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發(fā)布通告:正式官宣2024高考數學將使用1月九省聯(lián)考的新題型!
文件中明確寫了:“我省2024年高考中數學科目也將采用新的試卷結構”
今年的1.19-1.21的適應性演練具體題型變化如下:
一、題量變化
由原來的8+4+4+6,變成8+3+3+5;多選題由4個變成3個,填空題由4個變成3個,解答題由6個變成5個。選填題的知識點順序變化很大,集合由之前選擇題的第1或2題位置變到填空題第1題的位置?偡种150分沒有變化,但選填題的總分值由原來的80分變?yōu)?3分,解答題的總分值由原來的70分變?yōu)?7分。
二、單項選擇
8小題共40分,與高考保持不變。試題重點考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思維方式。
三、多項選擇
3小題共18分,比高考卷減少1題,每題分值由5分提高到6分。選對全部選項的難度增加,這有利于將水平較高的考生區(qū)分出來。
四、填空題
3小題共15分,比高考卷減少1個小題,每題分值不變。注重考查學生對概念的理解與靈活運用,不涉及復雜的數值計算和化簡。
五、解答題
5小題共77分,比高考卷減少1個小題,分值增加,由之前的10、12、12、12、12、12變成現在的13、15、15、17、17。解答題的順序完全打亂,考察內容不再是之前的三角,數列,導數,立體幾何,解析幾何,概率統(tǒng)計全考,而是六個板塊中選出4個考察,最后一個題目考察綜合能力。
來看看專家是這樣解讀數學新題型的:
2024年,1月19日—21日由教育部考試院組織適應性考試。在這次測試中,數學科試題的改革力度最大,堪稱是恢復高考以來數學科高考最重大、最全面的改革。主要變化有四:
1 、題量全面減少
測試卷的題量由現行的22道題減少到19道題。
1989年實行標準化考試改革以來,數學科題量逐步增加,到1993年達到25道題的巔峰,隨后一直穩(wěn)定22道題。
本次改革題量減少以后,肯定不能全面覆蓋考試內容,過去的老課標卷在解答題部分是三角函數和數列隔年輪流出現,而在測試卷中,三角函數和數列都沒有出現,因此在解答題只有5道題的前提下,高中數學的六個重要板塊不可能同時考查,以后哪一個板塊沒有出現在試卷中都是正常現象。
但我們中學教學不要妄自總結“經驗”,盲目推斷某個內容可能不考,而是要全面復習各項內容,有備而戰(zhàn)。同時題量減少以后,每道題的分值增加,解答題的重要性更是顯著增加,解答時不能放并任何一道題。
2 、試題情境創(chuàng)新
測誠題全面創(chuàng)新試題的呈現方式和設問方式,以往復數題都是在全卷第1、2題的位置,測試卷放到了第10題,特別是改變了以往復數問題的考查方法,沒有給出復數的實部和虛部,也沒有考查具體的數值計算,而是給出復數的棧、共軛之間的關系式,突出了整體性,減少了單純的數值計算,深入考查復數的性質。概率與統(tǒng)計試題雖然是摸球問題,但球的數量發(fā)生變化,有兩個球標有同一個數字,而且是要求摸出球上的最小數字,這樣就要區(qū)分是只摸出一個最小數字的球還是摸出兩個,情境新穎,思路變化。
3 、思維強度增加
測試卷的第11題通過抽象函數考查思維推理能力,題目只是給出了函數性質的關系式f(xy)+
f(x)f(y)=4xy,要求考生根據這個性質,找出特殊點的函數值,并判斷函數的奇偶性和單調性。第
19題是全新的試題,情境新穎,思維強度提高。
解題全程沒有復雜的數值計算,著重于對新定義的理解,利用新符號的推理過程,通過設問展現思維的過程,考查推理能力。解析幾何試題進一步加強了對幾何性質的考查,通過對圖形特點的分析,應用曲線的幾何性質,減少數值計算量,更深入地考查思維能力。
第8題得出其中的一點到兩個焦點的距離及兩條直線的夾角,利用余弦定理可以很方便地解決問題,靈活運用雙曲線的幾何性質,可以避免繁雜的坐標運算,大幅度削減計算量。
第18題借助幾何圖形的剪貼拼接,尋找等量關系,把一個繁雜的三角形面積計算問題,轉化為簡單的對角線垂直的四邊形面積計算問題,削減計算量,加強思維能力考查。
4 、難度結構調整
以往的高考試題都是分題型設置壓軸題,即在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分別設置難度較大的試題,力圖發(fā)揮每種題型的選拔功能,當得到一定的基本分數后,想要取得高分,在每種題型中所付出的努力都是相對較大的,因此形成了三個或四個坡度的難度設計。
但2024年測試卷基本是一個坡度的難度設計,即在單選題、多選題、填空題基本沒有設置壓軸題,難度都比較平緩,只在解答題設置了兩道壓軸題,把區(qū)分和選拔的功能都集中在最后這兩道壓軸題上。
這就要求中學教學制訂相應的針對性復習策略,對全體考生都要強調選擇題、填空題的難度較低,一定要全力爭取,不放過每一道題目,爭取全部做對。對高水平的考生要特別注意兩點:一是加強速度訓練,用最快的迷度完成選擇題、填空題,給后面的解答題留出更多的思考時間;二是要加強思維深度和強度的訓練,鍛煉解決高難度試題的能力,集中力量攻克最后兩道壓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