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來自:智慧家長

壁虎的外套

樓主

2021-04-07 4065 7

孩子在外面太“慫”?或許和這種家庭教育有關

孩子的成長,其實也是父母逐漸退場的過程。當我們越是能在安全范圍內給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孩子也越是能夠建立堅實且豐富的自我。所以,不妨讓孩子“野”一點。

最近,知乎上一位媽媽的提問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4歲半的女兒很想和小朋友一起玩,經(jīng)常跟在小朋友后面等待機會。
可一旦被拒絕加入團體,她就會焦慮不安。
在群體中,她是“被欺負”的存在。


玩角色扮演的游戲,留給女兒的永遠是壞蛋的角色,因為最后會被“圍攻”。
更過分的是,有些小朋友要求女兒學小狗汪汪叫,才允許女兒一起玩。
女兒不愿意,便被威脅:
“你不學小狗,我們就不帶你玩了。”
看著女兒受人擺布的模樣,她既心疼又疑惑:
女兒怎么養(yǎng)成了如此“慫”的性格?

孩子的“慫”,可能會有很多方式展現(xiàn)
“慫”,其實可以定義為自卑、膽小、沒有主見。
在心理學上,屬于卑微型人格。
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類孩子,他們容易犧牲自己的利益去討好別人,為了加入團體而委屈自己。
但孩子的“自卑”,也并不一定表現(xiàn)在委曲求全上。
也有一些孩子的卑微型人格,隱藏于易被忽略的情境中。
同事接到幼兒園老師的反饋,說女兒萌萌成為了幼兒園中的“邊緣”人物。
玩搭積木時,其他小朋友都踴躍上手創(chuàng)造自己的城堡,一起探討、合作,結束之后相互欣賞評判。
只有萌萌獨自待在一旁,手上的積木拿起又放下,呆呆地看著小朋友們玩。
老師問起原因,萌萌低著頭說:
“我覺得自己搭不好城堡。”
當孩子拒絕參加集體活動,眼神里卻充滿向往時,或許不是因為內向。
而是孩子覺得“自己做不好很丟臉”,不敢與其他小伙伴一起玩耍。
這類孩子的自卑體現(xiàn)為不合群、膽怯,向往集體卻拒絕加入集體。
他們有一種聲音:害怕被比較,很可能我不如別人。
除此之外,自卑的心態(tài)也隱藏在性格暴躁、易發(fā)怒的孩子中。
比如我鄰居家的兒子凱凱是個脾氣暴躁、一言不合就發(fā)怒的小男孩。
他發(fā)起火來要么大喊大叫,要么獨自走到一邊生悶氣,不理任何人。
比如,在凱凱在搭積木城堡時,意識到自己的城堡在一眾亮眼的作品中顯得有些落后,便突然一把推翻了積木。
隨后,還故意損別人的作品。
凱凱的行為看似是好勝心強。
本質上,更是顯示出了內心的自卑。
一個強大自信的孩子絕對不會因為一次失敗而否定自己,可內心自卑的孩子卻很難接受失敗。
懂事,是最大的卑微教育
在兒童游玩區(qū),我曾經(jīng)看到這樣一幅場景:
媽媽拉著三四歲的小男孩往出口走,男孩一邊想掙脫媽媽的束縛,一邊央求媽媽繼續(xù)玩。
可媽媽依舊面無表情地往前走,沒有回應男孩的請求。
再一次被男孩拉住后,媽媽大吼道:
“你怎么這么不聽話,叫你走你就走啊。”
最后男孩一言不發(fā),哭哭啼啼地跟著媽媽走出游玩區(qū)。
懂事聽話這詞最常出現(xiàn)在年幼的孩子身上。
因為,父母希望孩子的懂事讓自己少操心一些。
可強行讓孩子“聽話”,其實不僅剝奪了孩子正常的情緒反應,也抑制了孩子生命力的發(fā)展。
武志紅老師說過:
“當孩子的生命力被看見的時候,它就會變成熱情和愛;當孩子的生命力不被看見,就變成黑色的。”
比如,當一個媽媽不允許自己的兒子發(fā)泄出負面情緒,也沒有回應他的請求。
在這種教養(yǎng)環(huán)境中,小男孩的自我感則很容易被逐漸扼殺。
當這類孩子進入群體,很容易不知道自己的真實需求是什么,也不敢反抗任何人。
就比如馬思純曾就在綜藝節(jié)目上說過:
自己在任何關系里都是最底層的存在。
她習慣取悅別人,委屈自己。
她從小就被要求懂事聽話,同學們歡快地吃幾毛錢的零食,她很嘴饞,卻依舊聽從父母“不準碰”的命令。
高考填志愿,順從媽媽“女孩子要安穩(wěn)一些”的想法,報考了播音專業(yè)。

