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更新于2020-07-23 13:48:30
10918
閱讀
9
回復
國慶的杭州:拱宸橋西

1、

國慶期間,到杭州城北的拱宸橋附近轉(zhuǎn)了一圈。

幾十年前就熟悉透澈的拱宸橋,現(xiàn)在已變的太多。

拱宸橋是杭州城區(qū)最大的石拱橋,它以三連拱的結構跨越了大運河,氣魄很是雄偉。從始建于明崇禎四年(1631年)算起,長長幾百年里,古橋多次毀損廢建,它的故事和杭州城北逐步形成一片商賈倉儲特色區(qū)域直接有關�,F(xiàn)在的橋區(qū)周圍在短時間里成了仿古街區(qū)和住宅樓群,一下子變了出身成份,演變的有些突兀了。

國慶的杭州:拱宸橋西

國慶的杭州:拱宸橋西


2、

一次,和朋友聊著杭州的風景,話題不知怎么的轉(zhuǎn)到了橋。杭州的橋最被人提及的是1937年茅以升設計建成的錢塘江大鐵橋,它與詹天佑所建的第一條完全由我國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鐵路干線并稱為舊中國工程史上的兩項經(jīng)典作品,一南一北,給中國人長臉。其實杭州的橋更多是水網(wǎng)密集地帶的石橋、拱橋,那已經(jīng)是杭州風景不可分的組成了。朋友說,許多老橋都很有特點,但我們見多了根本不會注意。比如說,江浙一帶古橋有個特點,就是橋拱格外高大,他舉例了幾座名橋,其中一座就是杭州的拱宸橋。別的橋我沒留意也沒有什么機會見識,這拱宸橋近在眼前,自小就熟,想起來倒真這個特點。

想下去,就感到了點奇怪,按說杭州的運河河道古時候并沒有今天這么開闊,來往的漁舟客船大都船只細小,拱宸橋要造這么高的橋拱,官家銀子多多耗費,這有個什么緣故罷?難道是圖個氣派?也對,京杭大運河到杭州就是到了終點,這橋應該修成個標志性建筑,造的要讓江南商賈攤販們有震撼感,就象今天,領導們搞派頭就是在彰顯政績�?上яR可.波羅早生了幾百年,他要是在杭州時看到了拱宸橋,準會把這橋?qū)懭胗斡�,讓歐洲人集體仰望仰望;當然,造高橋還有另種可能,就是杭州是帝王南巡常來之地,當年乾隆下江南多次,入杭州都走水路,如果把拱宸橋造矮了,皇家船大,不能夠長驅(qū)直入湖墅,百官無法恭候迎駕皇帝老兒,那就不是建筑問題了,政治的帳怎么算,你懂的。

國慶的杭州:拱宸橋西

國慶的杭州:拱宸橋西


3、

放到幾百年時間長河中看,一座橋造的再漂亮也只是浮云,橋要自身效能靠譜才過硬。今天的大運河里,一艘接一艘千噸鐵駁船在拱宸橋下通行無阻,橋上人來人往,百姓們從不擔心拱宸橋是豆腐渣工程,會“橋垮垮”帶來殺身橫禍,這造橋者,簡直太有才了。

4、

橋的本職工作只是承載水陸交通的互交作用,杭州的拱宸橋卻還會扮演一位歷史見證人,自身就是傳奇。

中日甲午戰(zhàn)爭后,清政府簽定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杭州被辟為通商口岸,日本人取得了在杭州建立租界的權益。日本人原希望在杭州西湖邊熱鬧地段涌金門一帶建立租界的,但遭到杭州民眾的抗議,中國官員也以軟磨硬抗方式壓住日本人的企圖。浙江地方官只肯把杭州城北15里處的拱宸橋以北、京杭大運河東岸的面積1809畝土地劃為外國人公共居留地,其中約900畝為日本人居留區(qū)。當時這片地塊遠離城區(qū),絕大部分是農(nóng)田墳地,難有繁榮前景,日本人極為不滿,要求另選新址。浙江官員一面拖延,一面暗中抓緊在拱宸橋劃定地段自辟馬路,修筑海關,設立起巡捕房,然后說這里已是事實的租界,怎能再換地方呢?不斷迫使日本人就范。雙方持續(xù)的小動作一直相持到1896年9月,最后各有讓步,簽訂了有關章程,拱宸橋地區(qū)劃為日本租界。這是杭州唯一的外國租界,也是近代中國五個日租界之一。日本人在拱宸橋地區(qū)“五館”并舉,辦戲館、茶館、煙館、菜館及妓館,不久又興辦賭館,然而,直到1929年,租界里除了開的最多的233家妓院外,始終沒有象樣的經(jīng)濟建設,更談不上繁榮。1943年,索之無味的日本人宣布把這租界“歸還”給汪偽政權�?谷諔�(zhàn)爭勝利后,杭州的日租界才真正被國人收回。

