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膳食指南“更新”牛奶攝入量!四高人群更應該喝夠
在人類的食譜里,牛奶是最接近完美的食物之一,在食物營養(yǎng)排行榜上始終名列前茅。 最近發(fā)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再次強調了牛奶的重要性:奶及奶制品的推薦攝入量,由每天300克調整為每天300~500克。 而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21年我國人均奶類消費量僅為14.4公斤,約合每天40克。究其原因,部分人是沒有喝奶的習慣,還有一些慢性病患者,擔心喝奶不利于病情控制。 “四高”患者到底能不能喝奶?
特耐磨付 2022-05-31 14:1257914 40
-
三伏天千萬別做這5件事,很多人以為在養(yǎng)生,其實在“養(yǎng)病”
加長版三伏天已經(jīng)過去1/4,進入了中伏。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中伏”,意思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屬“三伏”,“三伏”中又以“中伏”最熱。三伏天難熬不僅因為這是一年中溫度最高、濕度最大的日子,也是各種疾病易扎堆的時候。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人注重“三伏養(yǎng)生、冬病夏治”。不過,三伏天千萬別做這5件事,你以為在養(yǎng)生,其實在“養(yǎng)病”! 【夏練三伏減肥養(yǎng)生】 導致橫紋肌溶解 俗話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很多人喜歡
楓紅酒濃 2024-07-29 09:1719918 7
-
三伏天是“祛濕”最佳時間!3個細節(jié)判斷是否有濕氣
濕邪四季均可發(fā)生,長夏居多,而三伏是一年之中最悶熱的“暑濕季”,所以更要注重祛濕。 此外,伏天人體氣血及陽氣相對較為旺盛,符合中醫(yī)“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治病原則,可借身體內的“旺火”趕走濕邪,可以說是祛濕的最佳時間。 3個細節(jié)判斷是否有濕氣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yī)院中醫(yī)科主任醫(yī)師王兵表示,可以從以下方面判斷身體是否有濕氣。 起床時的狀態(tài) 早晨起床身體困重,感覺頭有東西裹著,或覺得身上有東西包
特耐磨付 2024-07-26 13:3120467 7
-
立夏你們都會吃蛋嗎?
來了杭州才知道,立夏了要吃雞蛋。一問浙江的同事,她說從小就吃。讀書的時候,會在家選一顆最硬的蛋,帶到學校去和朋友比,誰的雞蛋硬,誰的雞蛋能立起來。聽起來還挺好玩,不知道立夏吃蛋是不是有什么特別的含義。你們立夏的時候都會吃蛋嗎? ---分割線--- 5月5日就是立夏啦~它是夏季的第一個節(jié)氣,標志著孟夏時節(jié)的正式開始。 為什么立夏要吃蛋呢? 俗話說:“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立夏吃蛋的習俗由來已久。
479599 2022-04-29 13:286205 17
-
「每天8杯水」認知該更新了!多數(shù)人反而要喝“少”點
多喝水,一句生活中出現(xiàn)頻率極高的健康提醒,對于具體飲用量,「每天8杯水」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 然而,近日一項新研究顛覆了上述觀點,認為這或許超過了大多數(shù)人的真正需水量。 我們結合研究并采訪專家,告訴你不同人每天科學的需水量是多少,并提醒幾類人喝水要悠著點。 受訪專家:北京營養(yǎng)師協(xié)會理事 于仁文、深圳大學總醫(yī)院眼科主任 蔡莉、深圳大學總醫(yī)院腎臟病科主任 任野萍 每天8杯水,超多數(shù)人真正需水量近日,一
新百分通訊 2022-11-29 09:1115938 24
-
冬天吃“大白菜”的理由,這兩個就夠了
“百菜不如白菜”“白菜豆腐保平安”……這些飲食俗語,充分說明了大白菜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 不管是涮、炒、燒,還是熗、腌、拌,白菜總能讓人百吃不厭。對很多北方人來說,“囤白菜”還是一種入冬的儀式感。 有人好奇,同樣是白菜,為什么冬天比夏天的更好吃?大白菜上的小黑點是什么?能吃嗎? 冬天必吃大白菜的兩個理由 冬天的大白菜,有兩個讓人難以拒絕的理由。 No.1 口感更佳 從全年來看,冬天的大白菜口感清甜
佬古董 2024-12-24 10:3512138 7
-
氣血不足的人總喜歡蹲著?8個壞習慣容易“帶走”氣血,別再做!