她從小就被教育不可以反駁大人,不予許有叛逆的自我。
可長時間無視自己的需求,過度討好別人,只會損耗自己的心理能量:
為了避免恐懼帶來的不安,孩子會慢慢回避內心真實的欲望,盡力討好大人,獲得一句“這孩子好懂事”。
任性、調皮、制造麻煩等天性帶來的創(chuàng)造力被“懂事”慢慢磨滅了。
一味懂事的孩子,成年后卻并不一定能享受成功。
《奇葩說》辯手席瑞曾說過兒時的一段回憶。
小時候,最常聽到的一句話便是“家里沒錢,你媽養(yǎng)你不容易”。
所以每次逛超市,他都低頭看地面,害怕一抬頭看見喜歡的零食。
有次姥姥難得給他買了一個喜歡的水果罐頭,但在回家的路上,一直不停地說:
“這瓶七塊九的罐頭錢,可以抵我們一頓飯錢了。”
自此以后,席瑞從未在家人面前提起過自己的欲望,懂事地表示自己不需要任何物質需求。


席瑞的自我壓抑不僅沒有讓他在童年期得到滿足,甚至在成年后依舊被“懂事”所裹挾,覺得自己不配成為人群中的C位。

精神分析心理學說,童年的親子關系,會內化成孩子的內在關系模式。
當父母不斷要求孩子是懂事聽話的,才能獲得鼓勵時,孩子們的人生底色便成了懂事順應。
當我們看見孩子是亦步亦趨的小跟班,無論提什么要求,孩子都會一一順從,我們要先反思一下:
孩子不敢反抗,是否是他們不知如何反抗?是否是因為他們沒有在原生家庭學會過怎么去表達需求?
想讓孩子有更堅實的自我,在于父母的做法

關于孩子自我的教育,明星黃磊和女兒多多算是一個優(yōu)秀的榜樣。
面對一直在風口浪尖的女兒多多,作為爸爸,黃磊一直表現(xiàn)得很淡定:
“我從未把她當作孩子,她是一個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秘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她的價值應該由她自己判斷。”
他是這么教的,多多也是這么做的。
染發(fā)、戴耳釘,成了別人眼中的“叛逆少女”。
學烘焙、練鋼琴、上臺演話劇,成了網(wǎng)友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外界聲音多種多樣,但多多從未被裹挾,她有自己的評價標準。


作為父母,總是希冀孩子們是自信而張揚的,是有力量支撐自己完成夢想的,是與“卑微型人格”遠隔天涯的。
但這些期望,卻需要父母用心養(yǎng)育孩子:

首先,用擁抱代替批評,以此構建安全感。

當孩子考試考砸了,不小心打碎花瓶了,很多父母的第一反應生氣、批評。
這時孩子得到的反饋是,父母對我的愛是有條件的,我必須達到父母的期望,他們才會以笑臉相迎。

可年幼的孩子最需要無條件的愛來構建安全感與自信心。
什么是無條件的愛呢?
是讓孩子意識到,不管自己優(yōu)秀與否,父母永遠在背后支持自己,比如:
孩子考試失利,父母的第一選擇是擁抱,而不是埋怨;
孩子不小心打碎花瓶,父母先關心孩子的安全,而不是一味斥責。
孩子在幼兒時期接受到越多無條件的愛,他們就對自己、對父母會產生極大的信心。
既不管自己是失意還是成功,都有人在愛著自己。
從而生出對抗未知的強大力量。

其次,尊重孩子異想天開的想法,給予發(fā)展“自我”的土壤。

外面冰天雪地,可孩子非要穿涼鞋怎么辦?
大多數(shù)父母會勸說,勸說無果后會強迫孩子穿暖鞋。
但更好的解決辦法,其實是尊重孩子想穿涼鞋的想法,再備用一雙暖鞋供孩子選擇。
讓孩子意識到自己有能力掌控自己的行為。
即使與別人的意見不一致,也依舊被允許堅持自己的想法。
這也是孩子發(fā)展“自我意識”的基礎。
“自我”一旦形成,便不會成為亦步亦趨的小跟班,能自己判斷這事值不值得做。

最后,不必對孩子的夢想指手畫腳。

如同多多和森碟。
前者想延續(xù)父母的演藝路,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話劇演員,后者擺脫了女承父業(yè)的期待,向職業(yè)網(wǎng)球選手發(fā)起沖擊。

這兩位少女,對自身的喜愛有著正確的認知,沒有隨大流盲從別人,更沒有委屈自己迎合別人。
眾人都羨慕她們的父母有養(yǎng)育了如此優(yōu)秀的女兒。

但黃磊和田亮只不過做到了養(yǎng)育孩子中最該做到的一點:
讓孩子去嘗試去體驗,學會欣賞自己的價值。
父母要做的,便是在重大選擇時提供自己的意見。

教會孩子這樣一個道理:
即便暫時改變不了別人的想法,但你能通過努力決定自己的體驗和未來的結果。
教育的本質是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想要養(yǎng)出一個獨立自主的孩子,那就先讓自己成為學會尊重自己以及孩子的父母吧。
當孩子發(fā)展出獨立的自我和喜好,即使不是人群中的C位,也不會貶低自己,成為沒有個性和自我的人。

——End——

作者:安蘇
來源:凱叔講故事
回復(7)
智慧小云朵 沙發(fā)
重視家庭教育

2021-04-09

過份

2021-04-10

收到

2021-04-11

感謝分享

2021-04-11

謝謝分享

2021-04-11

感謝分享

2021-04-11

謝謝分享

2021-04-11

大家都在看