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感悟主義的基本原理》 羅國正 (1)
六、感情、愛和愛的重要規(guī)律
有感情才能成全人格。愛是感情世界的中心。愛是主體向對象奉獻的感情。心中有愛才能產生美感。如果你心中一點愛都沒有,這世界就沒有你值得留戀的東西了。人在有愛的大前提下,對具體的事物,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有時因愛而產生美感,有時因產生了美感然后愛上。這都是常見的現(xiàn)象,也是人之常情。因為有愛,有美感,人會感到幸福、快樂,進而覺得生命有意思、有意義!人們可以試相反想想,如果你對那事物,絕對不愛,一點美感都沒有,并非常惡心,能有幸福、快樂的感覺嗎?這些事物對你有意思、有意義嗎?顯然我說的結論是正確的!
雖然人類歷史奔騰不息地向前發(fā)展,感情及愛的形式、樣式與時俱進、層出不窮,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感情及愛的特色,但本質上是一致的。從美學的角度看,感情及愛的本體是人,愛的主體也是人。愛的客體、對象主要還是人,當然也還有其他它。這個“其它”,是指除人之外,人所產生感情及愛的一切事物。例如:愛自己騎的馬、家中養(yǎng)的貓、自己種的花草、自己的房子、家具、一批美食、自己創(chuàng)作的作品等等。人類的大量活動、追求,追宗溯源其動力和目標是來自于愛,這種愛既有本能的、生理的需要,也有心理的、自覺的、理想的需要。如果一個人對感情及愛有正確的感悟和掌握,善于把自己所要的愛的操作,幸福快樂的生活就會增加很多。樹立奉獻精神的信念,就從根本上種下了愛的美善的因,必將嘗到愛的美善之果。就能深切地體會到有愛的滋潤和力量。由于人類的愛歷史悠久,具體內容浩如煙海,這方面的研究、傳說、藝術作品多如牛毛,沒有任何一個人能知道全部。再者,現(xiàn)實歷史不斷地向前演進,愛的內容和形式不斷地增多,我們只能透過種種現(xiàn)象抓住本質的東西,帶有規(guī)律的東西、具有典型性的東西,從而感悟出自己所需要的東西。該如何去思考、去行動才能獲得理想純真感情及愛呢?應該是萬變不離其宗。人的一生必須有愛和被愛的真切體驗和感悟。不然的話,人這輩子就白過了。如果還能從生活上感受到愛的甜蜜,還能從哲學、美學的高度,深深地領悟到人類愛的本質,這樣的人生,值得啦!
所有的感情及愛都有因果關系。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人類一切與感情及愛相關精神活動和物質活動,都不是單一的活動,都是諸多因素互相聯(lián)動的系統(tǒng)。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愛不會憑空產生,需要本體、主體、動機、對象、時間、特定情景和內容、條件、活動方式等等之中醞釀、萌生、成長、發(fā)展、壯大、衰落、結束的過程。有循序漸進式發(fā)展,有的是在特定的因素激發(fā)下,爆發(fā)式發(fā)展。不管在什么階段,什么形式和內容的感情及愛,主導地位,是有奉獻精神的愛心。沒有奉獻的愛心,不可能產生愛的故事。凡是因愛而得到美感的享受,本體或主體會本能地、或自覺地努力將愛擴大、延續(xù)。相反,得到丑感、惡果的。理智的人,就會本能地、或自覺地回避、遠離、終止、甚至會產生報復性的行為。所以,為人應善于積累愛的美善之因,避免種下丑惡的種子,把握好感情及愛的節(jié)奏,用正能量來澆灌美善之因,就會長出愛的好果。
對愛有多角度、多層次的審美標準。如:小愛、中愛、大愛;從產生愛的接觸頻率看,有低頻率、中頻率、高頻率;從為愛所花的時間看,可以分為瞬間相遇、偶爾接觸、短時間接觸、較長時間接觸、長期接觸;從親密度來看,分為沒有親密度、輕微親密度、一般親密度、較高親密度、融為一體的親密度;從距離來分,有兩大類,主體與客體的心理距離和主體的身體與客體距離。從主體與客體、或對象的互動程度來劃分。從愛的奉獻程度劃分,如慈善、公益團隊作為主體,對弱勢群體作為對象,從精神上、物質上所作的貢獻程度等等。……。關于愛的審美標準有很多,歸根結蒂來講,愛是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以人的價值為尺度。而不是以其它為中心、為尺度。
感情及愛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因涉及感情的內容非常之多,有興趣者可找心理學看看。這里,以愛為重點來講講據我感悟、觀察、研究、歸納出的一些原理、規(guī)則、規(guī)律如下:
1、愛是人格固有的一種屬性,或有人格的主體(包括團隊、組織、機構、單位等)的一種屬性,也是他們活動的一個重要使命。
2、愛的主體的強弱大小,與奉獻的強弱大小成正比。
3、任何主體愛心的強烈程度,與奉獻的程度成正比。
4、愛主要有幾大要素:生理結構、心理結構、可運用的客體、利益結構、活動前的設計、策劃;活動過程、活動的結果及對結果的評估,為下一次活動進行新的準備。
5、愛的愿力越大,提升奉獻的能力就越快越大。
6、愛心越大,奉獻越大,人格的魅力就越大。反之,則越小。
7、每一種具體的愛,都處在特定的結構中進行。不存在沒有特定的結構可以進行愛。這些結構主要有:生理結構、心理結構、時間結構、空間結構、利益結構、社會結構、倫理結構、法理結構、活動進行的結構等等。
8、主體越愛對象,對象就越使主體產生美感或對象。越是主體產生美感,主體就越愛對象。如果主體和對象也是人,而不是其它,都有同樣的感受,就會如此循環(huán)升級,不斷縱深發(fā)展,直至當事人進入狂熱,不能自控,失去理智,直奔激情的高峰。這時段,主體和對象都一致感到生命非常有意思、有意義、幸福、快樂。如果這種情形下,有意外的事件出現(xiàn),主體和對象突然有一方消失,或必須分離,主體和對象就會從幸福的陶醉中瞬間跌落極度的痛苦之中,很多人是無法承受。有的會大病一場;有的天天失眠,要吃才能入睡;有的得了抑郁癥或瘋癲了,甚至有的了。不少人過了一段時間,能恢復平靜,返回正常生活。但由于對身心創(chuàng)傷過重,結果都壽命不長為多。只有那些跳出小我,進入大我,從小愛進入大愛的人,振作起來,干出一番大事業(yè)并得高壽。進入狂熱激情的人之中,有個別掌握了特定修煉功夫的人,沒有失控,身心一直都比較健康,這類人既可享受到激情所帶來的甜美,又可通過適度進入狂熱激情的狀態(tài)來激活大腦、神經系統(tǒng),以致激活整個主體。但一般的主體,不懂得這樣的方法,自己不能把持自己,很容易得不到好結果。相反,則主體越不愛對象,對象就越使主體產生丑感,或對象越使主體產生著丑感,主體就越不愛對象。甚至遠離、不接觸,將其作為避之則吉的丑惡客體,以至心中沒有這樣的對象。