等車累了,蹲一會兒;逛街累了,蹲一會兒……有沒有發(fā)現(xiàn),工作生活中總有一些人經(jīng)常喜歡蹲著。有人說,總喜歡蹲著是因為身體“氣血不足”,到底是真的嗎? 喜歡蹲著是因為氣血不足?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中醫(yī)科主任吳國琳在醫(yī)院公號刊文中表示,喜歡蹲下的人不一定是氣血不足,但氣血不足的人基本上覺得蹲下會舒服。 中醫(yī)所說的“氣血不足”是指“氣虛”和“血虛”!饵S帝內經(jīng)》中提到:“氣血失和,百病乃變化而生”“
我愛章子怡丫 2024-06-26 10:5720182 7
-
同樣是“雜糧”,磨成粉和整粒吃有什么區(qū)別?
吃“雜糧”的好處,早已深入人心:提升飽腹感,控制餐后血糖、血脂,預防便秘…… 除了整粒吃,把各類雜糧磨成粉,也是一種受歡迎的吃法。有人認為這樣更方便,也有人擔心磨成粉會破壞雜糧的營養(yǎng)。 雜糧磨成粉有哪些變化 雜糧包括全谷物和雜豆類,其中的膳食纖維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能夠幫助控制血脂和血糖,維護腸道健康。 在磨成粉的過程中,雜糧的營養(yǎng)成分會發(fā)生哪些變化? 膳食纖維不會被破壞 膳食纖維是不易被人體消化
喜愛網(wǎng) 2022-11-06 09:5710049 20
-
處暑:忽而已秋,葡萄如露
每一種食材都有屬于自己的時節(jié)。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以四時為引,在一簞一食中,感知春夏秋冬的四季輪轉。 暑氣將盡,秋意未滿 處暑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第十四個節(jié)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期至此而止矣”。處暑代表三伏天的結束,季節(jié)進入由熱轉涼的交替期,晝夜溫差增大。 處暑日,開漁節(jié) 處暑后是漁業(yè)收獲的季節(jié),民間會舉行盛大的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開船出海。這時候海域水溫依然偏高,魚群停留
牽風散步 2021-08-23 13:523478 21
-
處暑來了!這幾種病容易發(fā)作,養(yǎng)生記住一個重點!
8月23日,迎來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處暑,也是秋季的第二個節(jié)氣!抖Y記·月令》中記載:“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暑的到來意味著炎熱的暑天即將結束,逐漸進入真正的秋天。 處暑節(jié)氣過后,氣溫逐步走低的趨勢進一步明顯。白天熱,不亞于暑夏之季;早晚涼,溫差大,降水少,空氣濕度低。 處暑養(yǎng)生重點:防秋燥 處暑后,養(yǎng)生重在預防“秋燥”。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順德醫(yī)院大內科主任中醫(yī)師張雙喜表示,處暑后早晚溫差大,屬
王朝解百 2023-08-23 08:3811006 10
-
遠離酒桌后,“三高”降了、臉色好了!