5、

如果這段歷史給拱宸橋沒有留下特別深刻的印痕,拱宸橋鄰近的地塊上還有另一段自己的特色,這就是強烈的世俗色彩。幾百年來,水運滋養(yǎng)了這里的碼頭、倉儲、商販、漁業(yè),派生了無數(shù)下層行業(yè),河兩岸成了市井氣息濃烈的地盤。如果說杭州西湖是文人雅士的會聚地,那運河畔拱宸橋一帶的魚龍混雜,卻讓上等人避之遠遠,這里如同當年上海的十六鋪碼頭,世俗生活的最底層。

上世紀50年代起,拱宸橋兩岸的幫派、妓寮以至于小生意者都得到整治,碼頭不再是幾個闊佬的了,小絲綢廠、棉紡廠陸續(xù)被公私合營,杭州的工業(yè)區(qū)開始在城北布局規(guī)劃。不知不覺間,運河附近出現(xiàn)了了浙江麻紡廠、杭棉、杭絲聯(lián)等著名的大廠。60年代,全省的絲綢紡織中心集中到拱宸橋一帶,這里成了杭州城市工業(yè)化最值得驕傲的樣板。運河兩岸到處是密集的鋸齒形狀的廠房和大煙囪,三班制的機器轟鳴和著運河船隊汽笛的尖叫,還有拱宸橋邊杭州第一條電車路線轟鳴的車聲,恰是那個年代朝氣蓬勃的共和國前進縮影。

這里出現(xiàn)了大量產(chǎn)業(yè)工人,是運河最美麗的風景。每到傍晚,上萬青年女工下班,浩大場面和一片笑聲讓古橋恢復了生氣。工業(yè)化并沒有改變運河兩岸原生環(huán)境,人們的生活依舊是物質(zhì)簡單愿望樸實。在我少年時代,拱宸橋的夏夜是很美麗的:勞作一天的人群離開蝸居走向河邊,納涼人在竹榻條凳上搖著蒲扇,橋頭上是小風吹得人心舒暢,席地而座到處是喝茶、下棋、聊天的。河岸邊滿載的瓜船上,嚷著“兩分錢一斤”的農(nóng)民點著蠟燭招徠買賣;最歡的是那些賣餛飩、賣棒冰的小販們,只要有人吼一聲,他們就忙顛顛的從橋的東趕往橋西。那時橋東“大眾電影院”還沒有拆毀,三分五分一張票,我和同學們擠在散場的人堆里,過癮的電影情節(jié)到今天也還記得清清楚楚。

6、

回憶里當然也留下拱宸橋灰色的暗影。中,橋東的“杭絲聯(lián)”武斗是杭州最大規(guī)模的血腥之戰(zhàn),兩派的武裝你死我活大打出手。我還記得那個日子——1967年6月6日,幾萬人鐵桶陣包圍了對立派的大本營,“杭絲聯(lián)”廠內(nèi)散亂的蠶繭包被當成工事,藤帽沾血跡、武器散一地,為了主義為了權力強者揮舞著暴力�?簥^后面是虛無,那個紅色年代的背陰處也是夠糜爛,沒有書讀,停課鬧革命,無良青年男女徹夜游逛在橋下,小痞子小幫派總也抓不完。后來翻開一本中國流氓史,才發(fā)現(xiàn)上海灘上三大幫派之一的張嘯林,原來發(fā)跡于杭州的拱宸橋……

7、

這樣的回憶現(xiàn)在已經(jīng)無法延續(xù)了。今天的杭城父母官,有心去除城北的風塵市井味,城市房地產(chǎn)開發(fā)圈地浪潮,義無反顧的席卷了拱宸橋地塊。在“建設新杭州,美化大運河”的標語下,短短幾年里,拱宸橋兩岸所有的老廠統(tǒng)統(tǒng)破產(chǎn),廠區(qū)賣了,機器沉寂,那些傍晚運河邊幾萬青年女工的一路笑聲,永遠消失了。

今天的拱宸橋西,舊街換新顏。商鋪仿舊易,居民換成老板,過日子的味道全變了。新的拱宸橋山寨不了舊時風情,盡管河水反射著仿古茶樓飯莊柔和的燈光,燈籠壁燈映出曖昧的紅光,夜夜笙歌極盡典雅,客人落入一片溫柔,但我們知道,這不是原滋味的拱宸橋,只是克隆品。

原生態(tài)已無,此景非彼景。時世皆如此,真情終難存。

拍一組照片存給今后,留著個念想。除了古橋,神馬都是浮云。



國慶的杭州:拱宸橋西國慶的杭州:拱宸橋西國慶的杭州:拱宸橋西國慶的杭州:拱宸橋西國慶的杭州:拱宸橋西國慶的杭州:拱宸橋西國慶的杭州:拱宸橋西國慶的杭州:拱宸橋西國慶的杭州:拱宸橋西

[ 本帖最后由 w243526 于 2011-10-11 01:39 編輯 ]
反對
回帖9
  • 人贊過
  • 人反對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相關推薦
回復(9)

快速回帖 使用(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表情
新用戶注冊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