從以上的情況來看,人們可以感悟到,情緒、愛與事業(yè)、身心健康、壽命之間的密切辯證關系。現(xiàn)實生活里,有的人為了避免被情所傷,有的人為了修煉自己所愛的功夫、或技能,有的人只從利益出發(fā),一切都按嚴格的邏輯出發(fā),哪里利大就往哪里活動等等。堅決反對用情,將自己對情進行禁絕。不少事實也證明,這些人為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效果是不錯的。但是,我認為這是人格缺失的表現(xiàn),與計算機、機器人沒什么根本的區(qū)別,不能享受到真正的美感和生動、活潑的幸福、快樂的生活。我主張:在修煉功夫、技能,或處于特定的工作時,為了高度專注,可以是處于“無情”的狀態(tài),這是能夠提升效果的。但平時,還應恢復正常人的狀態(tài)。否則,就不近人情。我這種提法,認真感悟的有六類人,他們的用情或移情的狀況,是值得大家參考,或選擇的。第一類,是最普遍的一類,作為一般人,過著一般人的生活,有著正常人的喜、怒、哀、樂,這些人的愛,主要放在三個方面,愛自己;愛家人、親人和朋友;愛自己的工作。第二類,精力主要集中在愛自己的專業(yè)上、工作上。第三類,愛真理,窮盡一生地去追求真理,或自己的信仰。第四,將愛集中在自己的修心養(yǎng)性方面,強化自己的生命能量,提高自己的境界。第五類,一生追求將愛的奉獻并逐步升級,以求實現(xiàn)最大化,由愛家人、家庭開始,到家族、朋友、工作單位、到社會,能力強大后,就對國家、民族作出貢獻。再發(fā)展對人類、對眾生造福。這類型人,多數(shù)是從小立下大愿,刻苦學習,努力實踐,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本領,用奉獻的大量事實,完夢自己的理想。發(fā)展到造福人類、蒼生,這是極高難度的偉大事業(yè),在歷史上和現(xiàn)實中,確實有極少數(shù)人做到了。第六類,里面可以分出很多種人,主要是以上五種類型的組合,屬于混合型。不同的人,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可以兩種組合,也可以三種、四種,甚至五種組合。當然,這些組合基本上是以一種為主,或特定時段、特定環(huán)境下以一種為主,兼有其他的愛的奉獻。我是主張,愛的奉獻是混合型的,因為在現(xiàn)實中,單純只有一種形式和內容的愛,是極少見的,或多或少都兼顧到方方面面。純粹是一種愛的人,屬理論研究的抽象對象,在現(xiàn)實中是極難找到的,不具有普遍意義。
愛的形式和內容非常博大,歷史悠久,而且在現(xiàn)實中不斷發(fā)展、增加新的內容,但我相信,人們可以通過我以上的表述,再通過自己舉一反三地聯(lián)系實際地思考,應對愛和它的規(guī)律有所感悟,從中得出有益的東西。
七、價值和價值的基本原理
在我們星球上,價值是對作為主體的人而言的。沒有人,就不存在價值的問題。絕大部分人、或以人為核心的各種主體,幾乎由始至終絕大多數(shù)的時間在思考、感悟價值,尋求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佳的利益,實現(xiàn)對人、或主體的最大最優(yōu)的有用程度。人、或主體,在不同時段、空間和特定的條件下,有不同的、具體的價值目標。很多人的成功,是與他們有切合實際的價值理念分不開的。相反,很多人的失敗,往往因為思想上存在不正確的價值觀。大量的案例,證明以上的觀點是對的。人們不妨從價值觀的角度,對歷史和現(xiàn)實的例子作出深刻的分析思考。
價值的概念與利益的概念有很大的重合之處。價值和利益,一樣分為物質部分和精神部分。通常所說的利益,多指物質利益和經濟利益。價值,當初也是經濟學的概念,指凝結在商品的一般的、無差別的勞動。后來泛化到政治、軍事、科技、哲學、美學、倫理學、法律、社會學、宗教、教育等等各學科。其實,任何領域對于人來說都存在著價值的問題。價值就是對人有用的東西,對人沒有用的東西,就不存在價值。
價值有物質部分和精神部分。例如:人的生理健康是物質部分,人的心理健康屬于精神部分。實際上,兩者常常是不能截然分開,很大程度是有機辯證統(tǒng)一的。生理的健康,會影響到心理健康。同樣,心理健康又會影響到生理健康。所以,價值應有物質和精神混合的部分。價值既有客觀性,又有主觀性。例如:白菜,是人類的一種食品,它的價值具有客觀性。有的畫家非常愛吃白菜,因為喜歡它的味道,并經常畫它,但有個畫家非常討厭白菜,因為它勾起他想起一段傷心的歷史,而且他又不喜歡它的味道,吃了它還感到身體有不適。這都說明了價值具有主觀性。價值分三個層次:個別性、特殊性和普遍性。價值的個別性是價值存在的基礎,去掉了一切的個別性,則不存在特殊性和普遍性。因為任何的特殊性、普遍性的價值,最終要在較多、或很多的個別中得到落實,才具有存在的真實意義。舉例說一下:具體個人愛吃大米飯,大米具有價值的個別性,這類愛吃大米飯的具體個人增多到一定程度,為了滿足這類人群的需要,從而獲取自己應得的價值,就產生了一個種稻谷的行業(yè),這個行業(yè)處在眾多行業(yè)里,就有特殊性的價值。將稻谷變成大米后,賣給很多人,換取了貨幣,貨幣代表著無差別的人類勞動,這就具有了普遍性的價值。每個具體人為了生活,不單只需要米,還需要油、鹽等其它食品,還有服裝、房子等。所以,努力去掙錢,即掙取具有普遍性價值的東西,用以交換各種具有個別性的價值來生活。換句話說,無論是特殊性的價值,還是普遍性的價值,必須最終能夠兌現(xiàn)到個別性價值。在具體、實際上“有用”,方為價值。不然的話,價值是空話。如有的國家通貨膨脹,或政權交替,結果有的貨幣貶值,甚至變?yōu)閺U紙。以上的道理是非常明顯的。