逢年過節(jié)、業(yè)務往來、人情世故……無數(shù)的應酬酒局毀了多少人的健康!其實,健康生活其實道理挺簡單——“窮”點! 這里的“窮”并不是指貧窮,而是指經(jīng)歷了肥美味甘、疲憊應酬、快節(jié)奏的工作生活后,回歸簡樸、樸素生活。 遠離酒桌后,找回了健康! 1、大魚大肉不如粗茶淡飯 酒桌上,“排場”不能少,大魚大肉統(tǒng)統(tǒng)上桌,雖然吃的是排場,但高油鹽、高脂肪食物攝入過多,必然會引起血脂、膽固醇等升高,帶來肥胖、“三高”等問
我是你漢子 2022-12-06 09:5619183 20
-
祛濕、降溫、解暑…夏季喝好這10杯水!
夏季天氣炎熱,喝好這10杯水,祛濕、降溫、解暑…… 1. 溫開水——更解渴 寶雞市人民醫(y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yī)師賀繼東介紹,夏天的氣溫接近人的體溫,解暑良方應當是“以熱制熱”,因為,喝熱水會引起血管擴張,促進排汗,將體內的熱量帶出,使體溫真正下降,這樣才會感覺非常涼爽。 寶雞市營養(yǎng)學會營養(yǎng)師閆樂介紹,煮沸后自然冷卻至20-25℃的白開水是最好的飲用水,既能迅速解渴,又不會引起腸胃不適。 2. 楊梅茶——
啦五十三 2023-06-07 13:2516076 16
-
“頭梳千遍,病少一半”!跟著醫(yī)生學這樣梳頭,效果最好
對于養(yǎng)生方法的長期探索中,古人憑借智慧,逐漸摸索出許多簡便而有效的“長壽秘訣”,其中一定包括這件事——“梳頭”。 梳頭是大多數(shù)人每天都要做的,不但能使人看上去精致整潔、精神煥發(fā),還有很好的養(yǎng)生保健功效。 很多醫(yī)生都推崇梳頭養(yǎng)生 從古至今,推崇梳頭的名醫(yī)多不勝數(shù)。 《黃帝內經(jīng)》記載:“一日三篦,發(fā)須濃密”,意思是說每天多次梳頭,頭發(fā)胡須就會長得濃密。 三國時期的嵇康在《養(yǎng)生論》中說:“春三月,每朝梳
vivi鬼小豬 2024-12-30 15:438939 6
-
“吃相”不好連累全身,改掉這5種吃飯習慣
吃相,通常是指一個人的飲食習慣和餐桌禮儀。吃飯時的每一個舉動雖然無聲,卻是透視健康的窗口:比如細嚼慢咽,常被看作是有福氣和健康的象征;吃飯很快、挑食偏食等,則可能招來疾病。 邊吃邊看:肩頸受傷 生活中,不少人習慣用手機“下飯”,一手拿筷子,一手刷手機。 邊吃飯邊玩手機,姿勢會不自覺地變?yōu)轭^前傾、肩上聳、含胸駝背; 習慣低頭“扒飯”的人,不僅頭頸前伸、下頸椎前屈,同時還要抬頭看手機,上頸椎出現(xiàn)后伸,
治愈小哥 2024-11-04 10:1921546 8
-
最近晚上老是抽筋,我媽讓我多喝牛奶補鈣,真的有用嗎?
我是個非常容易抽筋的人,毫不夸張的講,我動不動就會抽起來。比如說,有的時候坐久了,想扭一下脖子放松一下,就會突然抽筋。甚至后背癢的時候,我手伸后面撓癢也會抽起來,走的路久一點,小腿也會開始抽。真的好苦惱,抽筋又特別痛,每次還得強忍著。 這不,最近晚上溫度又比較低,每天睡到半夜腿就會突然抽起來。大半夜的還要把我老公叫起來,給我小腿按摩,幾乎每天都要這樣折騰一下。搞得我和老公天天睡不好覺,老公也有點怨
向錢看董事長 2021-10-27 16:3931751 44
-
白露至,涼意生!白露過后有一大關鍵變化,養(yǎng)生要“四防五不”
9月8日,迎來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白露。白露過后有一大變化——晝夜溫差拉大,尤其是北方體感更為明顯。 白露節(jié)氣關鍵變化:晝夜溫差大! 所謂“斗指癸為白露,陰氣漸重,凌而為露,故名白露”。白露時節(jié),氣溫下降,天氣漸涼。生活中有很多俗語和農諺,正也體現(xiàn)了這一特點。比如“立秋不是秋,天涼白露后”,意思是立秋之后天氣并不會馬上涼快,尤其是白天的時候還是會感到熱,但白露節(jié)氣過后,尤其是夜晚,更明顯地感受到秋涼。
蕓香若芷 2023-09-08 14:2411367 6
-
降壓、助眠、去心火……中醫(yī)教你10個冬季養(yǎng)生妙招!
