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疫情讓中國2億青少年首次集體體驗在家線上學習的新模式,也沖擊出“無界”學習的理念。我們不禁思考,在未來,“無界”學習到底會進化成什么樣?當學習不再局限于教室之中,面對面的傳授也不再是必須,教育者如何應對?孩子們又該具備與運用怎樣的素養(yǎng),來應對變化中的社會?“無界”學習的潛力是什么?更交互、更平等、更個性化、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方式會開啟嗎?打破界限之后,我們面臨哪些挑戰(zhàn)?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北京明遠教育書院名譽院長、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先生的看法吧。
顧明遠
北京明遠教育書院名譽院長
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
顧明遠先生認為,“無界學習”是一個值得當下所有教育學者和家長學生共同去研究的一個概念。顧明遠先生表示,在教育技術界早已有一個名詞,叫“泛學習”,即正規(guī)教育與非正規(guī)教育、正式教育非正式教育的結合,這是終身教育的理念。
回顧自己的學生時代,那個年代沒有網絡,所謂的打破學習邊界只有把圖書館作為課外知識的汲取源頭。顧明遠先生讓自己沉浸在圖書館的書海之中,如饑似渴地閱讀,通過增加課外閱讀量來充裕自己的知識寶庫。
從教七十多年來,顧明遠先生經歷了多次教育改革的巨變,他始終認為,現(xiàn)在新提出的“無界教學”概念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有著不小的幫助,“學習本來就沒有邊界,人人可學,時時可學,處處可學”。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學生可以在任何一個階段實行“無界學習”。但是他強調:國家制定的課程標準是核心要求,“在學齡階段還是要學好國家規(guī)定的課程。因為國家課程體現(xiàn)了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方針,培養(yǎng)人才的目標”。
此次疫情讓教師和學生的教學重心遷移到了線上,教育形式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顧明遠先生觀察到,教育形式的轉變凸顯出了更多的教學問題,向學生和老師提出了新的要求。他說:“疫情期間居家學習,更說明學校的重要、教師的重要。過去我們強調信息化社會,學生的學習渠道增加了、學習空間擴大了,學生可以自主學習,似乎可以不要學校了,老師的作用降低了。這次居家學習發(fā)現(xiàn),如果沒有老師的精心指導,學生自學課程很難進行,學習質量很難保證。學生和家長迫切希望學校早一點開學,線上學習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對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zhàn)的全新教育環(huán)境,顧明遠先生向身處矛盾和改革中的教師們,提出了自己的五點建議:
首先,教育觀念要轉變,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人才觀。
二是,加強教育信息化,促進人才培養(yǎng)方式的改革。居家學習是教育信息化的一次大演習,積累了經驗,也暴露了問題。
三是,必須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必須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自學的能力、思考的能力、線上溝通的能力、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四是,教師要認真鉆研課程教材,抓住內容的重點、難點,精講多練。教師的線上教學不能像平時那樣滔滔地講,而是要抓住教材中的重點、難點,要重視啟發(fā)和點撥,重在學生的理解,而不是記憶。
五是,教師需要與每個學生聯(lián)系溝通,了解每個學生在家里學習的動向,特別要重視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幫助學生調節(jié)心態(tài)。這個經驗在學校學習時也應堅持。
誠然,教育是國家發(fā)展的根基,不管是傳統(tǒng)教學還是新形勢下的“無界學習”都可以培養(yǎng)出出色的、符合時代要求的人才,但核心依然是要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顧明遠先生還強調:“我們要結合新時代的特點,要培養(yǎng)學生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實學識、創(chuàng)新思維,同時擁有國際視野。”
學習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是“教”與“學”相輔相成的,教學形式的改變帶動了學習形式的改變。當下的教學模式不一定能夠適合未來學生長久的學習。在談到未來教師發(fā)展的方向時,顧明遠先生認為,教師也需要不斷學習,順應時代,做出一些改變。他認為:“教師已經不再是知識的唯一載體,更不是知識的權威。學生已經不是光依靠課堂上教師的知識傳授,而是可以通過各種媒體獲得信息資源和知識。教師主要是為學生的學習營造適合的環(huán)境;指導學生在信息海洋中正確選擇信息、處理信息的策略和方法,使他們不至于迷失方向;教師要為學生設計個性化學習計劃,幫助學生解決一些疑難問題。因此,教師的角色必須由傳統(tǒng)教育的知識傳授者轉變?yōu)榻逃脑O計者、指導者、幫助者,以及學生共同學習的伙伴。”
本文來源:北京明遠教育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