真、善、美的價值是有機的辯證統(tǒng)一的整體。真,是三者價值的基礎;善是價值的導向和重要體現(xiàn);美是價值使主體滿足的最佳感受和最終的落實。真理具有價值效應。有用,是對事物的本質及其規(guī)律的正確認識和反應的體現(xiàn)。人的價值包括社會對個人的滿足和尊重,個人同時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大多數(shù)情況下,個人是離不開他人、社會中的活動或群體、或離不開相應的關系中去抽象地、孤立地評定人的價值。但對于具體的個人,他可以相對獨立地、相對不以任何外界、或客體發(fā)生關系,而感到特定思想行為的價值存在。例如,睡覺、閉目養(yǎng)神、靜坐、精神內守或自然放松等,對身心健康是非常有價值的。這類有價值的行為,幾乎所有人都會至少做到一種或做到多種。這就存在著兩種類型的價值,前者是社會關系活動中,得到社會承認的社會價值;后者是在相對非常獨立的自己的活動中,自己感受到并肯定的價值。這是最容易不靠外力獲取的價值。這也說明一條重要的道理,價值具有受社會制約的一面,也存在不受社會制約的一面。不受社會制約的方面,其中還包括一個非常重要的價值內容,即自由的精神和獨立的人格。其實,身心健康是人最根本、最重要的價值。西方的社會學家,不很明白這個道理,并將價值只看作是一種受到社會制約的愿望的不易獲得的目的物。它分配不平均,有不同等級區(qū)別,同時認為價值對每個人是給定的數(shù)據,而且迫使社會行為指向價值。但人們應清楚地知道,對價值的研究,要分清內因和外因、物質與精神。人的因素是第一的,是內因,有非常豐富的因素,有主觀能動性,這是非常有價值的研究,這研究也必然發(fā)現(xiàn)里面有很多價值。當我們?yōu)榱搜芯繂栴}方便,側重于人的社會關系和制約,及由此形成種種價值,尤其是物質價值時,我認為,關鍵之處在于:人或不同類型的以人為核心的主體,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和本身具有的能力,努力調動社會和自然的條件,以最小的代價,實現(xiàn)最大的價值。對于具體個人來說,就是努力提升自己的精神和多方面的現(xiàn)實境界,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將勞動有更豐富的技術含量、更多原創(chuàng)性,并優(yōu)質多產,適合和滿足社會所需,這是實現(xiàn)優(yōu)質重大價值的重要途徑。這顯然包括了主客體兩方面的存在。
當一個價值對象、或項目、或叫利益實體出現(xiàn)時,通常是有多方面、多層次的價值或利益,極少是只有非常單一的價值或利益,而且很多是非常明顯地具有時效性。有些價值是明擺著的,大家都知道,有一定條件的人,抓緊時機,就可以獲取,但也有不少的價值或利益,只有掌握特定的專業(yè)知識的人才知道,或經過深挖其潛能、或附加一定的創(chuàng)造性智慧和勞動才顯現(xiàn)。沒有對特定利益的專業(yè)知識者,常常受騙。所以,專業(yè)很重要。善于把握時機和開創(chuàng)性地工作,其收益則驚人。人們絕大部分的努力,都在追逐價值,長年累月形成了一見到有價值的東西,就像神經質的反應,失去了應有的定力,尤其是戰(zhàn)略性定力。很容易犯上短期行為、殺雞取卵、見利忘義,貪婪成性,為小利而傷害親友、合作伙伴的感情。甚至不知道價值應有的邊界,將自己該得的和自己不該得的都分不清,有的還明知故犯,打著堂而皇之的五花八門名堂,干著不可告人的勾當,惡意地侵害他人利益、集體利益、社會利益、以致國家利益、人類利益。這樣,后果將非常嚴重。一方面受到道德的譴責,另一方面隨時被追究法律責任,更甚者,將受到毀滅性打擊。享受價值的主體都被毀滅了,價值都沒有歸屬處時,價值還有意義嗎?這時,以前認定的價值還是價值嗎?這是非常值得人們注重的問題。這問題同時又提醒人們,要認真對待身心健康問題,不然的話,有福都沒命享。這是金玉良言。當然,我們應努力推崇大愛的奉獻精神,為家庭、為集體、為民族、為國家,以至為全人類、為眾生無私地奉獻價值,創(chuàng)造價值,這精神是偉大的,其榜樣的價值,是無窮的,偉大靈魂的價值、類本質的覺醒、自覺的價值具有永恒性!這樣偉大的價值,不是天生就具有的,是長期修煉,堅定的信仰力量驅使的大善果。是代表著人類偉大的理念和追求高瞻遠矚的價值的集中體現(xiàn)。
………
價值是一個涉及到方方面面各個層次的極其龐大體系,其知識、學問,無窮無盡,永遠講述不完,人只能學到老、用到老,不斷地感悟到老。雖然如此,但大的原則、原理不多,例如等價交換,是普遍通行的價值原理等。領悟到以上原則、原理,以指導生活、學習、工作,并從中得到領悟,將生命的價值合理地最大化!這是非常有意義和值得的好事!
八、身心健康之道
保持和追求身心健康的生活,是每個人以至整個人類世世代代的永恒主題。因為,生命和健康是人類各種愿望和實際感受的基礎。愛惜生命和健康,是人的必然要求。是以人為本的理念和熱愛生活的重要體現(xiàn)。同時,人的悟道、提升生命境界的最重要途徑之一,這些都是在不斷努力保持和追求身心健康中獲得。保持和追求身心健康的生活,是一個全方位、全周期、全天候的生命努力過程。時刻都不應松懈的課題,因此應有一個對身心健康的優(yōu)秀理念,總體的計劃和結合具體實際,可取得良好效果的意念和做法,尤其是進入當代諸多方面都高度社會化,人們的身心健康問題的高效優(yōu)質的落實,涉及面非常之廣,具體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常常是科技含量越來越高越多,例如:用立體動態(tài)的、運用相關儀器設備來科學地、全面地評價人的身心狀況,及遺傳基因對人的影響;身心健康與人的經濟收入的關系;有或缺乏、甚至沒有健康知識對身心健康作用的差別;醫(yī)療制度,醫(yī)療、保健服務質量對人們的心身健康產生的效果;危害健康因素的控制;人的交往圈及接觸程度對人的身心健康帶來的問題;人體科學的進展情況;新的醫(yī)療技術、設備的發(fā)明、生產、普及的程度;涉及到法律、法規(guī),當?shù)卣?/font>、國家、聯(lián)合國的相關計劃、政策、經濟投入;各方面資金投入到健康產業(yè)等等的問題。總之,身心健康問題是跨時代、跨地域、橫貫多個領域、涉及到全世界、每個國家、每個民族、家庭、以及每個人的問題。有著非常龐大的、立體動態(tài)不斷發(fā)展的知識和操作系統(tǒng),任何人都不可能掌握其全部。所以,要感悟身心健康之道并有效踐行,首先要運用好分類法。先將自己經常需要的學好、用好,將不需要的,暫時不管。加上很多東西,也不是你管的。既無權管,也沒能力管。遇到需用,但不懂的問題,還可以查找相關的資料、信息,還可以找老師、或相關專業(yè)部門等。重要的、急用的先學,循序漸進,逐步使自己進入身心健康的優(yōu)秀狀態(tài)。下面我簡約表述一些主要的觀點,供大家對身心健康問題感悟:
1、普通規(guī)律與自身的規(guī)律相結合
人的生理結構和心理結構既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同時又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有貫穿著整個生命過程的規(guī)律,又有每個年齡段的特殊規(guī)律,而每個人還有自己的個別規(guī)律。所以,要使自己身心健康,要努力學習普遍有效的身心健康的知識,再結合自己在不同年齡段,不同的身心狀況和現(xiàn)實條件的實際情況來指導工作、學習、生活,既有理論指導又有現(xiàn)實體驗,并與時俱進地將身心調整到相對最佳的狀態(tài)。