秋冬季節(jié),天氣寒冷,有些“老毛病”開始波動。如何為一年做好健康的收尾?中醫(yī)教你10個養(yǎng)生小妙招,跟著做就對了! 李蔚海攝 一、護血管:喝點養(yǎng)生茶 江蘇省常州淹城古一中醫(yī)門診創(chuàng)始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伊犁州尼勒克縣中醫(yī)院名譽院長陳古一2020年接受采訪時表示,秋冬季寒流易侵襲人體引起血管收縮、痙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如高血壓、冠心病心絞痛發(fā)作、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所以每年氣溫一降,緊急入院的腦
妖妖細腰 2022-11-03 13:4134247 18
-
你每天吃了多少蔬菜水果,屬于“推薦量”還是“長壽量”?
我們經(jīng)常聽到每天要吃足夠的水果蔬菜,但是該如何吃,吃多少? 事實上,研究證實,吃不同量的蔬菜和水果會為身體帶來不同的好處,接下來,帶大家盤點一下水果和蔬菜究竟該如何吃。 吃果蔬,有個“減壓量”和“長壽量” 一、推薦量: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國人每天蔬菜攝入量應為300~500克,水果攝入量為每天200~350克,對于蔬菜的選擇,深色蔬菜需占二分之一,此外,果
喜愛網(wǎng) 2021-07-08 12:323427 16
-
立夏養(yǎng)生,養(yǎng)心調神,健康一“夏”
夏季是萬物生長,繁榮秀麗的季節(jié),作為暮春與盛夏的過渡期,立夏前后要格外注意做好身體的調養(yǎng)。 時至立夏 萬物繁茂 立夏,是夏季之始,所謂“立”即開始的意思,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別代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開始和到來。為了更準確地表述時序特點,古人又根據(jù)天氣和物候,將節(jié)氣分為“分”、“至”、“啟”、“閉”四組。“分”即春分和秋分,古稱“二分”;“至”即夏至和冬至,古稱“二至”;“啟”是立春和立
止戰(zhàn)之心 2023-05-06 14:179706 8
-
【假日食療】解秋膩、除秋乏它是小能手,擋不住的“柚”惑來了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又是一個收獲的季節(jié),各類糧食、瓜果、蔬菜都陸續(xù)成熟,秋季生燥,想要潤燥生津,多吃水果是個簡單又有效的辦法。 在眾多的秋令水果中,柚子以其美味多汁,皮厚耐藏,存放三月而不失香味的優(yōu)勢脫穎而出,更因“柚”和“佑”同音,自古被人們賦予吉祥的含義,將文化與美味融為一身,讓人們吃的同時又多了一份雅致!而時下深秋可是柚子上市的好時節(jié),尤其是秋分后秋燥煩人,秋乏困人,這個時候來一塊酸甜多
牽風散步 2021-09-27 17:1518506 34
標簽簡介
養(yǎng)生保健指保養(yǎng)、調養(yǎng)、頤養(yǎng)生命。即以調陰陽、和氣血、保精神為原則,運用調神、導引吐納、四時調攝、食養(yǎng)、藥養(yǎng)、節(jié)欲、辟谷等多種方法,以期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