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夯苗寨是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矮寨鎮(zhèn)德夯村,苗文deut hangd,意為“美麗的峽谷”。德夯,苗文deut hangd(deut為地方、場所;hangd為下邊、底處,這里引申意義為山溝、峽谷),位于德夯風(fēng)景區(qū)的核心,苗寨依山而建,千山飛瀑環(huán)抱,民居飛檐蹺角,半遮半掩,封火墻,吊腳樓,雕花窗,造形奇特,格調(diào)鮮明,色彩紛逞,豐富多彩,無不顯示出遠(yuǎn)古遺民的氛圍。
這里群峰競秀,盤古峰海拔700多米,峰頂呈葫蘆狀,分大小兩峰,絕壁千仞,天險難度,站立峰頂,方圓景色盡收眼底。這里有著名的公路奇觀,這便是湘川公路上最險關(guān)卡——矮寨天險,從山麓到山頂全長只有6千米,卻轉(zhuǎn)了13道彎,公路如白帶盤旋于青山之上,車行路上,伸手可抓到窗外白絮般的云霧。
我在抵達吉首的第二天,就在XC上報了個一日團。行程為:德夯苗寨——矮寨懸崖棧道——矮寨大橋——天文臺——鳳凰古城
因為我剛好是在8月31日的行程,所以當(dāng)天在吉首等車的時候,來了一輛商務(wù)車,連同導(dǎo)游司機,一共只有我和另一位游客。于是,跟的團升級為私家團了!
如果想要走這條行程的樓友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是非常不方便的,特別是去矮寨大橋。所以一般都是自駕。
導(dǎo)游小姐姐就是正宗的苗族妹子,其實對于自己少數(shù)民族的身份還是比較自豪的,特別對于民族的遷徙都是非常了解的。
苗族一直被人們稱為是一個"沒有文字的民族",苗族其實是沒有自身的文字的,但是苗族也是會借鑒其他民族的交流方式的,只是在最開始的時候,沒有形成自己的文字,但是他們也會在自己的服飾上和配飾上有所記號,從根本上來說其實就是發(fā)展到了文字的前一步,而且苗族有著自己的民族的特征,他們更喜歡在自己的銀飾上和服飾作一些記號,所以這也是信息的一個載體。
傳說古時候苗區(qū)有一座古廟,猴子進廟偷吃供呆,無忘碰響更鼓,開始是害怕,后來就愛上了鼓,高興地打起鼓跳起舞來。猴子打鼓的聲音恰被一個聰明伶俐的小伙子看見,他就偷學(xué)猴子打鼓的全部過程,于是就產(chǎn)生了(猴兒鼓舞),一直流傳到現(xiàn)在。表演的動作有"戲舞"、"聽鼓"、“倒爬樹"、"獅子滾"、"雙加官"、"搶鼓"等。表演時動作靈巧,急而不亂。"表演時人數(shù)不拘,可多可少,但女子不打猴兒鼓舞。
觀賞性還是挺強的
所以,整個寨子還是挺寧靜的,老人們坐在廊橋上聊聊天,干干活。
吊腳樓是苗族傳統(tǒng)建筑,是中國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其后半部分建于傾斜度較大的山坡上,前半部分以木柱支撐,形成吊腳柱,故稱之為“吊腳樓”。吊腳樓分為半吊腳和全吊腳兩種形式,一般有三層:上層儲谷,中層住人,下層堆放雜物或關(guān)牲畜。
從苗寨出來,我們驅(qū)車去了矮寨大橋
矮寨大橋位于中國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北部,位于德夯大峽谷之上,距吉首市約20千米,西起坡頭隧道,上跨德夯大峽谷、矮寨大橋景區(qū),東至矮寨三號隧道;包頭—茂名高速公路(國家高速G65)。
到了現(xiàn)場,真的會不由得贊嘆中國人民的聰明才智不愧為基建狂魔@
矮寨大橋主要難題為:
1、地形險要,橋面到峽谷底高差達355米,兩岸索塔位置距懸崖邊緣僅70至100米;
2、是地質(zhì)復(fù)雜,橋位處存在巖堆、巖溶、裂隙和危巖體等不良地質(zhì)現(xiàn)象;
3、氣象多變,峽谷多霧,瞬間最大風(fēng)速極大,嚴(yán)重影響施工測量和主纜架設(shè);
4、吊裝難,主纜及鋼桁梁在距谷底355至400余米高空架設(shè),單件吊裝總量近2萬噸;
5、運輸難,土建工程運輸量大,僅鋼材、水泥、砂石等材料與施工。
完全沒有支架懸空的矮寨大橋,在清晨有霧氣的時候,仿佛就浮在空中仙境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