2、要重視身心平衡規(guī)律中向前發(fā)展
健康的人,身心都是比較平衡的。如果失衡,就產生病變。身心平衡,包括人的生理與心理平衡。人的生理自身的平衡,人的心理自身要平衡,大的方面來講,就是陰陽平衡,五行的金、水、木、火、土,要相生不要相克。按照二十四個節(jié)氣的特點,進行衣、食、住、行修煉等等。這都是中國的傳統(tǒng)理念,中醫(yī)理論的重要內容。歷史和現(xiàn)實的大量事實證明是正確的。例如,歷代很多著名的中醫(yī)人士都非常高壽,他們就按這套理念來調理身心的。很顯然,中華民族人口這么繁盛,同中醫(yī)的作用分不開。這套理論涉及的范圍非常廣大,例如,認為男屬陽,女屬陰;督脈屬陽,任脈屬陰;整個宇宙的萬事萬物,都可以分陰陽,還可分五行。并同人的身心平衡密切有關。如衣服的顏色、各類飲食、住房的位置與布局,每年、每月、每日的時辰,地球在宇宙空間的位置,及與滿天星體的關系等等,這也是中國古人追求天人合一的理論基礎。如果以上所列的種種陰陽五行,都與人的身心陰陽五行取得最佳的和諧平衡,古人認為就達到了天人合一啦!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知識體系和操作系統(tǒng),加上現(xiàn)代以來,不斷的科學發(fā)現(xiàn)、技術的進步,和人類必將在宇宙空間上擴張,古代的理論已不可能完全適應當代人的要求。面對著這樣龐大的系統(tǒng),怎么辦?通過什么途徑來實現(xiàn)人類追求高境界的身心平衡崇高理想呢?因此,我提出了“人-機合一的天人合一”理念,人們可以通過集人類最高的智慧和力量,創(chuàng)造輔助自己的各式各樣的客體——“機”,既可以解決咨詢問題,又知道身心平衡的路徑、方向,或每一個細節(jié)。還可以解決只靠自己難以實現(xiàn),由“機”輔助,實現(xiàn)其身心平衡。
主體內的生理、心理平衡,主體與客體的和諧平衡,是有很多途徑和方法實現(xiàn)的。如:除中醫(yī)外,還有西醫(yī)、心理學、宗教、武術、修煉氣功、體育運動、學習藝術、聽音樂、選擇相關的書籍閱讀、旅游等等。針對這方面問題的最新的科研成果也很多,如腦科學的進展、人體內菌群的調整等等。我認為,實現(xiàn)良好的身心平衡,通常要注意處理好幾個問題:第一,保持有充足的睡眠;第二,注重體育鍛煉,如打太極拳、散步、跑步、靜坐等;第三,多讀書學習,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掌握嚴密的邏輯方法和相關的專業(yè)知識,有較豐富的社會閱歷,有一個善良正義的心,不生妄想、不存貪念,掌握正確的審美方法等等。這樣對自己、對別人、對事物,就有正確的判斷、合理的看法,心態(tài)會很平衡。這種心態(tài)平衡,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需要努力學習、體驗,善于總結經驗的結果;第四,正確飲食并懂得運用飲食的方法調養(yǎng)身心;第五,正確穿著衣服,既防寒避暑,又要合乎各種場合的要求和自己的角色,達到大方得體美觀的效果;第六,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規(guī)律、有理想目標、朝氣蓬勃地學習、工作、生活。遠離和去掉不健康、有害身心的事物,多親近能提高自己正能量的人和事;第七,選擇有利于自己身心平衡和發(fā)展的時空,包括家居、家具、工作活動地點、周邊的人群和社會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第八,對身心健康問題,養(yǎng)成愛好學習、研究、踐行的習慣,并有長遠打算和目前的計劃,并努力分階段、有步驟地落實好;
九、語言與心法之妙
語言與心法的問題,我在《再論心法》一文和我寫的不少文章里已有基本的論述。由于這方面的內容非常重要,為確保本文的相對完整性,在此須有所表述。語言被稱為人類的第二信息系統(tǒng),世界不少著名的學者、哲學家、心理學家等等,認為人類在我們星球與其它動物的關鍵區(qū)別,就在于創(chuàng)造了第二信息系統(tǒng),這本身就是極其重要的工具,其中的主要作用在于思維、交流、產生心法等等。人類并利用這套工具,進一步幫助人們進行物質生產,和為了更好生產而制造生產工具,這些又反過來促進了語言的發(fā)展,強化精神世界與實踐結果之間的邏輯推演關系。使人類靈魂的內容逐步發(fā)展豐富,這樣,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互為促進,良性的循環(huán),不斷地螺旋式上升,促進人類這個物種在我們星球上繁衍昌盛,成為最強智能和情感的物種,以至使人類在浩瀚的宇宙中追求自由、幸福、美好的生生不息的生活,并為實現(xiàn)“人-機合一的天人合一”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和充滿著理想的前景。
我在《再論心法》一文中,對“語言”的含義是這樣講的:“語言的含義有狹義和廣義:(1)人類用來自己表達意思、進行思維,或對外交流思想的工具。由語音、詞匯和語法構成一定的系統(tǒng),常用的是話語、書面文字的形式。(2)廣義的語言,包括書畫、雕刻雕塑、攝影等藝術形態(tài)的語言、符號、數(shù)碼計算機語言、人工語言、肢體語言、表情語言、各個專業(yè)行業(yè)特有的語言、簡約的圖案、代號等等。內含特定的信息、意思。
“人類的語言產生與人類的意識同步。思維是以語言的方式實現(xiàn)的,意識和思維都離不開語言。即使在默想也與語言有關。心法是在有語言、意識、思維的基礎上產生的。同時,心法又起到豐富、精煉、簡約語言系統(tǒng)的作用,心法本身也有一套相對獨立的心法語言系統(tǒng)”。(引自《再論心法》)。那么“心法”這概念的含義是什么呢?我在《再論心法》里是這樣定義的:“是人的本體、或面對客體時作為主體在產生意識、思維后,尤其有了語言、文字、符號等之后,通過生活、體驗、學習、訓練、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的過程,從中領悟、認識的同時,加以總結、提煉出來的方便法門、法則、規(guī)律、思路、程序、運作的方式、方法等,為了更好、更方便隨時可用,將這些內化入人的心里,成為心法,以更便利、更有效地幫助人實現(xiàn)目標或理想。心法不是人先天就具有的東西,而是后天體驗、探索、學習、訓練、感悟、實際應用、總結、提煉的結晶。人們將這結晶內化于心,根據實際需要隨時有效運用,才算得上真實心法。如果沒有內化入人的心里并進行運用,這不是本體、或主體的心法。最多屬于記憶、或記錄的知識而已。心法的本質特征是精神。心法是人的靈魂、精神、思想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心法在人的精神世界、靈魂、心理活動中,以其獨特的形式和內容存在,在實際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它高度地體現(xiàn)出人的主觀能動性。心法主要集中在人的本體、或主體的核心部分,并依靠這部分所具有的功能、機制、所儲存的能量、信息、知識、經驗等進行運作,這核心部分就是——大腦”。“心法”是受人的靈魂、精神、思維或叫心理活動中的念、或理念、或愿力和追求的目標所控制、啟動、牽引和設定的運行軌跡,或制止。這些是心法的主宰。人是有意念、有目的才使用心法的。心法不會無原因地產生和使用。以上所講的是心法最根本的、最基礎的東西,是其它類型心法之所以存在和發(fā)展的前提。
