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以后,花港觀魚景色衰敗,到建國前夕,僅剩下一池、一碑、三畝荒蕪的園地;ǜ塾^魚東大門右側(cè)的方池,就是當(dāng)年歷史的陳跡。
題名景觀“花港觀魚”始于南宋,歷經(jīng)演變,至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皇帝欽點御題四字景目,并立碑筑亭而定型。雍正年間(1723—1735年)改址于映波、鎖瀾兩橋間。同治八年(1869年)重修魚池、碑亭,保存至今。
現(xiàn)在的花港觀魚。
1952年,在原來“花港觀魚”的基礎(chǔ)上,向西發(fā)展,至1955年,初步建成了以“花”、“港”、“魚”為特色的風(fēng)景點。1963年至1964年又進行了第二期擴建工程,形成了占地20公頃,比舊園大一百倍的新型公園。
1918年的雷峰塔,西德尼·戴維·甘博攝。
雷峰塔又名皇妃塔,位于杭州市西湖風(fēng)景區(qū)南岸夕照山雷鋒上。
雷峰塔初建于公元977年,相傳是吳越忠懿王錢俶為慶祝寵妃黃氏得子而建,因此名為“皇妃塔”。后來因其所在的山峰叫“雷鋒”,故逐漸被人們稱之為“雷峰塔”。
舊雷峰塔于1924年倒塌,F(xiàn)在的雷峰塔于1999年重建,2002年竣工。新建的雷峰塔為中國首座彩色銅雕寶塔,與舊雷峰塔的風(fēng)格大相徑庭。
1918年的雷峰塔,西德尼·戴維·甘博攝。 差不多與上圖同期拍攝的雷峰塔。作者不詳。
中國民間故事《白蛇傳》中,法海將許仙騙至金山寺,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許仙,被法海鎮(zhèn)于雷峰塔下。
現(xiàn)在的雷峰塔。
“雷峰夕照”為西湖十景之一,是杭州西湖著名的旅游景點。
南宋時為帝王御花園,稱聚景園。清中期逐步恢復(fù)柳浪聞鶯舊景。到1949年,柳浪聞鶯僅存景名碑、石碑坊、石亭子和沙樸老樹各一,一派凄涼景象。
現(xiàn)在柳浪聞鶯也是西湖十景之一,分友誼、聞鶯、聚景、南園四個景區(qū),占地21公頃。其間黃鶯飛舞,競相啼鳴,故有“柳浪聞鶯”之稱。
柳浪聞鶯地處西湖東南隅湖岸,臨水眺望,視野開闊,空氣清新,令人心曠神怡。
百年前的六和塔,作者不詳。
六和塔位于杭州市錢塘江北岸,遠望莊嚴而又雄偉,有拔地參天之勢,為杭州古城最重要的宋代建筑,標志著南宋時期的建筑科技與藝術(shù)水準 。
1918年六和塔,西德尼·戴維·甘博攝。 六和塔,取佛教“六和敬”之義,命名為六和塔,始建于宋開寶三年(970年)。
六和塔占地890平方米(約1.3畝),塔外各層檐角掛有104只鐵鈴 ;塔高59.89米,塔身為磚砌,外檐為木結(jié)構(gòu),平面呈八角形。外檐13層,7層與塔身相通,6層封閉,形成7明6暗的格局。
現(xiàn)在的六和塔。
與上圖相比,現(xiàn)在的六和塔與錢塘江之間的灘涂早已變成寬敞的之江路。
1918年新改造過的延齡路(現(xiàn)延安路),西德尼·戴維·甘博攝。
該路段南宋時多為王府第宅、學(xué)府書院和寺廟、倉庫。清順治五年(1648),當(dāng)局圈地筑城辟五座城門、四座水門駐八旗精兵,建滿清旗營時,此路為營內(nèi)一條小街,因南端連延齡門(在現(xiàn)延安路與開元路交叉處),故名延齡門大街。1914年拆營建路,街道向北延伸至慶春路,并改建為瀝青路面,定名為延齡路。
現(xiàn)在從體育場路向南拍攝的延安路。
1962年,延齡路又向北延伸、拓寬,橫接至體育場路。1966年更名為延安路。
住在杭州運河邊的百姓人家。1918年,西德尼·戴維·甘博攝。 現(xiàn)在
京杭大運河杭州段兩岸已沒有普通人家,代而取之的是20公里長的游步道。圖為杭州橋西歷史文化街區(qū)靠運河一側(cè)。
1918年的杭州拱宸橋,西德尼·戴維·甘博攝。
拱宸橋東西橫跨大運河,是京杭大運河到杭州的終點標志。始建于明崇禎四年(1631年),清光緒十一年(1888年)重建,中間幾經(jīng)興廢。該橋全長92米,橋身用條石錯縫砌筑,上貫穿長鎖石,橋面呈柔和弧形,為三孔薄墩石拱橋,縱聯(lián)分節(jié)并列砌筑。橋形巍峨高大,氣魄雄偉,是杭州城區(qū)最大的一座石拱橋,被譽為“古運河第一橋”。 現(xiàn)在的拱宸橋。歷經(jīng)百年風(fēng)雨洗禮,這座屹立在運河上的古橋容貌依舊,成為運河兩岸日趨繁華的最好見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