都是你不擅長的。”
“覺得語文提不高分的人請取關。”
“如果語文提不高,我豈不是早就失業(yè)了?”
心累,真的。
所以,為了保持師生間的愉快相處(嗯,塑料花情誼也是情誼�。。�,這樣的話題我一般都是這么回答的,“考試語文是一門學科,只要作為應試學科,就是有方法的。至于你想不想學,那不是由你來決定的么?”
于是,想學的同學找我了,不想學的同學沉默了。對,互不干擾,天下太平!
說了這么多,并不是想改變別人對于語文的看法。文字的力量可大可小,我雖然是教師,但本質也是一個稍微讀過點書的升斗小民。所以,簡單總結一下——
第一,高考語文是一門學科,講應試的話,有方法。
第二,高考語文是要講積累的,沒有錯。所以,高一高二不積累,你還指望著高三130么?你咋不上天啊?
第三,如果實在是高三了,想要補起來,也不是說沒有方法。(首先,分析試卷,找出自己的知識盲點;第二,針對自己的情況制定個性的學習計劃,先把自己的專題掌握程度排一個優(yōu)先級,掌握程度最差的最急迫,掌握的好的放在最后;第三,先分專題來學習基礎知識,學完基礎知識之后開展專項練習,然后分析自己專項練習中出現(xiàn)的錯誤,舉一反三,再去找到自己錯誤對應的知識點,再聽一遍,然后再做,如此反復,知道做對為止;第四,宰完了專題,然后再套卷。)
第四,最關鍵的一點,你對自己狠的下來么?
以上來自一位老師的深夜夢話,反正睡醒了,我是不會承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