語言和心法的重要性是無可置疑的,它們和身體、身心健康一樣,是人類一切基礎的基礎,是構成人類靈魂的內容、軟件。是貫穿著生活、學習、工作的整個過程,并始終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語言和心法,既可以相對作為主體,又可作為客體,既可作為出發(fā)點,又可以作為目的地;既可是主體的核心部分,又可作為工具運用;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質的;……;既要依靠它們來感悟,又是要感悟的本身;總之,集很多項辯證統(tǒng)一于一身。學習、運用語言的過程,是一個充滿感悟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提升感悟境界的過程,里面有各個層次,各個方面的感悟原理。無論是人格的確立、人類本質的確證、所有人的日常生活需要、為實現(xiàn)理想的目標、甚至人類當前計劃的實施和終極的追求等等,都離不開語言和心法。通過發(fā)出的聲音的語言,其聲頻振動對人的大腦和身體其它部位的作用是很大的,人類應注重良性聲頻的研究,因此,努力學習好語言和心法是人生重中之重的課題。
十、美學和文學藝術對生命的影響
人類很多事情都是從感覺開始,最終結果在感覺上得到落實。沒有感覺,就沒有感悟。感覺是分很多個層次的,從非常原始的感覺,到高品味進入美學境界的感覺,不是天生就可以自然地發(fā)展上去的,而是要經過非常努力學習、體驗、不斷地感悟才能達到的境界。如果人的一生都只停留在低層次的原始感覺上,我認為這是悲劇。如何才能提升生命的感覺、感悟、品味,進入美學較高境界的層面呢?學習美學、藝術、文學和科學文化知識,是一條非常重要的途徑。個人如此,家庭、群體、民族、國家也如此。美育特別重要。美育應從兒童就開始。雖然人類在千百萬年的進化中過程中,不斷在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中進行趨吉避兇的審美歷練,本能已具有審美的能力,愛美惡丑。由于社會不斷發(fā)展、進步,很多事物已由很多文化元素和其它多方面的元素所組成。人們的精神世界、精神生活非常豐富、并多元化。很多產品、藝術品從物質構成到精神因素都復雜化。要進行正確的審美判斷,常常須有深厚的美學知識、文化內涵、專業(yè)水平和經驗,單憑本能的感覺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舉例說明一下,如對一棟建筑物進行審美判斷,就涉及到這建筑物是東方風格,還是西方風格,或是其它風格。如果是東方風格,它的設計理念是古典主義、還是后現(xiàn)代主義?或是其它主義。如果是中國古典主義的設計,里面主要是儒家元素,還是道家或佛家元素呢?或是以一家元素為主的,綜合多種元素呢?等等問題,都應正確回答的。這些肯定不可能不經過努力學習美學、藝術和多元文化的人,只憑本能的美感就可以準確回答的,F(xiàn)實中,就算學歷很高,但文化水平很低的人多是如此,沒有美學、文學、藝術修養(yǎng)的人,品味常出現(xiàn)庸俗,犯很多低級的錯誤。例如,有很多人的家居建筑和裝修,是用西式的現(xiàn)代主義的,但家具卻是中國古典主義的紅木家具,這明顯是不配襯的;又如泡高檔的中國好茶,卻用上一次性的塑料杯;品嘗中國優(yōu)質的茅臺酒,卻用裝紅酒的大酒杯,如此等等,不倫不類,都說明缺乏審美意識和能力。辛辛苦苦的勞動果實,在最終落實的感覺中,得不到令人滿意的美感。由于沒有文化內涵、審美知識,出了差錯,還不自知,在美感上,麻木不仁,是很可惜的。
美學主要是研究人的美感、丑感和其相關的原理、規(guī)律、審美標準,并將文學、藝術作為重點的研究、評價對象,從而啟發(fā)人們進行凈潔心靈、美沐言行、潛移默化地引導人們漸漸懂得和自覺地追求真、善、美。我對美是這樣下定義的:美就是有生趣的感覺。沒有生趣,就不存在美。人們一切合理的追求,最終的落實,就是有生趣的感覺。而藝術則是有人格者通過訓練有素的技巧外化為具有審美價值的作品。藝術無論對創(chuàng)作主體,還是受眾,全過程都可以令人感悟。文學的本質就是人學。三者都須有高尚的靈魂的基礎上,所產生美好的感情、智慧、技巧,才能有優(yōu)秀的品位,一旦達到崇高境界,其精神的光芒,可以長久地在世界上照耀。人們可以通過學習美學、文學、藝術的形式和內容,在心靈上種下真、善、美的種子,與生命一起成長。很多經典作品都起到精神播種的作用。學習經典、經常參與系統(tǒng)的審美活動,感悟的美學境界會有明顯的提高。以書法、繪畫為例,它們是視覺、線條、色彩、平面的藝術。學習、或努力創(chuàng)作這兩種藝術,就能很明顯提升人們對視覺世界的感受能力。有不少平常人感覺不到的東西,對書畫家來講,已產生了感悟,并可將這些感悟外化為優(yōu)秀的作品。因為,我們所看到的世界萬象,都是由色彩和線條組成,而線條的魅力常更大于色彩。當書畫家進入優(yōu)秀狀態(tài)時,將感悟提煉出創(chuàng)作主題,通過構思濃縮出特定的意象,用簡練的筆法將線條和色彩變?yōu)槠矫婢呦?/font>。就實現(xiàn)了瞬間創(chuàng)造出永恒和宇宙的唯一。這創(chuàng)作過程 ,思維在活動中凈化、趨向于大道至簡,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在審美,既是提取過去的記憶,又是消化著當前的思考和相關內容;既是過去經驗的繼承和延續(xù),又是在感悟中創(chuàng)新;……。人若常能這樣,會感悟出很多道理,就離真、善、美越來越近。練書法到一定程度,還有很多良好效果。如可以根據自己需要,選擇特定的書體臨摹、練習或創(chuàng)作,是可以改掉身心上的一些缺陷、或強化某方面的氣質或功能,提高自己的定力。練行書、草書、狂草,如果練得好,起到練拳、練劍、練氣的作用。既可心理調節(jié),又可生理調節(jié);既豐富文化、技藝的修養(yǎng),又提升美學境界和人格魅力。這都體現(xiàn)出中華文化其原理處處可相通互用的博大精深。到了一定境界的時候,人往往不是只對某一點的感悟,而是一法通法,法法相通,對生命、對事物的整體感悟,由漸悟進入頓悟。接著講文學,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可以這樣說,在當今社會幾乎沒有人不受過文學的影響,由此可知文學的滲透力對心靈的作用是多么的厲害。古代很多皇帝,現(xiàn)在很多人基本上都沒記著了,而優(yōu)秀的詩人寫了一首很短的詩,千古以來不斷地被人傳頌。大家可想而知文學的感染力、生命力。單憑這點,人們可以有很多感悟。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都是由優(yōu)秀的語言組成。人若希望靈魂、思想、優(yōu)秀,腦海要充滿優(yōu)秀的語言;并用它來社會交往,效果更佳。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是感情濃縮的傾瀉。人是感情最豐富的社會動物,應善于感情的表達。文學以形象的方式表現(xiàn)事物。普遍人的大腦是較善于記住形象的事物。文學常講典型動聽的故事。多數(shù)人都愛聽動人的故事,如此等等。文學一一將人性中的很多特點對號入座,能不動人嗎?能不引起人們很多感悟嗎?但有一個重要的情況是,古今中外,文學作品多到浩如煙海,任何人窮盡一生都看不完,而且每天都有大量的文學作品創(chuàng)作出來,每個人的時間、精力很有限,只能選適合自己的經典作品閱讀,將人生的境界更好地提高。
美學、文學、藝術里面有非常之多令人感動、感悟的內容和原理,在這里就不展開表述了。人們可以多找些相關的書籍、藝術品看看,也可以在互聯(lián)網查找我著的二百二十多集的《美學心得》和頓悟書畫藝術作品看看,相信會加深大家對感悟主義的理解。關鍵是在現(xiàn)實的體驗里,以至是創(chuàng)作中,領悟這些原理。有洞察力的人,還可更進一步發(fā)現(xiàn)新的原理。
十一、經驗和各門學科對感悟需要用的常識
善于每事總結經驗的人,是容易走向成功的。把所經歷過的,進行思考、分析、歸納,并總結提升為原理、規(guī)律,內化為心法,就能在前進的道路上少些曲折、多些順利。書本知識固然重要,但書本知識代替不了真實的體驗,書本知識通常只說出了普遍性、特殊性的東西,很難說出完全適合你的東西,加上不少書本的東西都是講已經過去了的事物。有的已陳舊失效了。所以,有句名言:“盡信書不如無書。”我常在文章里提出矛盾有三個層次,即矛盾的普通性、特殊性和個別性。大量的個別性是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基礎。以喝茶為例,很多人都知道善于喝茶的人可以悟道。因為茶道的本質即人道。這具有普遍性。但是,你在特定的時間、空間、情景、身心狀況里,該喝什么樣的茶最合適呢?這就需要有一定的知識、經驗和需要自己在喝茶中逐步地感悟。又如,人體一定需要基本的營養(yǎng)的,人是還要有基本的法律常識的。每個有自立能力的人,這些常識是需要懂的。不然的話,如何保障身心健康,如何使自己的言行不觸犯法律呢?常識涉及的面很廣,很多是日常生活的常識,也有很多是各行各業(yè)的常識。日常生活和自己所從事的行業(yè)、專業(yè)是常識的主要來源,也是人生的常識基礎。常識有地域、時段、行業(yè)、層次之分。例如,農村人剛入大城市,或城市人剛到農村;底層老百姓到高層次的人群參與活動,或一直處在高層次生活圈的人,走入底層的活動圈;鞋廠的工人與家具廠的老板;偏僻山村還存有古代的禮儀與現(xiàn)代大都市的常用禮儀等等,各自的常識是有一定區(qū)別的。里面都隱含著很多各自的道理。世界上的常識太多了,有些需要學,很多用不上的,就無需學。因為時間、精力有限。思想和行動應放在比較重要的事情上。人生很多感悟,常有賴于已掌握的常識和真切體驗,從而提升生命的價值和境界。常識可以分為四大類:一是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一般常用的知識,要使之成為習慣并本能就可以反應過來用上;二是特別重要,思想、言行一定按此遵循,一刻也不能松懈的常識,如愛惜生命、遵紀守法、愛護大自然等常識;三是與自己沒有關聯(lián)的,派不上用場的常識,可以置之不理。四是須知其大略,無須深透其內涵的常識,這類常識非常之多,深入研究是專家、專業(yè)人士的任務,作為這方面的外行人,沒必要,也沒有這么多時間、精力去深入研究。但必須要粗略知道,便于站在正確的一邊,不然的話,會鬧出大笑話,甚至犯嚴重的錯誤。例如,大量的法理知識、大量的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最新科技的成果,專家對經典文學作品、藝術品的經典評述。時事專欄作家對國內外形勢的分析等等。很多事情,如果你全然不知,是跟不上時代步伐的,與親朋一起聊天,也沒有“談資”,如世外之人,顯得沒有意思。常識無處不在,例如,為什么人與人之間見面需互相問聲好?對不同的人、在不同時段、場合的問候,以什么句子語氣最合適?為什么刷牙時,要讓牙膏泡沫至少留在口腔超過三分鐘?為什么家用電制須安放在特定的高度?為什么交通紅綠燈在特定路段須多少秒才轉換燈光?為什么很多茶要用八十五度水溫來泡?等等,都是有經驗、觀察數(shù)據、學理基礎來支撐的。有的須深入研學,有的大略知道就行了,對自己完全無用的,可置之不理。總之,要感悟對自己需要的、有用的常識。有些常識,是可以導致人們逐步升級感悟的。有的感悟是需要同類型的常識群來引發(fā)的。也有些感悟需要不同類型的常識,進行混合才產生的,等等。大感悟常常需要一條或多條規(guī)律、原理為主,通過多個常識組合而思考、產生思想上的飛躍而產生的。人在學與用中,感悟出真理、感悟出意思、意義,感悟出生趣。
十二、感悟主義的基調和藝術風格
人類在經歷千難萬險的千百萬年奮進中,經歷了原始主義、古典主義、現(xiàn)代主義后,又經歷后現(xiàn)代主義在物質上、精神上的瘋狂洗禮,很多人終于在無數(shù)的痛苦中漸悟里產生了頓悟,這是感悟主義登上歷史舞臺的重要歷史原因。后現(xiàn)代主義比起以前的主義有更強烈的城市感,人們在灰暗的建筑群里穿梭、活動,到處都有煙囪,汽車的廢氣,溝渠、沙井的臭味,嘈雜聲。都市生存競爭異常激烈,一雙雙敵視疑慮的眼神,一個個患有各種類型疾患的面孔,每個人都是在社會大機器中的小零件,被動地旋轉著。后現(xiàn)代主義的作品,也是在這樣的藩籬中給人以暈眩、破碎、拼湊、斷裂、喪失中心、精神分裂、毀滅、丑的感覺。人們再不能忍受了,后現(xiàn)代主義對人肆虐異化,本能地和自覺地醒悟,向著以人為本、追求本質歸復方向努力。這就種下了感悟主義的種子,并漸漸地生根發(fā)芽,人們開始努力治癒身心的創(chuàng)傷,奮力走出后現(xiàn)代主義的陰霾,從幻覺、空洞的口號、得不償失的虛無中,回歸腳踏實地的真實生活。這幾十年來,出現(xiàn)很多影響世界格局的事件,甚至改變了整個世界,都直接或間接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各種媒體進行了詳盡的報道和解說,讓人們一次又一次的震驚和猛醒。以至徹底頓悟。多年來,每年全球數(shù)以億為單位的人數(shù)出外觀光旅游,欣賞美景、品嘗美食、參觀美術館、博物館,手機具有先進的拍攝功能后,人們對取景的審美要求、藝術水平在不斷提高,對風景和大量的社會現(xiàn)象進行拍攝,海量般的照片、錄像在互相傳播。人們更關心活動環(huán)境的綠化程度、空氣質量、陽光的照射,更關心各種生活方式的對比和文化的對比,大家有了強烈的愿望,建設美麗的城市、美麗鄉(xiāng)村,各地政府也為此規(guī)劃、財政撥款。力求做好做細這類工作。新聞媒體、手機微信、各類圖片、錄像,還有大量的專家、專業(yè)人士浮頭露面,大講醫(yī)療、保健、美食、品茶、市井新聞等等的問題。一方面,人們向往美好生活的那股勁不斷的往上使;另一方面,后現(xiàn)代主義的現(xiàn)象被人們進一步充分地認識到,是不人道的,努力抵制,迅速地削弱。所有這些情況,無不指向和出現(xiàn)這樣的感悟主義的理念和活動:人們在感悟中覺醒,本能和自覺地大幅度調動自己的正能量,努力抵制或消除后現(xiàn)代主義的負能量現(xiàn)象,回歸本性,以人為本,去除幻覺和精神控制,確立以人為中心,以人的價值為萬事萬物的價值標準,用審美的態(tài)度和藝術化的尺度,來衡量事物和活動。人們的獨立人格,自由的精神,美學水平等意識在提高,自覺地、并事實上已經不斷地在提高分辨真、善、美與假、丑、惡的能力,爭取更健康、長壽、智慧的人生,理解到珍惜當下美好生活的重要性,努力創(chuàng)造和享受更多自由的空間和舒適的生活,接近和諧的美學境界,等等。這就是感悟主義的基調。
感悟主義的藝術風格是在后現(xiàn)代主義走向衰亡和感悟主義登上世界舞臺的歷史因果關系里和社會背景中出現(xiàn)的一種重要的美學、藝術現(xiàn)象和相關現(xiàn)象。所以,必然帶有這歷史的胎記和感悟主義的基調、理念。雖然,當代已出現(xiàn)了眾多的感悟主義的藝術作品,由于人們在迅速的時代流變中,新舊觀念的猛然交替,不少人的思想出現(xiàn)混亂,對全球化現(xiàn)象、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崇高理念、電子計算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和應用等等,感到茫然,甚至感嘆老了!對新的生活還未適應過來,人已非常勞累、軟弱無力!這些都反映在不少藝術作品中,從形式到內容上的矛盾、無奈。雖然,就其總體理念和技法上,都帶有感悟主義味道,但殘留不少后現(xiàn)代主義的壓抑感。這種狀態(tài),在歷史上每個大時代的轉換中,也有類似的現(xiàn)象。較徹底的感悟主義藝術風格,我認為是這樣的:以積極向上的姿態(tài),強調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以人的價值為一切價值的尺度,治癒曾經的創(chuàng)傷,朝氣蓬勃地投入生活,感悟各種藝術技法,將人格外化為作品,從創(chuàng)作構思、創(chuàng)作的過程到創(chuàng)作結果。無論對創(chuàng)作主體和觀賞者的感受,能起到提升正能量,有智慧啟迪和美的享受;創(chuàng)作主體著意創(chuàng)作過程自身的修煉和感悟,而不是只追求吸引觀眾而不顧自損主體。在學習和繼承傳統(tǒng)優(yōu)秀理念和技法上,非常強調有新理念、新技法,將對生命的各種感悟融入作品中,力求作品達到大道至簡,既有高尚的靈魂,又有氣場感,還有巧妙的技法,并提供新的藝術樣式,與時代的節(jié)奏合拍。由于感悟主義誕生的時間不長,在各個領域的藝術風格,還有待進一步探索、完善,還須人們進一步觀察、分析、歸納、總結。以頓悟書畫藝術為例,它屬于感悟主義的藝術,其風格和特點是:堅守以人為本的理念,創(chuàng)作過程就是一個修煉身心的過程。古今中外的技法都可以融會貫通,凡可用于創(chuàng)作的工具都可以用上,關鍵是能取得最佳的效果,創(chuàng)作時常給人們的印象是:別開生面,大刀闊斧,干脆利落,不留臃腫,惜墨如金,直奔主題,有強烈的節(jié)奏感,見者豁然開朗,可即得感悟。頓悟書畫藝術屬于新生事物,具有光明的前景,但還須積累經驗,培育隊伍,扎實根基,進一步系統(tǒng)化。
十三、逐步將感悟的境界提升
人的一生,是個始終須要感悟的過程。在某種意義上講,人類的發(fā)展史就是一部不斷感悟,不斷向前的歷史。從大多數(shù)情況看,感悟境界的不斷提升,就會越來越專業(yè)。自然科學如此,社會科學如此,各行各業(yè)、各個領域也是如此。事實告訴人們,在某一領域的感悟達到非常高境界的人,除了在這個專業(yè)、行業(yè)上知識和經驗豐富外,還須有相關配套的知識和經驗支撐。我們很難找到只獨孤一味,完全不需要其它方面支持,就可以達到巔峰境界的人。例如,一個物理學家,他的數(shù)學、化學、實驗操作等等的知識也是非常豐富的,甚至對文學、音樂等等也很內行。又如一個書法家,他對繪畫、美學、文學、歷史、鑒賞等的知識都很豐富,甚至也很專業(yè)。追求感悟境界提升,對于很多人來講是一個自然、自覺的過程。有各式各樣的感悟道路。按我的經驗和理解,要想順利提升感悟的境界,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事情:
1、首先學好語文,然后就更較容易地學習一定的哲學和美學知識,進一步應學習好形式邏輯、辯證邏輯,掌握常用的幾何、數(shù)理、物理、化學知識。這樣,就懂思維、推理、歸納、抽象,明白感悟的大方向和目標,少犯大錯誤,少走大彎路。這是感悟在精神方面的基礎。
2、自覺地、有計劃有步驟有具體方法地鍛煉身心健康,合理飲食,保證有足夠的睡眠和休息時間,使身心強而有力,具有耐久性、高度靈敏,充滿氣場感。因為,很多的感悟,特別高層次的感悟,常需要這些。有極少的感悟,有時甚至缺一不可。這就是感悟的主體根本。
3、選擇好自己需要的專業(yè)、項目,努力鉆研,和學好與此相關的知識,完善好需查找的書籍、資料、信息的儲備、或查找渠道,勇于探索、發(fā)掘、發(fā)現(xiàn),有自己的專業(yè)信息交流圈,人際關系等。以便將感悟境界提升,以至實現(xiàn)人生所愿。這是實現(xiàn)感悟境界提升的途徑、目標、理想。
4、理論與體驗有機結合。感悟境界的提升,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結出良好的果實。但須對具體問題作出具體的合理分配和處理,例如:搞數(shù)理邏輯推演、幾何論證,主要是從理論到理論,只有偶爾與現(xiàn)實聯(lián)系,當然這也可以稱為理論實踐。又如打太極拳、學游泳,主要是靠實際體驗才能真正掌握。離開了實際體驗是掌握不了的,也無法證明你是否已經掌握了,當然有先進的理論指導則更佳。又如很多人學習《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不知道這是佛家的一種修煉功法,只會經常念口璜。不求甚解。其實,這佛家功法須高度理論與按此理論指引進行實際練功才真懂其內涵。所以說,理論與體驗相結合,才能得真知,結好果,這是從努力提升感悟境界開始,最終能達到提升現(xiàn)實境界的必由之路。
5、抓著所有提升感悟境界的機會
人的境界可以分為很多種,如思想境界、體能境界、智慧境界、氣場境界、藝術境界、美學境界、實力境界等等。這都可以促進感悟境界的提升。反之,感悟境界的提升也可以促進其它境界的提升?傊,精神的力量可以轉化為物質的力量,物質的力量也可以轉化為精神的力量。對于每一個人來講,提升物質力量的機會與提升精神力量的機會,往往不是均等而來的,有時前者有機會,后者沒有機會;有時則相反;有時一邊大,一邊小;有時則看似是機會,其實是假的。人們只能根據自己的實際,及時地把握好機會。獲得感悟和提升。感悟境界的機會,應該是有很多渠道。首先,要有隨時把握機會的意識,事先做好各條渠道出現(xiàn)感悟機會的充分準備,這樣才不會機會到來了,還茫然不知所措。這是不少人常犯的錯誤,有的人會為此后悔一生。獲得和提升感悟境界的機會也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主體內生的,另一類是客體提供的。以個人作為主體為例,漸悟到一定程度會產生了頓悟;自己有所發(fā)明創(chuàng)造;或在夢中出現(xiàn)一些情景,使自己覺醒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或身心在特定的時段、空間有些微妙的變化,引起新的思考等等。客體提供給個人主體獲得感悟和提升,感悟境界的機會就更多:如看到一本好書引起的;或旅游、參觀引起的;遇到良師益友的指點;看新聞報道引起的;大的時局變化引起的等等。總之,善于抓住機會,就是拿到打開感悟之門的金鎖匙。
……。
感悟的原理非常之多,希望讀者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如果讀者對感悟和感悟主義有濃厚興趣,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查找我寫的相關文章,其中我寫的《美學心得》就有二百二十多集,里面大量提供給你可以感悟的內容和感悟主義的內容,例如:人類發(fā)展的四大活動規(guī)律,修行的次序,關于平臺的問題,藝術終極追求,《論心法》,《再論心法》,《生命的感悟》等等等等。信息量很大,可讀性很強。同樣,大家也可以找各種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文學書籍、藝術品等等看看,參觀博物館、美術館,游名山大川等等活動中得到大量感悟。
人類各個歷史階段都記載著大量的感悟,這些感悟都從精神上,以至物質上不同程度地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各時期的感悟,總體上都歸入所在歷史作為主體思潮、美學特征的主義之中。感悟主義由于是在后現(xiàn)代主義的時空里醞釀、萌生和發(fā)展起來的,受到它的教訓、刺激最多、最深。所以,本文較多提及它。其實,感悟主義是受眾多主義及其它的影響,是綜合作用力的結果。這一點,大家須有清醒的認識。例如,有人運用原始主義的理念、或作品、或產品對后現(xiàn)代主義進行批判,產生系列的感悟觀念、作品等;有人因崇尚古典主義而否定后現(xiàn)代主義;有人追求現(xiàn)代主義的生活方式,而認為后現(xiàn)代主義搞過頭了;不少人因向往未來的和諧主義,覺得后現(xiàn)代主義亂七八糟;有人非常喜愛天人合一主義,追求“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與“天地合其德”的境界。盡量擺脫后現(xiàn)代主義的氛圍而修行;有人信仰人-機合一的天人合一主義而頓悟;當下,人們使用手機的多種用途,以對“人-機合一的天人合一主義”有所領悟,有了很多的啟示;有人長期從事現(xiàn)代古典主義的創(chuàng)作等等。總之,不同角度、層次產生的感悟思想很多。感悟的類型也不少。所以說,感悟主義不是一個統(tǒng)一的思潮,這是當下的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里,有理性反應的,有感情沖動的,有從利益出發(fā)的,有從自己愛好出發(fā)的,也有胡思亂想的。我寫本文,在于從整體上,讓大家較清楚知道感悟是有原理的。人們應樹立以人為本,以人的價值為尺度,從美學的高度,運用好藝術的方法,去除假、丑、惡的現(xiàn)象,治瘉后現(xiàn)代主義帶來的創(chuàng)傷,養(yǎng)護好地球這個生命的共同家園,同心協(xié)力建設自由、幸福、充滿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讓這偉大的理念,成為感悟主義思潮中的主流力量。
本文很多地方是直接講感悟的基本原理,也有很多處沒有直接講感悟的原理,但里面多數(shù)是隱藏著原理的,只要認真看、細心思考是可以發(fā)現(xiàn)的。有很多原理是前人已發(fā)現(xiàn)的,但有的還不夠完善,有不少我作了部分的調整、修改。有不少原理,有的是我以前寫的文章里首先提出來,在這里也重新認真閱讀、思考,將不完善之處修改好,才在這里用上。還有的原理,在本文首次公布。這些,都是優(yōu)質的精神成果,可以好好品嘗。最后,希望讀者能在本文中獲得正能量,成為一個善于感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